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40245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材料用典】至人之用心若镜 【例文】至人之用心若镜,心不正必行不端。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党员干部当常常自省看清自我、克己驾驭欲望、存养培育德行,多一分冷静与警觉、少一些浮躁与盲动,心不为欲所动、行不为欲所控,真正做到鉴明则尘垢不止。(中国纪检监察报《鉴明则尘垢不止》) 【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应帝王》,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释义】意思是,那种具有极高道德和智慧的人,他的内心好象镜子一样,照过的不去送,未照的不去迎,现在照的也不留痕迹。所以能够经得起考验而不受损伤。 【赏析】古人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政做人,难免有闪失、有差错,但要成长进步,离不开长期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完善。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北宋有一个名叫赵概的官员,在自己案头摆放了一个瓶子和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以此来检验自己一天的进步与过失。刚开始黑豆较多,但他时时自省、改过自新,结果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最终赵概以德高而闻名于世。自省是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升华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投豆自省”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正视自我的勇气。有了过错,能够及时发现并时刻警醒,不断改正,过错就会越来越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能够认识错误、直面错误、改正错误,持续不断地自我保洁,是共产党人的优势所在,也是共产党始终能顺应民心、赢得民意的关键。有一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化名李敏然,在给基层讲党史时,深刻剖析“立三路线”的成因及教训,现场有人问:“你怎么知道当时犯错误人的心理?”他的回答令全场十分惊讶:“我就是李立三。”尽管“立三路线”只推行了三个月,他却做了三十多年的自我批评。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勤于自警自省、自我锤炼,时常擦拭心灵之窗,时刻筑牢心灵堤坝,不断检视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警示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自省自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拿出正视自我的勇气、下定刀口向内的决心,勇于揭短亮丑,敢于认错纠错。 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