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材料用典】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例文】善画“眼睛”,抓住主要矛盾,功夫要下在平时。“点睛”之前,人物形象已具备了完整轮廓,善画“眼睛”更需前期不懈的积累,如此才能在关键时刻厚积薄发。“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北宋文学家苏洵在发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后,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选择闭门苦读,不断磨练技艺,最终在机遇来临时施以点睛之笔,实现人生华丽的转身。(中国纪检监察报善画“眼睛”)【典故】出自宋代苏洵心术,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释义】意思是,只有深怀技艺与才干而又自爱的人
2、才能无敌于天下。【赏析】古人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厚积薄发、水滴石穿的坚韧不拔,推崇闻鸡起舞、苦练三九的量质互变,这不仅体现了东方文明的博大内敛,也折射出历史进步的科学规律。成功之路是一条艰辛之路,更是一条曲折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靠有侥幸心理获得胜利,必须能够脚踏实地,努力前行,不断在提高自我中超越自我。中国人历来推崇立志,苏轼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朱熹称“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王阳明则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树立崇高志向,是一个人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奠基石”。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终日浑浑噩噩,最终难免一事无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每天进步一点点”自勉,不断厚积底蕴,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可能。“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忍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孤独,“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了原子弹的奥秘。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敢于自我加压,苦练内功、积蓄力量、不断突破,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新贡献。【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动员部署类讲话,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专业思维,坚持实干实效,在厚积薄发中提高能力本领。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