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司网管技术规范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规范
3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中国移动网管技术规范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规范
LSC功能需求规范分册
版本号:3.0.0
-5月-30日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目 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功能定位 2
5.1 告警管理功能 3
5.1.1 告警分级定义 3
5.1.2 告警预处理 3
5.1.3 告警处理 4
5.2 配置管理功能 4
5.2.1 系统数据的配置 4
5.2.2 配置数据管理 5
5.2.3 配置数据实时同步 5
5.2.4 配置数据的查询 5
5.3 统计分析功能 5
5.3.1 标准报表 5
5.3.2 自定义报表 6
5.3.3 图表输出 6
5.4 数据库管理功能 6
5.5 拓展功能(可选) 6
5.5.1 基站空调节能 6
5.5.2 基站安全防范管理 6
5.5.3 基站电池管理 7
5.5.4 基站移动油机调度 7
5.5.5 门禁应用 7
5.5.6 远程抄表管理 7
5.6 操作界面 7
5.6.1 人机界面 7
5.7 安全管理 8
5.7.1 应用安全 8
5.7.2 系统安全 8
5.8 测点要求 9
5.8.1 综合机房 9
5.8.2 基站监控测点 13
5.9 图像监控系统 16
5.9.1 图像测点规范 16
5.9.2 实时图像监控系统 16
5.9.3 图片监控系统(可选) 19
6 编制历史 21
附录A 22
附录B 23
前 言
为加强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控系统对维护工作的支撑能力,促进监控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制定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系列技术规范。规范明确了监控系统的功能定位和详细需求、组网方案和技术要求及接口要求。规范用于指导中国移动各省监控系统建设。规范共包括十个规范分册:<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CSC功能需求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LSC功能需求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系统总体技术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FSU技术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CSC技术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LSC技术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A接口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B接口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C接口规范>、<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D接口规范>
本规范是LSC功能需求规范,主要包括LSC功能概述和定位、告警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拓展功能、操作界面、安全管理、测点要求、图像监控等。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供各省在实施中参考。
本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何霞(文档内容解释人)、张潮、张方建、稽强、李健波、吴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LSC功能需求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1 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号
编号
名称
制定单位
1
YD/T 1363.1-
通信局(站)、电源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信息产业部
2
GF006-
中国移动通信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3 术语定义
Ø 监控对象(Object of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被监控的一台设备或多台设备的组合,例如一台空调或直流供电系统。
Ø 遥测
遥测是指经过对现场设备或环境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进行采集,来远程获取这些数据的过程。
Ø 遥信
遥信是指经过对现场设备或环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来远程获取相应的状态量的过程。
Ø 遥控
遥控是指监控系统对远端设备发出特定的指令,来使设备执行相应动作的过程。
Ø 遥调
遥调是指监控系统远程改变设备运行参数的过程。
Ø 告警响应时间 (Alarm Response Time)
监控对象发生告警到监控中心告警呈现的时间。
Ø 数据响应时间 (Data Response Time)
监控对象产生数据到监控中心数据呈现的时间。
Ø 控制执行响应时间 (Command Response Time)
监控中心发出控制命令到中心呈现命令执行结果的时间。
Ø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对动力环境设备及监控系统本身工作异常情况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功能。
Ø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建立、增加、删除和修改监控对象及监控系统本身的一系列功能。
Ø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建立、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人员使用权限,防止人员越权进行操作,防止干扰信号侵入,确保系统安全的一系列功能。
Ø FSU (Field Supervision Unit)
现场监控单元——面向直接的设备数据采集、处理的监控层次,能够包含采样、数据处理、数据中继等功能。
Ø LSC (Local Supervision Center)
区域监控中心——面向区域级的设备对象管理和表现的监控层次,连接区域内的FSU,在此层次对监控的基本功能进行表现。
Ø CSC (Central Supervision Center)
集中监控中心——面向多LSC管理的高级监控层次,经过开放的数据协议,连接下属的多个LSC对象。
4 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表2 缩略语表
缩略语
英文全称
中文解释
FSU
Field Supervision Unit
现场监控单元
LSC
Local Supervision Center
区域监控中心
CSC
Central Supervision Center
集中监控中心
5 功能定位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对动力设备、局房环境实施集中监控管理的系统,是对分布的动力设备、局房环境进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实时监视动力设备和局房环境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通知人员处理,从而实现移动通信机房的少人或无人职守;同时经过智能分析,判断设备潜在故障,为预防设备重大故障提供前期诊断的依据,提高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作为运行维护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多种数据接口,与其它网管系统互联互通,构成综合网管平台。
LSC是面向区域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动力设备维护管理及局房安全管理的支撑平台,主要用于动力设备告警处理、设备运行质量的统计分析,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参数,可远程控制设备进行相应动作,同时经过智能分析,判断设备潜在故障,为预防设备重大故障提供前期诊断的依据。
LSC经过B接口接收现场监控单元(FSU)采集送上来的监控对象的数据和告警信息,动态显示监视对象的当前状态及参数;经过B接口下行向现场监控单元(FSU)发送的设备控制、参数设置等命令,来实现对监控对象的控制及参数设置功能。
LSC经过C接口上行传送数据给集中监控中心(CSC),并接收集中监控中心(CSC)下行传送过来的控制命令、参数设置、数据查询、时钟校准等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经过B接口发送给现场监控单元(FSU)。
5.1 告警管理功能
5.1.1 告警分级定义
告警分成三级:
紧急告警:已经或即将危及设备及通信安全,必须立即处理的告警。
重要告警:可能影响设备及通信安全,需要安排时间处理的告警。
一般告警:表示系统中发生了不影响设备及通信安全但应注意的事件。
其中,紧急告警以红色标识,重要告警以橙色标识,一般告警以黄色标识。
5.1.2 告警预处理
告警过滤功能:系统能对不需要做出反应的告警进行相应的过滤,过滤条件能够根据局站、设备、监控信号量等由用户进行设置。
告警屏蔽功能:系统能自动屏蔽由其它告警引起的非主要告警的功能,只呈现主要告警;当局站或设备处于工程状态时,设定屏蔽后告警信息不上传;当多地点、多设备、多事件并发时,不应丢失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准确率必须为100%。。
告警延时设定功能:系统应具有当告警在延时的范围内消除时,将不上送告警,告警延时时间可由用户设定。
告警自动升级功能:系统应具有当告警产生后,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消除,能够设置升级到更高级的告警,如由一般告警升级到重要告警等,以便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
5.1.3 告警处理
告警优先呈现功能:无论监控系统业务台处于任何界面,当告警发生时均可及时自动提示告警,显示告警信息,并提供告警信息的打印功能。所有告警均能够设置为可视、可闻声光、语音告警等方式提醒或通知,对于不同级别的告警能够发出不同的提示声音。
告警确认功能:发生告警时,应由值班人员进行告警确认。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可根据设定条件经过电话、短信、语音等形式通知相关人员。
告警自动清除功能:告警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又自动恢复,系统应自动清除告警窗内的显示并保存告警记录。
告警统计分析功能:系统应能对各种历史告警按区域、局站类型、设备类型、信号类型、告警等级、发生时间、确认人员、确认时间等关键字段进行查询、统计和打印,同时能够查询与告警相关的遥测量及遥信量数据。
告警信息不能在任何地方经过监控系统进行更改或删除。
系统本身的故障应能自诊断并发出告警,能直观地显示故障内容。
5.2 配置管理功能
5.2.1 系统数据的配置
配置管理功能用于监控对象、监控系统自身的增加、修改和删除的管理。配置管理要求操作简单、方便、扩容性好;在增加新的配置数据或修改配置数据时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在线配置和修改功能:系统可在线配置系统经常需要更改的信息,如告警级别,告警门限,告警屏蔽及告警过滤条件等。告警产生条件、告警等级、告警门限值等可分别定义到每一个信号量。
批量配置和修改功能:系统可对一些相同的配置数据进行在线批量修改和配置。
远程管理功能:系统应具有远程操作功能,可在监控中心进行现场参数的配置及修改。
5.2.2 配置数据管理
所有在线修改配置的操作,必须有权限管理,系统必须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内容等信息。
5.2.3 配置数据实时同步
当在监控主机上或远程操作变更配置数据后,可设置为手工或自动把配置数据同步到LSC。
LSC上配置数据变更后,应在24小时内自动通知CSC,对变更的信息给出变更提示,并自动同步到CSC,在同步数据时应不影响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
5.2.4 配置数据的查询
提供方便、快捷的配置数据查询功能,能够按照区域(县市分公司或其它用户定义的区域)、局站类型、设备类型、信号类型、告警级别、配置数据变更时间等条件进行筛选、查询,并能以EXCEL表格形式导出。
5.3 统计分析功能
5.3.1 标准报表
系统能生成并输出告警记录报表、告警统计表、交接班日志、操作记录报表等用户已定义的标准报表;同时能够查询各类测点历史曲线,以及不同测点组合后的多条曲线,供用户进行分析比较。
历史数据的统计功能:系统能够根据片区、局站类型、设备类型、告警等级、时间段(周、月、季、年、任意时间段)等条件生成的告警统计报表、遥测量统计表。
操作记录统计功能:系统具有查询各种操作日志的功能并生成操作记录表输出。
电源系统负荷统计功能:系统能够提供电源系统负荷的历史报表功能,记录每天电源系统的实测值、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用户能够按周、月、季度输出重要机房电源系统的负荷统计报表。
实时动态报表功能:系统能够提供重要信号量的实时动态报表功能,实时反应用户重点关注的重要信息。
实时动态报表样表:局站停电汇总表、局站停电断站汇总表、油机发电状态表。详见附录A。
历史数据统计表样表:局站停电统计表、局站告警分类统计表、动环监控可用率统计表、动环监控中断统计表、动环监控工程屏蔽统计表、局站数量分类统计表。详见附录B。
5.3.2 自定义报表
系统应具有用户自定义报表的能力,用户能够读取到已采集的所有数据,经过不同的组合生成报表;也可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自由组合成用户需要的数据报表。
5.3.3 图表输出
系统对已保存的历史数据应具有多种输出方式,如表报、曲线、直方图、饼图等。
系统能把不同测点、不同时间段、不同的信号类型在同一张图或表上呈现,即同一图表上可同时呈现多个信号量,供用户进行分析比较。
5.4 数据库管理功能
告警数据、操作数据应能保存六个月以上,监测数据应能保存十二个月以上。
系统应能对数据库按一定周期进行自动备份。
系统应提供开放式数据库接口,采用标准的数据库,如Sybase,Oracle,SQL Server等。
系统应按数据库接口规范的要求提供相应数据,方便其它系统读取数据。
5.5 拓展功能(可选)
5.5.1 基站空调节能
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策略,自动控制空调;对于智能风机系统,当温度和湿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关闭所有空调,打开风机系统给通风降温。
5.5.2 基站安全防范管理
提供基站安防监控功能,实现空调室外机防盗监测、室外变压器防盗监测、基站安防告警联动等,可经过触发警灯、警铃、短信通知等方式输出。也可利用基站图像(片)监视作为安防的辅助监控方式。
5.5.3 基站电池管理
提供独立的蓄电池管理功能,包括均、浮充状态实时监测,蓄电池后备放电时间实时估算,落后电池判断,充放电数据查询,单体电压历史统计,人工远程放电测试功能等。
5.5.4 基站移动油机调度
根据基站市电停电情况以及蓄电池的后备时间,实现基站移动油机的自动调度。
5.5.5 门禁应用
提供基站门禁监控功能,包括基站门开关状态实时监控,合法开门统计,非法闯入监测,基站安防告警联动,包括触发警灯、警铃、短信通知,以及门禁卡权限管理和统计功能。提供门禁卡授权功能,实现批量导入和导出,提供门禁卡查询以及结果导出保存功能。
门禁系统在合法卡刷卡开门和按钮出门时,不需要告警,只保存刷卡记录;在其它方式开门时,产生非法开门告警。
5.5.6 远程抄表管理
提供基站智能电表远程抄表功能,定期统计基站用电量,根据用电量指导基站电源、电池组等动力设备的扩容、升级,以及电费管理。
5.6 操作界面
5.6.1 人机界面
监控系统软件必须提供与Window类似显示方式的GUI中文界面,且有详细的中文在线帮助。
监控系统软件操作应按用户关心的层次显示,具有简单、方便,尽可能适应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的使用习惯。
系统宜按维护、管理等用户分层次提供不同信息的用户界面。
系统应提供详细的在线帮助。
系统宜提供用户自定义组态界面,能够按用户指定的方式显示用户关心的信息,能够根据被监控设备与环境的实际状况与维护管理架构,分层、分级、分类呈现监控信息;系统应提供必要的组态元件库,包括通用元件、各类设备信号样板、通用的界面模板和常见词汇等,并可灵活编辑各种库的内容;提供全屏幕编辑功能,能以所提供的各种库为基础,组合、编辑和配置用户界面;系统应具备批量配置功能,具备配置信息的批量倒入/导出功能;系统组态应能在线完成,所配置的内容能方便地存储和调用。
系统应提供电子矢量地图供用户了解整网基站或局点的运行情况,并按用户提供的信息要求,分层次显示设备的运行信息。
5.7 安全管理
5.7.1 应用安全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不同的操作人员(系统管理员、操作管理员、一般操作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能够定期自动提示用户进行密码更改,以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监控系统应保存设备操作记录信息,设备操作记录包括操作人员工号、被操作设备名称、操作内容、操作时间等。
系统提供登录用户的管理功能,包括增加、删除、修改、级别定义和密码修改等。密码应采用暗码,定期提示修改,超期禁用。
监控系统应有操作人员登录及退出时间记录。
监控系统应据有容错能力,对于外界的各种干扰,监控系统不产生误告警、混乱甚至死机,不因用户误操作等原因使系统出错、退出或死机。
监控系统应具有对本身硬件故障(监控主机、服务器等)、监控系统通信故障(FSU与LSC间、LSC与CSC间)、软件运行故障等自诊断功能,并给出告警提示。
系统应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
系统应具有双备份机制,主机采用两硬盘轮流使用,轮流备份数据,当系统出错或数据混乱时,能够恢复数据,使系统重新运行。
5.7.2 系统安全
监控系统如果与其它网络共网的,建议采用一定程度的隔离措施,如应用专线、划分VLAN、VPN或者其它手段保障业务数据的安全。
应在监控系统所在的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补丁更新服务,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防止病毒或非法入侵者经过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感染或攻击。
应在监控系统所在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及杀毒引擎。
5.8 测点要求
5.8.1 综合机房
5.8.1.1 综合机房智能设备测点
下表中的智能设备测点为基本测点。
序号
设备大类
设备子类
类型
测点
1
高压设备(可选)
进线柜
遥测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峰电度、谷电度、平电度
遥信
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失压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
出线柜
遥信
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失压跳闸告警
母联柜
遥信
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
计量柜
遥测
有功电度、无功电度
直流操作电源柜
遥测
贮能电压、控制电压、浮充电压、电池电压、充电电流
遥信
开关状态、操作柜充电机故障告警
变压器
遥测
温度
2
低压配电设备
ATS
遥信
自动转换开关状态
进线柜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电度
遥信
开关状态、市电状态
遥控
开关分合闸(可选)
主要配电柜(可选)
遥信
开关状态
遥控
开关分合闸
稳压器(可选)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
遥信
稳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工作/旁路)、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过流、输入缺相
遥调
输出电压
3
柴油发电机组
遥测
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水温(水冷)、润滑油油压、润滑油油温、启动电池电压、输出功率、液(油)位
遥信
高温(水/油)、低油压、超速告警、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主备用机组、启动失败、过载、紧急停车、市电故障、充电器故障(可选)
遥控
开/关机、紧急停车、选择主备用机组(可选)
遥调
输出电压、频率
4
燃气发电机组
遥测
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排气温度、进气温度、润滑油油压、润滑油油温、启动电池电压、输出功率
遥信
排气温度高、超速告警、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主备用机组、启动失败、过载、紧急停车、市电故障、充电器故障(可选)
遥控
开/关机,紧急停车,选择主备用机组(可选)
遥调
输出电压、频率
5
不间断电源(UPS)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输入频率、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温度、电池组电压、蓄电池单体电压(可选)、蓄电池电流(可选)、标示蓄电池温度(可选)
遥信
同步/不同步状态、UPS/旁路供电、市电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旁路故障、蓄电池分断器状态、风扇故障、逆变工作状态
6
逆变器
遥测
直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入电流、交流输出电压、交流输出电流、输出频率
遥信
输出过压/欠压,输出过流,输出频率过高/过低
7
直流-直流变换器
遥测
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遥信
输出过压/欠压,输出过流
8
整流配电设备
交流屏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入频率
遥信
故障告警、开关状态
整流器
遥测
输出系统电压、输出系统电流、模块电流
遥信
模块单体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模块单体故障/正常;系统状态(均/浮充/测试)、系统故障/正常、监控模块故障、监控通信中断
遥调
均充/浮充电压设置、限流设置
遥控
模块开/关机、均/浮充、电池管理
直流屏
遥测
直流输出电压、总负载电流、主要分路电流、蓄电池充/放电电流
遥信
直流输出电压过压/欠压、蓄电池熔丝状态、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
9
普通空调设备
遥测
温度、工作电流
遥信
空调工作状态、工作模式(通风/制冷/加热/除湿)
遥调
温度设置
遥控
空调开/关机
10
专用空调设备
遥测
空调压缩机工作电压、工作电流、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压缩机吸气压力(可选)、压缩机排气压力(可选)、压缩机累计工作时间
遥信
空调开/关机状态、过滤器正常/堵塞、风机状态(运行/未运行、正常/故障)、压缩机状态(运行/未运行、正常/故障、除湿/加湿、制冷/加热)
遥调
回风温度、回风湿度、温度设置、湿度设置
遥控
空调开/关机、工作模式通风/制冷/加热/除湿转换控制
11
智能热交换设备
遥测
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湿度
遥信
风门状态、风机状态、开关机状态
遥控
开/关机控制
5.8.1.2 综合机房非智能设备测点
序号
设备大类
设备子类
类型
测点
1
低压配电设备
进线柜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电度
遥信
开关状态
主要配电柜(可选)
遥信
开关状态
稳压器(可选)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
遥信
稳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工作/旁路)
2
蓄电池组
遥测
蓄电池组总电压、蓄电池单体电压、标示电池温度、充/放电电流(可选)
3
普通空调设备
遥测
空调工作电流
遥信
空调工作状态
遥控
空调开/关机
5.8.1.3 综合机房环境量测点
序号
设备类
类型
测点
1
环境
遥测
温度、湿度
遥信
烟感、水浸、门磁、红外(可选)、玻璃破碎(可选)、防盗告警(可选)
遥控
智能门禁、照明灯控(可选)
5.8.2 基站监控测点
下表中的智能设备测点为基本测点,智能设备应提供不少于下表中的测点。
序号
设备大类
设备子类
类型
测点
1
低压配电设备
进线柜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电度(可选)
遥信
开关状态、市电状态、油机发电状态
遥控
开关分合闸(可选)
稳压器(可选)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
遥信
稳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工作/旁路)
遥调
输出电压
2
柴油发电机组(可选)
遥测
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转速、水温(水冷)、润滑油油压、润滑油油温、启动电池电压、输出功率、液(油)位
遥信
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主备用机组、自动转换开关(ATS)状态、皮带断裂(风冷)、启动失败、过载、紧急停车、市电故障、充电器故障(可选)
遥控
开/关机、紧急停车、选择主备用机组
遥调
输出电压、频率
3
不间断电源(UPS)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蓄电池组电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
遥信
故障告警
4
逆变器(可选)
遥测
直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入电流、交流输出电压、交流输出电流、输出频率
5
直流-直流变换器(可选)
遥测
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6
整流配电设备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入频率、输出总线电压、模块单体输出电流、总负载电流、蓄电池电流、主要分路电流(可选)
遥信
模块单体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模块单体故障/正常;系统状态(均/浮充/测试)、系统故障/正常、一次下电开关状态、监控模块故障、主要分路熔丝/开关故障
遥调
均充/浮充电压设置、限流设置
遥控
模块开/关机、均/浮充、电池管理
7
太阳能供电设备
遥测
方阵输出电压、电流
遥信
方阵工作状态(投入/撤出)
遥控
方阵(投入/撤出)
8
风力发电设备
遥测
三相/直流输出电压、三相/直流输出电流、温度、湿度
遥信
工作状态
9
普通空调设备
遥测
温度
遥信
空调工作状态、工作模式(通风/制冷/加热/除湿)
遥调
温度设置
遥控
空调开/关机
10
智能热交换设备
遥测
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湿度
遥信
风门状态、风机状态、开关机状态
遥控
开/机控制
5.8.2.1 基站非智能设备测点
序号
设备大类
设备子类
类型
测点
1
低压配电设备
进线柜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功率因数(可选)、频率(可选)、有功功率、电度
遥信
开关状态、市电状态、油机工作状态(运行/停机)
稳压器(可选)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三相输入电流、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
遥信
稳压器工作状态(正常/故障、工作/旁路)
2
油机(可选)
遥信
工作状态(运行/停机)
遥测
蓄电池电压
3
逆变器(可选)
遥测
直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入电流、交流输出电压、交流输出电流、输出频率
4
直流-直流变换器(可选)
遥测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5
蓄电池组
遥测
蓄电池组总电压、蓄电池单体电压(可选)、标示电池温度(可选)
6
太阳能供电设备
遥测
方阵输出电压、电流
遥信
方阵工作状态
7
风力发电设备
遥测
三相/直流输出电压、三相/直流输出电流
遥信
工作状态
8
普通空调设备
遥测
空调工作电流(可选)
遥信
空调工作状态
遥控
空调开/关机
5.8.2.2 基站环境量测点
序号
设备类
类型
测点
1
环境
遥测
温度、湿度
遥信
烟感、水浸、门磁、红外(可选)、玻璃破碎(可选)、防盗告警(可选)
遥控
智能门禁、照明灯控(可选)
5.9 图像监控系统
5.9.1 图像测点规范
综合机房必须建设实时图像监控系统;
对于节点站和基站可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实时图像监控系统或图片监控系统。
5.9.2 实时图像监控系统
5.9.2.1 功能要求
5.9.2.1.1 实时图像浏览
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的所有图像信息,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实时显示、监控、存储等功能。
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一通信局多路(1、4、6、9、10、16)实时图像信息,并能实现一机同屏同时监视(即画面分割监视);也可根据实际传输带宽同时实时监视多个通信局(站)(1、4、6、9,10、16);根据实际需求,办公网或网管系统的授权用户中的多台终端能够同时监控任一通信局(站);以上方式可混合应用。
可实现轮巡方式,即系统应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通信局(站)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能够任意设定,包括不同通信局(站)的图像、同一通信局(站)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CSC与LSC可分别设定轮巡对象,CSC与LSC的轮巡级别在CSC设定,高级别优先于低级别。
实现多级电子地图显示,第一级为整个系统图,能够方便查找到需要的局(站),点击某局(站)图标进入第二级该通信局的具体设备分布图,包括所有的摄像机、报警器等的分布。报警发生时,报警地点以醒目的标记闪烁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判断报警类型和地点;
电子地图显示设备分布和布防、撤防、报警状态。
在监控中心可下发指令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按需抓拍、存储、显示等功能。
5.9.2.1.2 语音对讲(可选)
可实现监控中心与各被监控点之间的双向语音通信。
具备监控中心的语音广播功能。
5.9.2.1.3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监控设备(包括云台、镜头和灯光等),包括云台转动,聚焦、变焦、调光圈,设置预置位等动作。
监控中心可对区域监控中心本身的图像设备进行控制,如画面分割器、视频矩阵、编解码器等进行切换、巡显。
远程通信局(站)现场照明控制,实现全天候监视。
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控制,能够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能够经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控制。
高优先级的用户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用户控制权的等级也可设定。
5.9.2.1.4 告警联动
根据告警信号(烟感、高温、红外、门磁等)位置切换指定摄像头画面,操作指定设备(照明、警铃等),并自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设),实现告警联动;联动时,需根据告警级别按下面原则进行切换控制:级别高的先切换,级别相同的,以后来的告警进行切换,对预置功能的摄像机,能够切换到指定的预置位上。
当告警产生时,应保证对所有告警同时录像,且告警录像不会丢失,可按告警级别设置录像策略。
具备在告警发生时保存告警前5秒时间的告警录像信息(警前录像)。
5.9.2.1.5 图像管理
监控中心可显示、存储、检索、回放各通信局站的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
监控端局具备告警录像的存储能力,保证在网络中断的情况下不丢失告警的录像信息。
监控中心可远程回放站端的任一摄像头的历史图像(时间可设)及告警录像;回放方式有逐帧、慢放、常速、快速等多种方式。
监控中心可远程控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实现手动录像、定时录像、告警触发录像、移动侦测录像、全天候录像,并可在系统内保存3个月以上的录像信息。
使用系统服务器,作为告警联动录像和日常选择录像的载体;同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应具备告警录像存储功能。
图像回放方式有慢放、常速、快速等多种方式。
能够将任意一副回放图像存放成JPEG或BMP格式的图片,供数据交换使用。
5.9.2.1.6 安全管理
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应进行权限验证。
应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
系统保存的所有重要数据,包括历史图像、历史图片、用户信息、告警信息、操作纪录等,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5.9.2.1.7 系统管理
图像系统组网方案支持隔离端局视频网络和监控中心网络的能力,避免大量的视频数据对监控中心网络的冲击。
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和崩溃。
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
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系统应具有对站端设备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启动的能力。
提供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
应自动生成系统运行日志,可查询和打印输出。
5.9.2.1.8 网络浏览
在用WEB浏览器浏览站端的图像服务器时,登录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安全性。
系统需提供图像的WEB服务。
可经过标准WEB浏览器经过网络浏览系统实时和历史图像,也可采用系统提供的客户端浏览软件实现此项功能;浏览历史图像数据时,能够根据时间、事件等信息分类进行检索。
在WEB浏览方式下,能控制摄象机和云台等控制对象,并实时监控多个通信局的图像。
系统可使用网上办公电脑作为分控工作站(配适当软件)。
5.9.2.2 性能指标要求
5.9.2.2.1 基本要求
图像不应受外界影响导致图像彩色失真、图像漂移。
5.9.2.2.2 编解码算法
图像监控系统应采用低码率、高压缩比、符合远程实时图像监控需求的国际领先的标准编解码算法进行视频流压缩和图像存储记录。
5.9.2.2.3 图像分辨率
图像监控系统应提供多种可选的分辨率,以适应不同的带宽要求。建议1.2Mbit/s的传输速率支持4CIF分辨率,512kbit/s支持CIF分辨率,帧率不小于25帧/秒。
5.9.2.2.4 传输带宽
可根据实际需要在512kbit/s~2Mbit/s之间调节。
5.9.3 图片监控系统(可选)
5.9.3.1 功能要求
5.9.3.1.1 图片监控
图片浏览:在监控中心可经过业务台查看各通信局(站)的图片信息,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片的实时显示、监控、存储等功能;
多画面浏览:可在业务台上同时显示多个局站的图片信息(1、4、9、16画面);
轮巡方式:即系统应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通信局(站)的监控点进行图片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能够任意设定。
5.9.3.1.2 远程控制
对于带云台的摄像头可远程控制云台转动;
可远程控制通信局(站)现场照明,实现全天候监视;
在监控中心可下发指令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片的按需抓拍、存储、显示等功能。
5.9.3.1.3 告警管理
前端设备应具有DI和DO接口,当DI告警产生时,联动DO输出控制灯光开启,同时主动上报图片信息;
告警信息均应自动保存,提供告警和打印输出。
5.9.3.1.4 图片管理
监控中心可显示、存储、检索、回放各通信局站的图片信息;
前端设备应具有图片存储能力;
5.9.3.1.5 安全管理
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应进行权限验证;
应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
系统保存的所有重要数据,包括历史图片、用户信息、告警信息、操作纪录等,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5.9.3.1.6 系统管理
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和崩溃;
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
对操作人员设置权限管理;
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系统应具有对站端设备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启动的能力;
提供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
应自动生成系统运行日志,可查询和打印输出。
5.9.3.2 性能指标要求
5.9.3.2.1 图片分辨率
图片分辨率应可根据给定的传输通道速率可设,一般可分为为320×240和640×480两级。
5.9.3.2.2 图片帧频
图片帧频可根据传输通道速率调整,一般在0.5~15帧/s之间。
5.9.3.2.3 前端存储能力
前端设备应具备图片存储功能,至少保存100张以上的历史图片(640×480分辨率)。当图片存储满时,可选择停止存储或覆盖模式。
6 编制历史
版本号
更新时间
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1.1.0
.05.10
1.1.0版本
附录A
实时表一:
市电停电局站明细表
业务台名称:
单位:分钟
序号
分公司
区域
局站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