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共包括,7,个步骤,其中多处涉及到“指标”。,问题:,什么是“指标”?如何计算?,1,2,1,筹划和组织,2,预评估,3.,评估,4.,方案产生和筛选,5,可行性分析,6,方案实施,7,持续清洁生产,第一时段,第二时段,清洁生产审核程序,2,现状调研,现场考察,评价产污排污状况,确定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预评估程序,3,1,)对比国内外同类企业产污排污状况,在资料调研、现场考察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汇总国内外同类工艺、同等装备、同类产品先进企业的生产、消耗、产污及管理水平,与本企业的,各项指标,相对照,并列表说明。,4,现状调研,现场考察,评价产污排污状况,确定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预评估程序,5,2,)确定审核重点,方法:,简单比较,根据各个,备选审核重点,的物料能源消耗量、废弃物排放量和毒性等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通常污染最严重、消耗最大、清洁生产机会最明显、群众投诉最多的部位定为第一轮审核重点。,6,7,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类别,权重,废弃物,W,10,主要消耗,W,7,9,环保费用,W,7,9,市场发展潜力,W,4,6,车间积极性,W,1,3,8,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权重因素,权重值,(,W,),得 分,备选重点,1,备选重点,2,备选重点,3,备选重点,n,R,R,W,R,R,W,R,R,W,R,R,W,废弃物量,主要消耗,环保费用,市场潜力,车间积极性,总分,排序,9,计算方法,.,审核小组成员对备选对象的每一影响因素进行讨论评分。分值范围一般为,1-10,。,B.,选定每一影响因素的权重值,W,;,C.,计算每一影响因素的得分值,W.R,;,D.,计算每一被选对象各影响因素得分值总和,W.R,;,E.,总分最高的备选审核对象,即可确定为本轮的审核重点。,权重加和排序法示例,权重因素,权重值,W,备选对象一,备选对象二,备选对象三,评分,R,得分,W.R,评分,R,得分,W.R,评分,R,得分,W.R,废物量,10,5,50,7,70,2,20,环境影响,8,10,80,5,40,3,24,废物毒性,7,6,42,3,21,3,21,清洁生产潜力,6,8,48,5,30,4,24,积极性,3,5,15,8,24,6,18,发展前景,2,4,8,4,8,4,8,总分,W.R,243,193,115,排序,1,2,3,10,第三章 企业清洁生产,第一节 清洁生产审核,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四节 能源审计,11,一、基本概念,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计算,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12,1.,清洁生产评价指标(,Indicators,),国家、地区、部门和企业,根据一定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清洁生产所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水平。,一、基本概念,13,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Index System,),由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单项评价活动指标构成的指标系统;,反映组织或更高层面上清洁生产的综合和整体状况。,14,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节能,降耗,减污,增效,1.,构建原则,2.,指标层次,3.,指标分类,15,1.,构建原则,生命周期评价原则,污染预防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规范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相协调原则,16,2.,指标层次,通用指标,(,一级指标,)-,适用于不同行业,特定指标,(,二级指标,)-,适用于某个行业,延伸指标,-,产品生命周期除生产阶段外其它阶段的指标,17,主要,原材料,的消耗;,能耗,;,水,的消耗,包括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回用水量等;,各类,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三废中各类,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通用指标,18,特定指标,还包括以下指标:,有毒有害,原料的用量、有毒有害中间产物的产生量;,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稀缺资源,的使用量,如各种稀有元素等重金属;,使用,二次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针对行业清洁生产特点,对通用指标进行详细的划分,如行业生产,各工艺流程的煤耗和水耗,。,19,主要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环境性能,:是否是高能耗、重污染物料,是否来自天然森林的砍伐,是否是受保护的动植物等;,产品的,使用寿命、耐久性,;,产品的,可回收性、复用性,以及,可再循环性,;,产品在环境中的,可降解性,。,延伸指标,用以表征生产阶段以外的其它阶段的特征,20,宏观指标,社会和区域层面,微观指标,组织层面,3.,指标分类,-1,21,宏观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循环经济特征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绿色管理指标,(,一级指标,),22,微观指标,工艺设备与技术指标,原材料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各污染物产生指标,污染物循环利用及处理处置指标,产品环境指标,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指标,(,二级指标,),23,绝对量指标:实物单位或价值单位,(,t,kg,),相对量指标:基于其他参数折合成的参量,(%),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优、良、差,),3.,指标分类,-2,24,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应用,清洁生产审核的考核指标,指导企业加强管理,建设项目环评中的清洁生产分析,纳入有关清洁生产及环境法律法规,进行清洁生产信息交流,与其他领域指标体系相衔接和互补,25,(,一,),定量评价,(,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计算,26,单项评价指标,类别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一,),定量评价,27,1,、单项评价指标,以项目的标准值或基准值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O,i,=,d,i,/a,i,(,i,=1,2,3n)-,正向指标,O,i,=,a,i,/,d,i,(,i,=1,2,3n),-,逆向指标,O,i,单项评价指标;,d,i,目标项目实际值;,a,i,项目标准,/,基准值。,28,29,2,、类别评价指标,根据所属各单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C,j,=,(,O,ji,),/,n,(,i,=1,2,3,n,;,j,=1,2,3,m,),Oi,单项评价指标;,C,j,类别评价指标;,n,该类别指标,(,如大气污染,),下设的单项个数,(,如,CO,2,SO,2,NO,x,等,),;,m,评价指标体系下设的类别个数。,30,3,、综合评价指标,为了既使评价全面,又能克服个别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掩盖,采用一种兼顾极值或突出最大值型的综合评价指标,。,31,32,1,、指标等级的确定,2,、综合评价,(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33,1,、指标等级的确定,定性指标等级,定量指标等级,34,(,1,),定性指标等级,35,(,2,),定量指标等级,36,2,、综合评价,权重值的确定,确定企业清洁生产的等级,37,(,1,),权重值的确定,38,(,2,),确定企业清洁生产的等级,39,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40,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共包括,7,个步骤,其中多处涉及到“指标”。,问题:,什么是“指标”?如何计算?,41,42,1,筹划和组织,2,预评估,3.,评估,4.,方案产生和筛选,5,可行性分析,6,方案实施,7,持续清洁生产,第一时段,第二时段,清洁生产审核程序,42,现状调研,现场考察,评价产污排污状况,确定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预评估程序,43,1,)对比国内外同类企业产污排污状况,在资料调研、现场考察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汇总国内外同类工艺、同等装备、同类产品先进企业的生产、消耗、产污及管理水平,与本企业的,各项指标,相对照,并列表说明。,44,现状调研,现场考察,评价产污排污状况,确定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预评估程序,45,2,)确定审核重点,方法:,简单比较,根据各个,备选审核重点,的物料能源消耗量、废弃物排放量和毒性等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通常污染最严重、消耗最大、清洁生产机会最明显、群众投诉最多的部位定为第一轮审核重点。,46,47,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类别,权重,废弃物,W,10,主要消耗,W,7,9,环保费用,W,7,9,市场发展潜力,W,4,6,车间积极性,W,1,3,48,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权重因素,权重值,(,W,),得 分,备选重点,1,备选重点,2,备选重点,3,备选重点,n,R,R,W,R,R,W,R,R,W,R,R,W,废弃物量,主要消耗,环保费用,市场潜力,车间积极性,总分,排序,49,计算方法,.,审核小组成员对备选对象的每一影响因素进行讨论评分。分值范围一般为,1-10,。,B.,选定每一影响因素的权重值,W,;,C.,计算每一影响因素的得分值,W.R,;,D.,计算每一被选对象各影响因素得分值总和,W.R,;,E.,总分最高的备选审核对象,即可确定为本轮的审核重点。,权重加和排序法示例,权重因素,权重值,W,备选对象一,备选对象二,备选对象三,评分,R,得分,W.R,评分,R,得分,W.R,评分,R,得分,W.R,废物量,10,5,50,7,70,2,20,环境影响,8,10,80,5,40,3,24,废物毒性,7,6,42,3,21,3,21,清洁生产潜力,6,8,48,5,30,4,24,积极性,3,5,15,8,24,6,18,发展前景,2,4,8,4,8,4,8,总分,W.R,243,193,115,排序,1,2,3,50,第三章 企业清洁生产,第一节 清洁生产审核,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四节 能源审计,51,一、基本概念,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计算,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52,1.,清洁生产评价指标(,Indicators,),国家、地区、部门和企业,根据一定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清洁生产所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或水平。,一、基本概念,53,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Index System,),由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单项评价活动指标构成的指标系统;,反映组织或更高层面上清洁生产的综合和整体状况。,54,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节能,降耗,减污,增效,1.,构建原则,2.,指标层次,3.,指标分类,55,1.,构建原则,生命周期评价原则,污染预防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规范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相协调原则,56,2.,指标层次,通用指标,(,一级指标,)-,适用于不同行业,特定指标,(,二级指标,)-,适用于某个行业,延伸指标,-,产品生命周期除生产阶段外其它阶段的指标,57,主要,原材料,的消耗;,能耗,;,水,的消耗,包括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回用水量等;,各类,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三废中各类,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通用指标,58,特定指标,还包括以下指标:,有毒有害,原料的用量、有毒有害中间产物的产生量;,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稀缺资源,的使用量,如各种稀有元素等重金属;,使用,二次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针对行业清洁生产特点,对通用指标进行详细的划分,如行业生产,各工艺流程的煤耗和水耗,。,59,主要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环境性能,:是否是高能耗、重污染物料,是否来自天然森林的砍伐,是否是受保护的动植物等;,产品的,使用寿命、耐久性,;,产品的,可回收性、复用性,以及,可再循环性,;,产品在环境中的,可降解性,。,延伸指标,用以表征生产阶段以外的其它阶段的特征,60,宏观指标,社会和区域层面,微观指标,组织层面,3.,指标分类,-1,61,宏观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循环经济特征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绿色管理指标,(,一级指标,),62,微观指标,工艺设备与技术指标,原材料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各污染物产生指标,污染物循环利用及处理处置指标,产品环境指标,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指标,(,二级指标,),63,绝对量指标:实物单位或价值单位,(,t,kg,),相对量指标:基于其他参数折合成的参量,(%),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优、良、差,),3.,指标分类,-2,64,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应用,清洁生产审核的考核指标,指导企业加强管理,建设项目环评中的清洁生产分析,纳入有关清洁生产及环境法律法规,进行清洁生产信息交流,与其他领域指标体系相衔接和互补,65,(,一,),定量评价,(,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计算,66,单项评价指标,类别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一,),定量评价,67,1,、单项评价指标,以项目的标准值或基准值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出。,O,i,=,d,i,/a,i,(,i,=1,2,3n)-,正向指标,O,i,=,a,i,/,d,i,(,i,=1,2,3n),-,逆向指标,O,i,单项评价指标;,d,i,目标项目实际值;,a,i,项目标准,/,基准值。,68,69,2,、类别评价指标,根据所属各单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得。,C,j,=,(,O,ji,),/,n,(,i,=1,2,3,n,;,j,=1,2,3,m,),Oi,单项评价指标;,C,j,类别评价指标;,n,该类别指标,(,如大气污染,),下设的单项个数,(,如,CO,2,SO,2,NO,x,等,),;,m,评价指标体系下设的类别个数。,70,3,、综合评价指标,为了既使评价全面,又能克服个别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掩盖,采用一种兼顾极值或突出最大值型的综合评价指标,。,71,72,1,、指标等级的确定,2,、综合评价,(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73,1,、指标等级的确定,定性指标等级,定量指标等级,74,(,1,),定性指标等级,75,(,2,),定量指标等级,76,2,、综合评价,权重值的确定,确定企业清洁生产的等级,77,(,1,),权重值的确定,78,(,2,),确定企业清洁生产的等级,79,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8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