收藏 分销(赏)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47062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 年重庆一中高 2025 届高三 11 月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 2 3 .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 船也是桥了; 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机也是桥了。船和飞 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可是,拦河筑坝,坝是固定的 , 而人又能在坝上走,从此岸走到彼岸,难道坝也是桥吗? 不是的,因为桥下还要能过水, 要有桥孔。那么,在浅水河里,每隔一步,放下一堆大石块,排成一线,直达对岸,上面走 人,下面过水,而石块位置又是固定的,这该是一座桥了 (这在古时叫作“鼋鼍以为桥梁”, 见《拾遗记》,近代叫作“汀步桥”),然而严格说来,这还不是桥,因为桥面是要连续的, 不连续,不成路。但是,过河越谷的水管渠道,虽然具备了上述的桥的条件,而仍然不是桥 , , 这又是何故呢? 因为它上面不能行车。这样说来,矿山里运煤的架空栈道,从山顶到平地 上面行车,岂非也是桥吗,然而又不是,因为这种栈道太陡,上面不能走人。说来说去, 桥总要是条路,它才能行车走人,不过它不是造在地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因而下面就能过水 行船。 其次,怎样叫早。是自然界历史上的早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早。是世界各国的早呢, 还是仅仅本国的早。所谓早是要有历史记载为根据呢,还是可凭推理来臆断。早是指较大的 桥呢,还是包括很小的在内的,比如深山旷野中的一条小溪河上,横跨着一根不太长的石块 , 算不算呢? 也就是说,是指有名的桥呢,还是无名的桥。这样一推敲,也就难落笔了。姑 且定个范围,那就是: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但只指桥的类型而非某一座桥。 在人类历史以前,就有三种桥。一是河边大树,为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形成现代所 谓“梁桥”,梁就是跨越的横杆。二是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渐渐扩 - 大,孔上石层,磨成圆形,形成现代所谓“拱桥”,拱就是弯曲的梁。三是一群猴子过河,一 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去抱第二个,如此一个个上去连成一长串,将地上 猴子甩过河,让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猿桥”,形式上就是现代所 谓“悬桥”。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基本类型,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都由此脱胎 而来。 因此,世界上最初出现的人造的桥就离不开这三种基本形式。在最小的溪河上,就是单 孔的木梁。在浅水而较大的河上,就是以堆石为墩的多孔木梁。在水深而面不太宽的河上 , 就是单孔的石拱,在水深流急而面又宽的大河上,就是只过人而不行车的悬桥。应当附 带提一下,我国最早的桥在文字上叫作“梁”,而非“桥”。《诗经》 “亲迎于渭,造舟为梁”, 这里的梁,就是浮桥,是用船编成的,上面可以行车。这样说来,在历史记载上,我国最 早的桥,就是浮桥,在这以前的“杠”“榷”“彴”“圯”等等,都不能算是桥。 (选自茅以升《桥话·最早的桥》) 材料二: 桥梁的历史是非常有趣的。桥是一种跨越工程,遇到自然的障碍,譬如河流、峡谷,得 想办法越过它。水浅好办,抛一行石头,踏步而过,称作矼,架一根独木梁,那就叫杠。 并列几根木料架空而过可走车马,此称梁。不但梁上要过人、马、车、轿,还可以在梁上 造个凉亭。人停下来休息休息,观赏风景和过桥船只,那就叫桥。原来“桥”一字就是照这 意思创造出来。 不是说有路就有桥吗? 其实还有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甚至直到现今世界某些地方,路 到水边还没有桥梁。春秋时候有个小国掌权人,只能用他自己的马车,水涨时载人过齐腰 深的河流。可是大水如长江黄河,那时无法造永久性的桥梁,只能用船摆渡。人们想跨越 障碍,就得想出办法怎样去跨越障碍。凭着观察自然,人们发现横过树木可以过河,这就 是梁桥。木料比较轻和容易加工,所以先出现的自然是木梁桥。又因为木料会腐朽,所以 能保存到今天的木梁桥最早不过三四百年 (已经很不容易了)。 利用自然的树木杆件构成桥梁,除了简单地两头搁在桥柱或桥墩上成为梁桥外,还有比 较复杂的构造。在东方,有把木梁一层层叠起来,从两岸向河心,后面用石块压住,向前 一层比一层挑远,中间相隔一段距离,用木梁搁上,称作木伸臂梁桥,在中国称作“河历”, 或叫刁桥。桥外形成折线形,所以又称折桥 (如图)。世界上最早的折桥记载是在 307~313 年 西晋永嘉年间,造在甘肃省黄河的上游,跨度达到五六十米。在印度、不丹以及日本等邻 国也有类似桥式,只是年代要晚得多。木伸臂梁桥有单孔的,大半造在山谷河流上。假如 用木笼盛石做桥墩,或用石砌的桥墩,就可以造在比较宽大的河流上,成为多孔的折桥, 使桥跨从简单支梁桥的 10 米左右,一下增加到 30~50 米。 中国广西、湖南还有很多修复保 存得好的多孔木伸臂梁桥。民间喜欢替各种桥起些通俗的象征性的名称,多孔木伸臂梁, 在桥墩上的层层叠木好像喜鹊窝,所以又称“鹊巢桥”。桥上多造重檐廊、阁,上加木雕彩绘 , 所以又叫“花桥”。可惜此法所用木料太多,现在保护自然森林,爱惜树木,不会再大量去 造花桥。想不到的是伸臂造桥,是后世的一种重要桥式和“先进”的施工方法。 (摘编自唐寰澄《世界桥梁趣谈》)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 A. 梁桥、拱桥和悬桥是桥的三种主要类型,由它们衍生出了桥的千变万化的所有形式。 B. 我国最早的桥是浮桥,它是用船编成的,上面可以行车,在《诗经》中有相关记载。 C. 矼、杠、梁、桥都可用来巧妙应对自然障碍,但在建造难度、功用范围上存在区别。 D. 木梁桥因原材料便宜易得且数量繁多而成为最早出现的梁桥,但其缺点是保存时间短 。 2 .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第一段中括号内的文字“这在古时……”有补充说明的作用,既丰富了文段内容 , 又使前文的表述严谨有据。 B. 材料一第二段中五组“是……,还是……”的选择问句,既引发了读者的相关思考,又 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缜密性。 C. 材料二第二段中例举春秋时期小国掌权人以马车载人过河之事,旨在证明人们能发挥 聪明才智想出办法跨越障碍。 D. 材料二第三段中以“在印度、不丹以及日本等邻国也有类似桥式,只是年代要晚得多” 凸显折桥的记载在中国最早。 3 . 材料二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如图”处,需要附一幅图,下列最合适的一幅是 (3 分) A B C D 4 . 根据教材,“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 。材料一中也有类似的逻辑推理,请试举一例并分析其逻辑推理过程。(4 分) .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觉得桥梁的建造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6 分 ” 5 )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蜕 (节选)① 老 舍 曲时人的住处是间小黑洞,在阴城极热闹的一条巷子里。巷子不宽,可是昼夜不断行 人。巷子不长,可是小饭馆就有两三个。堵西汀把曲时人安置在这里,好不至引起怀疑, 因为谁也想不到在这么热闹的地方会藏着个小黑洞。 黑洞虽小,堵西汀可是常常带着朋友来聚谈,屋子里坐不开五六个人,所以有时候大 家就须立着商议他们的事。 曲时人很满意,他不怨屋子里黑,也不怨没有坐处——朋友们来到,他应是第一个立 起来的,因为他既是新手,又是小黑洞的主人。在这间小黑洞里,没人的时候他得以静静 地思索,有人的时候他得以听到使他见到一些光明的话语。在这牢狱似的地方,他看见了 智慧与勇敢。他觉得自己仿佛是在一个卵壳里,虽然见不到阳光,可是正在吸取智慧与勇 敢,然后可以孵出一个新的人来,一定不是先前他所在的学校中能造就出来的。 这小屋,当堵西汀来到的时候,就是在白天也对面看不见人。堵西汀的烟卷是接二连三 地吸着,而他又不许打开屋门,屋里满是烟。堵西汀的烟吸完,照例是曲时人到街上去买 。 曲时人不大愿意出去,因为虽然离烟摊子不远,可是一出去到底得少听见许多句话,这 是个损失。 慢慢地他想起一个办法,他得给堵西汀预备下香烟,省得临时出去买。极平常的一个主 意,可是他非常得意,他以为这足以表示他的热烈,他之机灵。从前,他对一切都马马虎虎 , 现在他连一个字也不肯随便放弃,凡是堵西汀说出来的,他都须听到,放在心中。 他几乎连复仇的念头都忘了。自己所受的那一些委屈算得了什么呢,他须在堵西汀的指 导下,去把命卖掉; 这样死,他以为,才会有价值。他不叨唠了,他几乎是终日一语不发 ,心里与脸上都极静,静静地等候着命令; 假若堵西汀发令叫他马上去投个炸弹,他觉得 他会连大气不出地,揣起炸弹就走。 在他们的商谈中,他可也听见不少他所想象不到的坏事,像已有人赶办太阳旗与五色旗 ② 那种事。听到这些寡廉鲜耻的事,再听到堵西汀们设法破坏这些事的计议,他就格外佩 服堵西汀与堵西汀的朋友们。不错,堵西汀们人少势力小,不能一网打尽地把汉奸们一齐肃 清,可是唯其以少碰多,以弱碰强,才见出热诚与真心,才是真肯牺牲。英雄似乎是,曲时 人咂摸着,只计邪正,不计成败的人。 堵西汀可以在商谈时接受大家的意见,而在执行时自有他的办法。他有胆量与经验,他 知道非照着自己的办法走不能实现大家拟定的计划,他不便因客气而把事弄糟。这个态度不 算错,作领袖的理当能宽能紧。 正落着细碎的秋雨,堵西汀的帽子带着一层像露珠的水星,钻进了那个小黑洞。 “ 他们怎么还没来?”他问曲时人。 屋里虽然很暗,曲时人还能看到堵西汀的眼光,极亮地往四下里旋扫,倒好像不是找人 而是寻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 曲时人还没回出话,又进来两个人。曲时人只能看清他们是一高一矮,看不清他们的面 貌,因为他们都把帽子戴得很低。曲时人近来也学会把帽子戴到压着眉毛,一来是大家都 那样,二来是这样戴帽使他心中觉出一种神秘的勇气。对这些低戴帽的朋友,他不敢多问 什么,就是他们的姓名也不敢问。他只觉得他们是一些英雄好汉,无名的英雄好汉,到这 黑洞中,商量一些把阴城从灭亡中夺回来的事。 “ 来晚了,你们!”堵西汀把帽子摔在个黑暗的什么地方,没等他们答话,他接着说,语 气柔和了一些。“先谈着,不用等。他们,永远不记准了时间!” 大家都摸索着坐下。曲时人把香烟递给了他们。 “ 听说保安队已缴了枪!”那个矮子的声音。 堵西汀没答言,只微声“哼” 了一下。 “ 西汀!”矮子几乎是央告着,“西汀! 咱们不能专做破坏的工作,虽然该杀该破坏的人与 事是那么多。连保安队都成了赤手空拳,这座城岂不成了空城?” 可就是!”堵西汀划着一根火柴,把两块瓦似的腮照得发了点亮。 “连保安队的枪还收 “ 回去,咱们有什么方法去组织民众呢? 你一去宣传,就先下了狱,或丧了命; 而人民又须 极详切地劝告才能明白。怎么办呢? 在乡间倒比在城里容易一些,可是城——别看这是座死 城——是心脏,把城丢了,便是把一切可利用的东西与便利都丢了。所以我们必须保卫这 座城。一点不错,在保卫阴城——或任何城市——的工作中,组织民众是最积极、最重要 的事。民众是铁,组织,只有组织,才能把钢炼出来。可是,我们怎么下手去做? 手不准动 , 口不准开,兵在他们手里,枪在他们手里! 我们还没把人民劝明白,已经被捉了去。与 其那么牺牲,还不如咱们照着老方法去干。照咱们的老方法做事,我们牺牲,他们可也得 死。打死一个是一个。” “ 死了一个,还有一百个来补缺——” 高个子冷笑了一下。 “我知道,我知道!”堵西汀急 忙把话抢过来。“所以我不单是在这里工作,也往四处送人,叫他们到各处去工作。至于你 我,哼,恐怕没有更好的方法,既在这里,就没法公开地活动什么,只能在黑影里端着枪 。 不积极,没有建设性,一点不错,可是一个人恐怕也只能做一样事,做环境逼他必去做 的事,你不能拿理想来看轻你实际的工作,也不能用做不到的事来限制你能做到的事。” 【 注】①《蜕》是老舍第一部描写爱国学生投身抗战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938 年。②五 色旗: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 6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曲时人不怨屋子里黑,也不怨没有坐处,是因为小黑屋虽然禁锢了他,但也助他成长 。 B. 曲时人连复仇的念头都忘了,也忘了所受的委屈,说明他已经追求到更有价值的人生 。 C. 矮个子的央告和疑问,高个子的冷笑,表明了革命阵营中对斗争的方式有不同的态度 。 D. 堵西汀觉得革命斗争的方式不积极,没有建设性,表现了他在严峻形势下的无奈和忧 虑。 7 .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本开头写到巷子、行人与小饭馆,勾勒出热闹的街景,与牢狱似的小黑洞形成了反 差。 B. 眼光极亮地旋扫,把帽子摔下,着急地抢话,这些细节描写有效地刻画出堵西汀的形 象。 C. 文本的前半部分侧重心理描写,后半部分侧重语言描写,使人物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 点。 D. 文本主要从曲时人的视角讲述故事,以其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串联起各角色的活动 。 8 9 . 文末“你不能拿理想来看轻你实际的工作,也不能用做不到的事来限制你能做到的事”,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 分) . 老舍在《人物的描写》一文中提到:“我们须使人物自己说话。……言谈不但应合他的身 份,且应合乎他当时的心态与环境。”小说中,堵西汀的言谈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 叔孙通,秦待诏博士 ; 次则萧何,沛主吏掾; 曹参,狱掾; 任敖,狱吏; 周苛,泗水卒史; 傅宽,魏骑将; 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 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 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 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再并而为七国,益务战争,肝脑涂地,其势 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 泽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于是纵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使秦皇当日发政施仁,与民休息,则祸乱不兴, 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惟其威虐毒痛,人人思乱,四海鼎沸,草泽竞奋 , 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 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然楚汉之际,六国各立后即汉所封功臣亦先裂地以王彭韩等继分国以侯绛灌等。盖人情 习见前世封建故事,不得而遽易之也。乃不数年而六国诸王皆败灭,汉所封异姓王八人, 其七人亦皆败灭。则知人情犹狃于故见,而天意已另换新局,故除之易易耳。而是时尚有 分封子弟诸国,迨至七国反后,又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 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而成后世征辟、选举、科目、杂流 之天下矣。岂非天哉!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材料二: 衰周之际,兼并最烈。时君之求人才,载饥载渴,又不徒奖励本国人才而已,而专吸他 国者而利用之。盖得之则可以为雄,失之则且恐其走胡走越,以为吾患也。故秦迎孟尝, 而齐王速复其位。商鞅去国,而魏遂弱于秦。游士之声价,重于时矣。贵族阶级,摧荡廓 清,布衣卿相之局遂起。 (节选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 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 分) 六国各立□后□即汉□所封功臣□亦先裂地以王□彭韩等□继分国□以侯绛灌等 1 1 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仍,指连续、接续,与成语“水旱频仍”中的“仍”意思相同。 B. 迨,指等到,与《项脊轩志》中“迨诸父异爨”的“迨”意思相同。 C. 徒,指仅仅,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D. 速,指快速,与《六国论》中的“始速祸焉”的“速”意思不同。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战国时,世侯世卿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出现平民为将相的先例。 B. 若秦始皇行仁政,则国家清平,帝位世代相传,不再选用世禄之臣。 C. 汉初封王封侯,可能是因为沿袭封地建国的旧例,但终究不合时局。 D. 平定七国之乱后,各个封国依然可以任免封国官吏和享有食租衣税。 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1 (1) 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2) 则知人情犹狃于故见,而天意已另换新局,故除之易易耳。 4. 请结合两个文本概括布衣将相之局形成的原因。(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每见王太丞①邑事甚冗而剸剧②之暇犹能过访山馆兼出佳篇为赠仰叹才力因成小 诗 王安石 我看繁讼频搔首,君富才明见亦常。 尚有闲襟寻水石,更留佳句似池塘。 松苗地合分高下③,凫鹤天教有短长④。 徐上青云犹未晚,可无音问及沧浪⑤。 【 注】①王太丞:王安石居钟山时上元县宰。②剌剧:独自决断烦剧的事情。③左思《咏 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 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④《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断 之则悲。”⑤沧浪:指王太丞住处。 - - 1 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题目写作者感慨王太丞处理公事之余,还能造访山林创作佳篇赠予自己,交代创作缘 由。 B. 首联中作者面对繁杂诉讼案件搔首,与王太丞面对冗杂公事习以为常的态度形成了对 比。 C. 颔联中“池塘”用典,借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点出王太丞的诗作格调。 D. 颈联写王太丞山中所见,青松和山苗依据山势位分高下,野鸭和白鹤各安天命闲适自 得。 1 6.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赤壁赋》中,“ , ”两句,用具体的形象,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真 切感人。 (2) 李斯曾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曹操《短歌行 中“ ”两句,也用同样的意象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 (3) 舟,是古代绝河渡水的交通工具。在古诗词中,往往象征羁旅漂泊、离愁别绪,有时 也代表一种从流飘荡、不滞于物的人格。比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 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制胜,每到春天,和 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 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 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 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 , 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 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 了。 1 8. 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服务员请心急的顾客稍等一会儿,菜马上就来。 B. 小白勤奋好学,夜深了还就着微弱的烛光看书。 C. 就销售的工作经验来说,小黄比别人更丰富些。 D. 小红起床发现窗外很安静,大风早上就停住了。 9.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逗号 有怎样的表现力。 1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最近,“收藏从未停止,行动从未开始”的话题引发了讨论,网友们戏称自己就像一只“数 字仓鼠”, A 。产生“数字囤积”的大部分原因是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文章还没看完便被日 常性的事务打断,只能收藏起来慢慢看。 ① 一键收藏后,“意念学习”模式开启,似乎只要链接在手中,就拥有“下次仔细看”的无 数概率。②结局往往是,这些昔日被视为宝藏的内容几乎没有再次被翻看的机会,只能躺 在收藏夹里被迫“吃灰”。③链接越来越多,灰尘越积越厚。④“囤积数字”“随手码住”很容 易,虽然要把“收藏即拥有”的这种心理满足感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行动,却并不简单。⑤ 给收藏夹“断舍离”,并非是一键清空如此极端。 比起急用之时搜遍全网都找不到的慌乱, B ,但对信息单纯地“错失恐慌”,只会让收 藏夹成为越来越大的“信息黑洞”。 2 2 2 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0 个字。 1.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得改变原意。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错失恐慌”,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简 要说明理由。 四、写作 (60 分) 2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有一个词走红网络——自滤力,它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过滤无效信息和消极观念的 能力,这是现代人在芜杂、喧嚣环境中的心理需求。 “ 自滤力”这个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QQABBYaEogCIAAIAAQgCEwXCCEOQkgECCYgGxAAEoAAAiBFABAA=}#} { #{QQABBYaEogCIAAIAAQgCEwXCCEOQkgECCYgGxAAEoAAAiBFABA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