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省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知识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资料仅供参考
河北省 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知识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教师除了给学生补课外,对辅导工作的总的要求一般是____
A:教师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B: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门径
C: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D: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
2、下列选项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A:提问
B:划线
C:列提纲
D:利用表格
3、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__。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4、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____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5、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__。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6、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
A:程序教学
B:情境教学
C:指导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7、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8、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E:重视个别差异
9、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10、教师在课堂上经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1、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经过学校所设置的什么而达成的____
A:活动
B:课程
C:教学活动
D:社会实践
12、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能够追溯到人格发展阶段的( )
A:羞耻感
B:内疚感
C:勤奋感
D:孤独感
1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B:热爱学生
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D:教师的责任心
14、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_______开始的。__
A.16世纪
B.18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6、下列有关国家与本国货币名称不匹配的是。
A:英国一欧元
B:俄罗斯一卢布
C:印度一卢比
D:印度尼西亚一盾
17、某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按照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的智商计算公式,该生的智商为。( 湖南)
A:80
B:105
C:125
D:135
18、教育能够__民主。
A.促进
B.干扰
C.决定
D.带来
1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她完成作业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E:重视个别差异
2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__。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1、( )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A:流程图
B:网络关系图
C:系统结构图
D:组织策略
22、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规律,做到()。
A.循序渐进
B.抓关键期
C.因材施教
D.面对学生整体身心
23、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辞中对刘翔的评价有这样一句话:“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她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她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这段文字中“风一样的年轻人”是一个极致的比喻,它主要用于说明。
A:颁奖辞有不同于其它文体的语言特色
B:刘翔旨在一跃的神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出来
C:用最小的语言体积,能够容纳最多的语言精华
D:跨栏王子不但是纪录,也是记忆,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记忆
24、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____
A:《幼稚园课程标准》
B:《幼儿园暂行规程》
C:《幼儿园教育纲要》
D:《幼稚园规程》
25、在公元之初,牧师们将基督教在整个罗马帝国中传播开来,基督教的普及首先涉及的是各大城市的平民阶层。基督徒们反对皇权意识,因此君主们都把她们视为威胁,并组织起对她们的暴力摧残。然而这并没有中断新信仰的扩展,它一点点赢得了贵族阶级和最有影响力的人士的支持,而且很快触及到了皇帝周围的人和最高君主本人。公元3 的米兰敕令为迫害画上了句号。公元380年,狄奥多西敕令使基督教成为国教。因此,公元4世纪标志着基督教概念中的转折点。根据这段话,得到的正确推论是。
A:基督教从开始就反对皇权统治,且一直与罗马皇帝及其政权斗争
B:基督教成为国教,意味着它由非法而合法、由被迫害而被推崇
C:公元3 基督教赢得了贵族阶级和最有影响力的人士的支持
D:张涛喝盖碗茶
26、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____
A:再生产
B:简单再生产
C:发展
D:扩大再生产
2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28、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学习分类不包括( )
A:知识技能的学习
B:认识策略的学习
C:道德规划的学习
D:心智能力的学习
29、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起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E:卢梭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因此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 )的目的。
A:全民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2、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4种假设:修了池塘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桥
C:最后可能有花园
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
3、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____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5、__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7、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__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8、中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__。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9、侵占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它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10、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三个阶段,即( )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联结阶段
1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2、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别教育
D:主题班会
13、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____的教育环境。
A:自由
B:集体
C:温馨
D:有秩序
14、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学校教育具有()。
A.相对独立性
B.主动性
C.学术性
D.可控性
15、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6、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表象编码
17、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
1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经过__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能够提高人的修养
19、在Excel中,工作表最小的单元格地址为。
A:A1
B:1A
C:0A
D:A0
20、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____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20、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____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21、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__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2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 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 )
A:价值化
B:人格化
C:社会化
D:个性化
23、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能够推迟到周岁。
A: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
24、教师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__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25、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蒙台梭利
D:洛克
26、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两种。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27、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2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____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29、认知方式分为__。
A.场依存
B.场独立
C.场稳定
D.场活跃
30、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
A:察举制
B:举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