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淮安市2025届高三1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42622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25届高三1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5届高三1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2 024.11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中国的问题就出在中国人的“根”上:我们从来不曾有过主体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志在人格的 ① 培养和塑造,但这个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非人化”的过程。最高统治者借助“天命论”成了凌 驾于万众之上的神,纭纭大众则拜服于这个神的宝座之下,成了臣民。这样的格局通过礼来规范、固定, 终于导致中国的礼治社会的形成。如果说现代社会的核心是“法”,那么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就是 “ 礼”。 ②礼服从于一个最终的目的:和(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对礼的规范以及服从于这样 的规范所导致的理想结果的最形象的表述。而这个表述也恰恰显示了每个人只是一种角色存在的事实,除 非他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儒学的功用正在于为这样的事实提供本体论的论证,使 之具有某种必然性;而统治者为着维护统治权力的需要,又将其意识形态化,不许稍有违反。久而久之, 中国人终于不再是人,而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角色。 ③ 作为角色的存在使中国人形成深厚的角色意识。细分之下,角色意识包括两个内容:角色期待与角 色认定。角色期待指涉的对象是自己,它的意思是,在某个关系场中,一个人希望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所 期望的角色认定。与此相应,角色认定指涉的对象是对方,意指在某个关系场中,一个人对于对方的角色 评判。角色期待和角色认定同时存在于双方,并且同时发生作用,其最终目的是确立自己在这个特定关系 场中的角色地位,以决定角色规范的选择。 ④ 角色实际上就意味着尊卑高下,一如礼的功用在于“别长幼,定尊卑,序人伦”。如果角色之间存 在着事实上的高低之分,那么这个关系场就会很容易达至和谐,比如老爷和奴才。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 最容易的是做一个尊贵者或低贱者。做一个尊贵者既可以因为其尊贵而居傲,也可以为获得道义的美名而 慈祥。而低贱者的屈从或谦恭又因为这样的角色安排而心安理得。或许正因为可以达致这样的“放心”, 做老爷和做奴才的愿望,是同等热切地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的。但不幸的是,更多的人既做不成老爷,又 当不成奴才,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关系场中,角色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高低之分。这样的关系场就不可避 免地趋于紧张和动荡。为了在关系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角色期待是不可少的。同时,为了防止对方在角 色地位上超出自己,对对方的角色认定就一定会是否定性的。角色期待与角色认定之间的这种相互拒斥, 正好可以解释中国人之间的紧张。中国人即便是在国外,也不愿意与中国人打交道。为什么呢?因为同样 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中国人在一起,就只会建立基于角色的关系场,而要来个高低之判。倘若真的是 “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天纵英才,固然可以一偿所愿,占据令人足以自得的角色地位。但不幸的是大 家都属于芸芸众生,于是角色之间的暗中较劲就不可避免。如果有别种选择,人们是不会进入这样的关系 场的。 ⑤ 当人被认定为角色时,人的生命的权利就已经被消弭。一个人面临的是角色赋予的诸多规范,如果 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他违背了这样的规范,那么他就被看作失去了作为这个角色的资格,他的从肉体上被消 灭就成为顺理成章。而对于众多的消灭者来说,他们对这个生命的毁灭也不以为忤,因为在他们看来,自 己毁掉的只不过是个角色,且是个不符合某种规范的角色。假如这样的规范被认定具有某种道义的崇高 性,那么他们的毁灭行为也相应地是正当的、理直气壮的。当这种规范的道义崇高性程度越高,毁灭违背 了规范的角色就越获得充分的理由。因为角色本身的外在赋予性的特征,如果人成了一个角色,他的生命 就更加没有保障了。相反,我们倒是很难想象当人被认定为角色时人的生命居然还能受到尊重。 ⑥ 角色意识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至在中国,角色甚至成了衡量、评判人的终极标准。鲁迅曾说,面 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他还说过,中国人决不肯“用性命来换真理”,但中国人却肯用性命来换面 子。所谓面子,正是角色期待得到了满足。当人丢了面子,也就是说,当人们的角色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或者说,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定与自己对自己的角色期待有出入,只要条件许可只要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强 势者,中国人是很有可能拼命的。这种流风余绪依然深潜于我们的头脑,我们看到许多的中国人会很尽心 地做某件事,但目的似乎并不在那件事本身,而在其外获得某种期望中的角色认定。当这个目的达到以 后,事件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⑦ 当我们被限定为角色时,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人的权利;失去了人的权利,还谈什么主体性呢?没 有人的主体性,还谈什么现代化呢? ( 摘编自曾德雄《角色意识与主体性》)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礼”这一核心来培养和塑造人格,志在规范、固定统治者与百姓间的君臣格局。 B.在儒家思想中,中国人一出生,每个人都是诸多角色的混合体,而每一个角色都相应地有一套规范。 C.文中加点的“人”具有主体性,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主体价值,而“角色”则更多地活在别人的视野 中。 D.没有主体性的中国人,在关系场中虽有角色的认定与期待之分,但本质都是为了确定地位,选择规 范。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者长期以来将中国人尊卑高下的角色意识形态化,导致中国人从来不曾有过主体 性。 B.角色高低明晰,使角色的认定与期待能安居其所,关系场从而呈现出和谐的特点,可见中国人的奴性 十足。 C.中国人间关系紧张,源自对对方角色认定的否定与对自己较高的角色期待,由此看来角色意识是有排 他性的。 D.人一旦成为角色,他的生命就由规范的道义来决定,这也说明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是“礼治”而不是 “ 法治”。 3 .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角色的“外在赋予性”特征的一项是( )(3 分) A.刘兰芝作为焦家的儿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焦母 评价“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B.阿 Q“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 ‘ 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 Q 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 骂,气力小的他便打”。 C.聂赫留朵夫“不能把我爱过的女子丢开不管,不能满足于花钱请律师,使她免除本来就不该服的苦 役。不能用金钱补偿罪过,不能像当年那样,给她一些钱,就以为该做的都做到了。” D.祥林嫂“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 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 庙捐了门槛了”。 4 5 .文章结尾连续使用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 分) .作者认为:“中国的问题就出在中国人的‘根’上。”我们应如何从“根”上解决问题?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 托包克游戏 刘亮程 ① ② 吐尼亚孜给我讲过一种他年轻时玩的游戏——托包克。 托包克游戏的道具是羊后腿关节处的一块骨头,叫羊髀矢。一般两人玩,请一个证人,商量好,我 的一块羊髀矢,刻上记号交给你。在约定的时间内,我什么时候要,你都得赶快从身上拿出来,拿不出 来,你就输,拿出来,我就输。输赢的赌注往往是一只羊。 ③ 吐尼亚孜说他玩托包克,输掉了五十多只羊。在他们约定的四十年时间里,那个跟他玩托包克的 人,只给了他一小块羊骨头,便从他手里牵走了五十多只羊。 第一只羊是他们定好协议的第三天输掉的,他下到库车河洗澡,那个人游到河中间,伸出手要他的 羊髀矢。 ④ ⑤ 输第二只羊是他去草湖割苇子。那时他已有了经验,在髀矢上系根皮条,拴在脚脖上。但去草湖割 苇子要四五天,吐尼亚孜担心髀矢丢掉,便解下来放在房子里,天没亮就赶着驴车去草湖了。回来的时 候,他计算好到天黑再进城,应该没有问题。可是,第三天中午,那个人骑着毛驴,在一人多深的苇丛里 找到了他,问他要那块羊髀矢。 ⑥ 第三只羊咋输的他已记不清了。他也赢过那人两只羊,当那人伸手时,他很快拿出了羊髀矢。可 是,随着时间推移,吐尼亚孜从青年步入中年。有时他想停止这个游戏,又心疼输掉的那些羊。有时吐尼 亚孜也不再把年轻时随便玩的这场游戏当回事儿了,那块羊髀矢放哪了他都想不起来。结果,在连续输掉 几只肥羊后,他又在家里的某角落找到了那块羊髀矢,用一根细铁链牢牢拴在裤腰带上。 ⑦ 有一段时间,那个人好像装得不当回事儿了。吐尼亚孜知道那人又在耍诡计。他也将计就计,始终 将髀矢藏在身上的隐秘处,却在见面时若无其事。但那人似乎真的遗忘了,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吐 尼亚孜都有点绝望了。要是那人一直沉默下去,他输掉的几十只羊,就再没机会赢回来了。 ⑧ 随着年老体弱,吐尼亚孜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过,儿子长大了,还跟没长大一样需要他养活。这时他 就常想起输掉的那几十只羊,要是不输掉,养到现在,也一大群了。想起跟他玩托包克的那个人,因为赢 去的那些羊,他已经过上好日子。 ⑨ 有时吐尼亚孜真想去找到那个人,向他说,求求你了,快向我要你的羊髀矢吧,但又觉得不合时 宜。人家也许真的把这件早年游戏忘记了,而吐尼亚孜又不舍得丢掉那块羊髀矢,他总幻想着那人还会向 他伸出手来。 ⑩ 吐尼亚孜和那个人长达四十年的托包克游戏,在一年前的一个秋天终于到期了。那个人带着他们当 时的证人,证人说了几句公证话,这场游戏嘛就算吐尼亚孜输了。不过,玩嘛,不要当回事,想再玩还可 以再定规矩重新开始。吐尼亚孜也觉得无所谓了。那人要回自己的羊髀矢,吐尼亚孜从腰带上解下来,那 块羊髀矢已经被他玩磨得像玉石一样光泽。他都有点舍不得给他,但还是给了。 在这座老城,某个人和某个人,还在玩着这种漫长古老的游戏。他们衣裤的小口袋里,藏着一块有 ⑪ 年有月的羊髀矢。在他们年轻不太懂事的年龄,凭着一时半会儿的冲动,随便捡一块羊髀矢,刻上名字, 就交给了别人。或者不当回事地接收了别人的一块髀矢,一场游戏便开始了,谁都不知道游戏会玩到什么 程度。青年结束了,游戏还在继续。中年结束了,游戏还在继续。 ⑫ 生活把一同长大的人们分开,各奔东西,做着完全不同的事。一些早年的伙伴,早忘了名字相貌。 青年过去,中年过去,生活被一段一段地埋在遗忘里。直到有一天,一个人从远处回来,找到你,要一块 刻有他名字的羊髀矢。他说的几十年前那个秋天,你们在大桑树下的约定仿佛是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故 事。你在记忆中找不到那个秋天,找不到那棵大桑树,也找不到眼前这个人的影子,你对他提出的给一只 羊的事更是坚决不答应。那个人只好起身走了。 ⑬ 过去的岁月多么辽阔啊,你差不多把一生都过掉了,它们埋在黑暗中,你很少走回来看看。你带走 太阳,让自己的过去陷入黑暗,好在回忆能将这一切照亮。你一步步返回的时候,那里的生活一片片地复 活了。终于,有一个时刻,你看见那棵大桑树,看见你们三个人,十几岁的样子,看见一块羊髀矢,被你 接在手里。一切都清清楚楚了。 ⑭ 第二天,你早早地起来,牵一只羊,给那个人送过去。可是,那人已经走了。他生活在他乡远地, 他对库车的全部怀念和记忆,或许都系在一块童年的羊髀矢上,你把他一生的念想全丢掉了。 还有什么被遗忘在成长中了,在我们不断扔掉的那些东西上,带着谁的念想,和比一只羊更贵重的 ⑮ 誓言承诺。生活太漫长,托包克游戏在考验着人们日渐衰退的记忆。现在,这种游戏本身也快被人遗忘 了。 ( 有删减)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托包克游戏中,参与的人需要在特定时间内交出羊髀矢,其赌注可能是一只羊。 B.关于托包克游戏,游戏的道具是羊的前腿关节骨头,而游戏的时间限制为四十年。 C.吐尼亚孜在游戏中输掉了许多只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游戏逐渐放松了警惕。 D.托包克游戏寓示着生活有太多的不可预知因素,也反映了记忆与遗忘的不可回避。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使用第一人称“我”,增强了叙述的亲密感和真实性。“我”与读者对话,增强了互动性和 参与感。 B.文章对托包克游戏的叙述,采用夸张手法,夸大了游戏的影响,突出生活的偶然性、戏剧性以及人生 复杂性。 C.文章通过吐尼亚孜与对手直接对话的描写,表现了吐尼亚孜对过去的怀念与不甘,对岁月的执着和深 情。 D.文章结尾部分运用了回忆的手法,巧妙交织了不同时间线的故事,表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对乡 村生活的思考。 8 9 .请结合全文,分析吐尼亚孜为什么在游戏过程中从未主动要求终止游戏。(4 分) .刘亮程被誉为“乡村哲学家”,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鲁饥,臧文仲①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 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 “ 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辰请如齐。”公使往。 从者曰:“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 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 文仲以鬯圭②与玉磬如齐告籴,曰:“天灾流行,戾于弊邑,饥馑复降,民羸几卒,大惧乏周公、太 公之命祀,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纾执事,以救弊邑,使能共职。岂唯 寡君与二三臣实受君赐,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祇实永飨而赖之!”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 后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僖公使臧文仲往,宿于重③馆,重馆人告曰:“晋始伯而欲固诸侯,故解 有罪之地以分诸侯。诸侯莫不望分而欲亲晋,皆将争先;晋不以固班,亦必亲先者,吾子不可以不速行。 鲁之班长而又先诸侯其谁望之若少安恐无及也。” 从之,获地于诸侯为多。反,既复命,为之请曰:“地之多也,重馆人之力也。臣闻之曰:‘善有 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请赏之。”乃出而爵之。 ( 选自《国语·鲁语》) 材料二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 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①臧文仲:即臧孙辰,复姓臧孙。②鬯(chàng)圭:古代玉制的礼器,用于盛鬯酒。③重:鲁国 地名。 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 1 给 1 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鲁之班 A 长 B 而又先 C 诸侯 D 其谁望之 E 若少安 F 恐 G 无及也 1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盍,何不,与《齐桓晋文之事》“则盍反其本矣”中的“盍”含义相同。 B.降,降临,与《苏武传》“欲因此时降武”中的“降”含义不同。 C.衅,挑衅,与《陈情表》“臣以险衅”中的“衅”含义相同。 D.后,在……之后出生,与《师说》“生乎吾后”中的“后”含义不同。 1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臧文仲建议用名器求购齐国之粮,理由是铸宝器、藏财物本就是国家为应对百姓因饥饿困乏而生路断 绝所做的准备。 B.臧文仲认为,贤者平时谦让而国家危难时心系国家,为官者遇事不逃避,居高位者体恤百姓,国内才 不会有怨恨。 C.臧文仲劝说齐人,以宝器换存粮不仅能解救鲁国饥荒,也能减轻齐国管粮官的负担。最终齐人留下宝 器,借给鲁国粮食。 D.孔子所尊奉的人很多,有老子、蘧伯玉、晏子、老莱子、子产、孟公绰等六个人,对臧文仲也是大加 赞赏。 1 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 ( 1)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4 分) 2)诸侯莫不望分而欲亲晋,皆将争先;晋不以固班,亦必亲先者。(4 分) 1 4.材料二说孔子“数称臧文仲”,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臧文仲值得称道之处。(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 溪上 [明]何景明 溪上茅斋不掩扉,西风初罢芰荷衣。 月寒沙柳萧萧落,天晚江鸿肃肃飞。 野客行吟水边立,家人沽酒夜深归。 相逢醉语休辞数,城外黄花渐觉稀。 1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秋夜图景,“初罢”一词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B.颈联着眼于水边野客吟哦诗句和家人沽酒而归的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C.颈联中的“行吟”两个字令人联想到屈原,塑造了一个高洁坚贞的野客形象。 D.本诗选取“江鸿”“黄花”等秋天典型景物,寓情于景,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1 6.本诗中的“萧萧”这一叠词在杜甫的《登高》中也有运用,试比较二者表达效果的异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借用古诗词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形象,小佳可以写《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1 ( ( “ ( “ 2)屈原的《离骚》常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苏轼的《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沿用了这一传统。 3)小佳想从古诗词中选取两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要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可以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题。 福文化 A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对福越来越看重。福字是最常用的吉祥图案,在喜庆 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墙壁上贴福字,祈求一年的喜庆和吉祥。①常见的是用红纸书写,②正 方形的红纸按照菱形的方式摆放,③在中间写个福字。④有些殷实的人家,还在影壁中间大大地镶嵌一个 福字。 除了文字形式的“福”,在民间最常见的是以谐音喻福。在谐音寓福的吉祥图案中,蝙蝠成为与 “ 福”相关联的动物。 最晚在明清时期,随着吉祥文化的发展,或许是因为蝙蝠超强的生存能力、长寿的特征以及神秘色彩 等因素,蝙蝠进入了吉祥动物行列。人们从蝙蝠的“蝠”字联想到了“福”字,把它和“福”联系起来, 蝙蝠的地位 B 。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在器物上以及服饰上,(甲),这种造型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吉 祥图案。在吉祥图案中,蝙蝠翩翩起舞,成为人们热爱的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动物。 蝙蝠进入中国的吉祥文化系统,体现了中国人表达愿望的方式是比较含蓄的,吉祥图案是这种表达方 式的一个代表。那些吉祥图案总是蕴含天机,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宅雕刻着精美的 木雕石雕,而这些木雕石雕的图案,往往都是带有喜鹊、梅花、大象、太阳、小羊等符号。在人们穿的衣 服上,会有漂亮的牡丹、荷花、喜鹊等花鸟图案。 那么,(乙)?概括来说,它是中国人最迫切的生活愿望的表达,比如祈求幸福,祈求子孙昌盛、生 命繁衍,祈求财富,驱邪避祟,等等。人们通过把种种祈求转换为渗透进日常的生活和仪式之中的吉祥图 案构成民族文化方阵中独树一帜的吉祥文化。 1 1 8.请在文中画横线的 A、B 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 分) 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0.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4 分) 2 2 1.如图是一幅吉祥图案,请结合材料,从谐音寓福的角度,分析其文化象征意义。(3 分) 2 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6 分) 四、写作(60 分) 2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习惯会使我们的双手伶俐而头脑笨拙。——尼采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 00 字。 2 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2 3 4 .(3 分)A .(3 分)B .(3 分)C .(4 分)①突出文章主题:角色意识对主体性的影响,主体性对现代化的意义。 ② 发人深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5 .(6 分)①突破“礼”对身份、地位的束缚,在“法”的规范下行动、思考。 ② ③ 【 跳出角色意识的牢笼,降低对自己的角色期待,淡化别人的角色认定。 尊重生命,从自我需要出发,专注于事情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6 7 8 .(3 分)B .(3 分)D .(4 分)①对自己输掉的羊心疼(不舍);②对游戏的结果仍抱希望;③对游戏的心态变得矛盾,既不 想停止,也不过于当回事儿。④对那块羊髀矢的依恋,对游戏承载的时间、岁月的留恋。 评分建议】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6 分)①乡村生活的描写:通过对乡村游戏的描写,展现了乡村日常场景与细节生活的纯粹与乐趣, 也揭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人物的选择与刻画:通过塑造鲜明个性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思考与情感,通过群像生活态度表现人类社会 普遍存在的价值冲突与平衡。 人性的深刻洞察:游戏的规则、参与者的态度,隐喻人生,引发读者对岁月(时间)里的深情与遗忘的 思考,反映人生的复杂。 哲学思考与反思:游戏的细节中蕴含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思考,激起读者对生命过程,对人与 人、人与时间、现代与传统间人生哲理的思考。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 9 ② ③ ④ 【 1 1 1 1 0.(3 分)CEF 1.(3 分)C 2.(3 分)C 3.(8 分)(1)与邻国互相支援,取得诸侯的信任,用婚姻关系来加强它,以盟约誓言来巩固它。(4 分) 【 ( ( 【 评分建议】“结”,取得;“重”,加强;“申”,巩固;各 1 分。倒装句式,1 分。 2)诸侯无不希望分到土地而更想要亲近晋国,都想抢着先去;晋国未必按照诸侯间原来的等级次序 来分配),一定会亲近先到的。(4 分) 评分建议】“亲”,亲近;“争先”,抢着先去;“班”,等级、次序;各 1 分。句意,1 分。 1 4.(4 分)①体恤百姓(关注民生):鲁国饥荒,为解救百姓,他说服鲁庄公向齐国借粮。②勇于担 当:鲁国遇危难时,他挺身而出,出使齐国。③智慧过人:出使齐国时,巧妙与齐君周旋,维护了鲁国的 尊严和利益。④从善如流:听从仆役的建议,火速赶往齐国;⑤敢于打破陈规陋习(赏罚分明):对于为 国建功者,即使是地位卑微的仆役,他也对其论功行赏。 【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 1 5.(3 分)C 6.(6 分)同:都描写了萧瑟的秋景,表达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不同:①意境:杜诗中的“萧萧”写草木被秋风吹袭,意境阔大苍凉。何诗中“萧萧”与“肃肃”相应, 意境寂静而冷清。②情感:杜诗中的“萧萧”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何诗中“萧萧”寓情于景,流露 出主人公内心的落寞。 【 评分建议】“相同点”2 分;“不同点”中的“意境”2 分,“情感”2 分。意对即可。 7.(6 分)(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例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 ( 例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例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每空 1 分,若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均不得分) 解析】第(1)题,学生根据“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形象”关键信息,可推知诗歌内 容;第(2)题,学生根据“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关键信息,可推知诗歌内容;第 3)题,学生根据与“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关键信息,来推知诗歌内容。这道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 可。 ( 【 评分建议】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 8.(2 分)A:源远流长 评分建议】每填对一个成语得 1 分。 9.(4 分)甲:到处都可以看到蝙蝠的造型 乙:这些(吉祥)图案都有哪些寓意呢 评分建议】每句 2 分。 0.(4 分)②,改为“将(把)正方形的红纸按照菱形的方式摆放”。④,改为“还在影壁中间镶嵌一 个大大的福字”。 评分建议】改对一处得 2 分。 1.(3 分)图中的喜鹊叫声“喳喳喳喳”预示好事来临,“梅”与“眉”谐音,喜鹊飞上梅梢,寓指喜 上眉梢,好事将近。 评分建议】喜鹊叫声的预示,1 分;谐音,1 分;喜鹊飞上梅梢的寓意,1 分。 2.(6 分)人们把种种祈求转换为吉祥图案,让它渗透进日常的生活和仪式中,使之构成民族文化方阵 中独树一帜的吉祥文化。 评分建议】每个分句 2 分。 B:与日俱增 【 1 【 2 【 2 【 2 【 四、写作(60 分) 2 3.参照 2024 高考作文阅卷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