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卷.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39855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 历 史 命题: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 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 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2 3 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掘,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磁山、裴李岗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农 业遗迹、遗物,碳14测定数据表 明这些遗址的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一前5000 年前期。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耐旱的粟类作物已被栽培 B. 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C.社会不平等现象开始出现 D. 龙山文化占主导地位 2 .秦代法律规定,父母具有杀、刑其子的权利,而子因受父母杀、刑而状告官 府,官府不予受理,如果子坚持诉 讼,则子有罪。即父母对子(女)有人身伤害 的权利,但子女如果因此诉讼父母,便有了“不孝”之罪。上述 规定表明秦代 A. 实行严刑峻法 B.认同儒家道德价值取向 C. 推崇外儒内法 D.运用家庭观念教化民众 3 .有学者指出:“中国思想史上第二次大‘突破’发生在汉末,一直延续到魏晋南 北朝。士的个体自觉……超 越于群体分化之外。个体自觉即发现自己具有独立 精神与自由意志,并且充分发挥个性,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促成这一“突破” 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文化的社会影响 B.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C.皇权统治的相对弱化 D.社会流动的日益频繁 4 .宋真宗时,委任专职“奏事”的谏官、御史各6名。仁宗时,正式设“言事御史” 。 神宗时,另设3名御史专管 言事。哲宗初年,设监察御史4名,兼职言事。钦 宗后,御史的职能得到肯定,即“不止按察,又许言事”。这表明当时 A. 御史的职能向谏官靠拢 B.监察事务日益繁杂 C.谏官的职能向御史靠拢 D.监察官员相互制约 5 .据范楷《汉口丛谈》载,汉口“肇于有明中叶,盛于启、祯之际”,“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槎商典库,咸数十处,千樯万舶之所归,货宝奇珍之所聚,洵为 九州名镇”。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 A. 得益于抑商政策的松弛 B.动摇了小农经济统治地位 C. 有利于航海技术的提升 D.体现了商品货币发达 6 .19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丝、茶两大项货物的出口总值还足以抵销外国输入 的棉制品总值而有余。但到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棉制品进口值突增,已经 超过丝的出口值。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超过茶的出 A. 出口货物种类增多 B.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C.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D. 民族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7 .清末民初,“湖南诸绅现已设立宝善公司,集有多股,筹议各种机器制造土货 之法,规模颇盛”。在近代燃料开采、金属采冶和纺纱业中,绅士投资创办者占 有相当的比例,数据如下表所示。这说明 投资创办者的身份 产业 商办企业 绅士及 绅士家 庭 商人 其他 不明者 买办 纺纱 18 11 1 2 3 金属冶 1 0 2 2 3 1 1 5 9 燃料开采 25 12 A. 社会流动促使近代商办企业产生 B.传统绅士阶层开始发生分化 C.湖南传统绅士阶层逐渐发展壮大 D.传统社会价值取向发生转移 8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只承认“工人、农民、 红军士兵及一切劳动民众和 他们的家属”可以享有政治上的自由权利,对一切“ 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 人的人和反革命分 子”,则只能采取阶级专政的办法,不给他们任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 A. 有利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B.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意在强调国共政权根本对立 .毛泽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和建设性的革命与建 国理论,如《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理论著作 这些理论著作的发表意在 D. 体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要求 9 。 A.指引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B.提供建国的理论基础 C.构建国家政权的基本框架 D.着手建国的准备工作 1 0.下表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移动电话、家用 电脑的数量及其相比于2002年的增长倍数情况统计表。该表可以用于说明 每百户拥有量 类 别 增长倍数 23.4倍 2.4倍 家用汽车 移动电话 家用电脑 21.5辆 212.6部 87.0台 3.2倍 A. 城镇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 B.中国制造业全球影响力增强 D.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加深 C.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 1.古代西亚腓 尼基人不仅同以色列人有着活跃的贸易关系,还曾利用以色列 人在红海的艾吉昂—格伯文港前往奥菲尔(埃塞俄比亚)探险,并从那里带回檀 香木、宝石、象牙、猿猴、孔雀以及金、银等。他们曾乘船到过英吉利和爱尔 兰。埃及法老尼科曾利用腓尼基人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这说明腓尼基人 A. 揭开了全球文明交流的序幕 B.建立了世界性的大帝国 C. 扩大了人类文明交往的范围 D.促进了商品世界性流动 1 2.12世纪时,西欧封建主或领主已经开始赋予商人们部分特权:免付一些费用、 行动上的自由、免费过路 (过桥费和“过堡费”)、拥有城镇财产而无须履行封建 主或领主的职责,以及自治的自由。这些举措 A.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 C. 反映了王权削弱的趋势 D.强化了领主控制城市的能力 1 3.有学者指出:“十四世纪欧洲人之应用罗盘针于航海,此事对于人类史而言 的新异程度远不如其对于欧洲史而言的新异程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罗盘针应用于航海的新异程度很低 B.新异性是相对于特殊的历史范围而定 C. 新异性随着历史研究的进步而改变 D.新异性是判断史事重要性的唯一标准 1 4.19世纪末,德国掀起了电气化高潮,形成通用电气公司和西门子电气公司两 大电气集团,使以发电、配电 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变压器、 电线、电缆等电气设备的工业迅速发展。上述现象 A. 有利于德国统一国内市场形成 B. 增强了德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力量 C.得益于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体现了德国工业化的渐进式发展 1 5.1921年,苏俄决定以租让制等形式吸引外国资本。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国际 收割机、通用电气和杜邦公司等通过苏俄驻美国的商务机构,都与苏俄签订了 贸易或技术协定。1925年,福特公司生产的拖拉机有1/3出口到苏联。到1927年 , 苏联农 民使用的拖拉机,有85 %是福特公司生产的。这表明 A. 外交关系建立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B. 国际格局变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C.国际合作加强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D.经济政策调整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1 6.1983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七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并发表了政治宣 言、、其内容如下图所示。 据此推知,不结盟运动 A.使国际合作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B.促进了两大阵营的逐步分化 C. 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D.成为国际舞台重要政治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唐一代约有350余州,1500余县,州县制趋于正常。宋代疆域远较唐代 为小,但府州军监也有 300余个,辖1200多个县级政区。唐代疆土与汉代大体 相近,但唐代州的幅员仅汉郡的1/3,宋代疆土小于 唐代,却仍有300余州,可 见州的幅员更小了。据《宋史 ·地理志》记载,有将近1/10的领县政区只领一 县。 然而面对这样庞大的府州,中央实际上是无法直接统治的,但又不愿意在 府州上再加一级行政机构,怕地方 扩大权限与中央抗衡。于是就设计了一种 监司机构,每一机构专司一样事务,直属中央,务司其职,互相牵 制,于是就 产生了道路制度。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根据自然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个自然区域:关内、 河南、河北、河东、陇右、山 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称为十道。733 年(唐开元二十一年)分为15道,即将关内道分出首都长安附近 地区为京畿道, 河南道分出陪都洛阳附近地区为都畿道,又分山南为东西两道,江南为东西两 道,另分设黔中 道。唐宋时代政区分布的地理格局已与汉晋时不同,以秦岭淮 河为界,汉代14州部是北10南4,西晋19州 是北12南7;而唐15道则是北7南8,宋 代23路(不含京畿路)则为北8南15,如图所示。 — —摘编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道路制度产生的原因。(6分) (2)根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政区分布地理格局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8分 ) 1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 讨论土改的政策方法等问题,以指导全国的土改工作。9月13日,全国土地会议 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因为“多数意见赞成彻底平分”,故大纲以彻底平分土 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 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10月10 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 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办法简 单,群众拥护”,但在实践中势必侵犯中农利益。 — —摘编自汪朝光主编《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材料二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从国家层面规定了 土改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新解放区开始有步骤、分阶段地开 展土地改革。到1952年9月,全国约有3亿农业 人口的地区,在三年之中完成了 土地改革,加上三年以前业已完成土地改革的老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地区 的 农业人口已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 —摘编自张建《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的背 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其共同影响。(8分) 1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 材料 13世纪西欧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尤其是有组织的市场和商品经济的扩 张,对公共部门提出 了革命性的要求,民族国家初具雏形。14世纪中期以来的 “ 黑死病”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尤其 是长距离贸易的发展,商 人们急需公共权力来保护他们的产权和利益,并在大范围内维持社会稳定与秩序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民族国家的产生。当时的国王面对商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 也认识到扩大政府规模的必 要。因此,在十四五世纪的漫长岁月中,通过联合、 吞并和征服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由于民族国家形成的 过程中充满了战争,加 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君主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增加岁入来源。增加的岁入主要来 自商 人,所以,欧洲君主新权力的获得,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同新兴商人阶层的 非正式联盟。 民族国家举国一致发展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使商业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高度,甚至关系着国家 的兴衰。17世纪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强盛与意大 利的分裂和落后就是对比鲜明的例子。……地理大发现 作为当时的冒险、探险 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在当时,只有民族国家才能提供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 力来支持这项冒险、探险活动。“早期探险者虽然绝大多数是意大利航 海冒险家,但他们的资助者都是新兴 的民族君主国,而不是他们的家乡、微不 足道的城邦,这一点绝非偶然。” —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和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影 响。(8分) 2 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途程中,都经常出现这样一种 矛盾运动:一方面它要维 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 它又需要吸收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自己。这种矛盾运 动,文化学上称之为“认 同”与“适应”。 —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主题,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 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