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昆明市第一中学 2025 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11
B
12
C
13
D
14
B
A
D
A
B
C
D
C
B
D
1.【答案】A
【
解析】制作鸡形陶壶的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牛虎铜案、滇王金印和宋代大理国银鎏金镶珠
金翅鸟的主要材料为金属材料,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解析】草木灰(含碳酸钾)水解呈碱性,硫酸铵水解呈酸性,若二者混合,互相促进水解并产生氨气,
2
【
降低肥效,A 项无误;用铝粉、氧化铁的铝热反应在野外焊接铁轨,B 项无误;硅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氢氟酸能与硅发生反应而蚀刻硅芯片,C 项无误;甲苯酚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但甲苯酚无强
氧化性,D 项符合题意。
3
.【答案】A
【解析】配制溶液时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 1~2cm 时,改用胶头滴
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眼睛、刻度线和凹液面在一条直线,A 项正确;KMnO4 溶液会
腐蚀乳胶管,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 项错误;熔化的 NaOH 会腐蚀瓷坩埚,C 项错误;灼烧铜丝,火焰
呈绿色,干扰氯化钠的焰色试验,应选择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做焰色试验,D 项错误。
4
.【答案】B
-
【
解析】n(NF )=71 g÷71 g/mol=1 mol,依题意:3F ~NF +3HF~6e
3
2
3
A.没有指明标准状况,3 mol F2 的体积不一定是 67.2 L,A 项错误;
B.生成 1 mol NF ,转移电子数目为 6 N ,B 项正确;
3
A
C.还原产物有 NF 和 HF,分子数目共有 4 N (其中 1 N 的 NF 同时是氧化产物),C 项错误;
3
A
A
3
-
D.HF 是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 F 离子数目小于 3 N ,D 项错误。
A
5
.【答案】C
解析】
A.分子式为 C H N O ,A 项无误;
【
5
8
2
5
B.三七素看作是丙氨酸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NHCOCOOH 取代的产物,B 项无误;
C.羧基和酰胺基在镍催化下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项符合题意;
D.如图所示,1 、2、3 处的原子在同一平面,1、3、6 处的原子在同
一平面,1 、2、4、5 处的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因单键可以旋转,所
以分子中碳原子可能全部处于同一平面,即编号 1~6 的碳、氮原子可
呈锯齿状位于同一平面,D 项正确。
O
O
1
6
.【答案】D
解析】Al 是活泼金属,通常不能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铝,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故 D 项
符合题意。
【
7
.【答案】C
2
+
6
2+
【
解析】Fe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 ,A 项错误;电负性:O>S>H>Fe,B 项错误;1 个[Fe(H O) ] 离子
2
6
2
4
-
中,含 6 个 O—Fe 配位键和 12 个 O—H 键,共有 18 个 σ 键,C 项正确;SO 与水分子间形成了 O—H‧‧‧O
氢键,氢键不属于化学键,D 项错误。
.【答案】B
解析】
A.步骤①中的硫酸只表现酸性,A 项错误;
B.步骤②生成 Cu(OH) 沉淀,步骤③中 Cu(OH) 溶解于氨水生成[Cu(NH ) ]2+,步骤④生成 CuS 沉淀,步骤
8
【
2
2
3
4
⑤
中CuS 被稀硝酸溶解,所以②③④⑤的反应都与沉淀的溶解平衡有关,B 项正确;
C.步骤③中氨水与 Cu(OH)2 反应,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C 项错误;
D.步骤⑥中阴极反应为 Cu2+ + 2e− = Cu,D 项错误。
9
.【答案】D
【解析】
A.AlF 熔点为 1040℃, 是离子晶体,AlCl 178℃升华,是分子晶体,A 项无误;
3
3
B.r(Cl)<r(I),则 H-Cl 的键长小于 H-I 的键长,则 H-Cl 的键能大于 H-I 的键能,所以 HCl 热稳定性高于
HI,B 项无误;
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 SO 是极性分子,CO 是非极性分子,而 H O 是极性分子,
2
2
2
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性大于能溶于水的二氧化碳,C 项无误;
D.某“杯酚”能与 C 形成超分子,与 C 则不能,是因为该杯酚的空腔与 C 分子的大小适配,可借助分
6
0
70
60
子间作用力把 C 装入其空腔而不能装下 C ,D 项错误。
6
0
70
1
0.【答案】A
解析】
A.氢氧化铁溶解于氢碘酸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Fe(OH) + 6H +2I =2Fe +6H O + I ,A 项正确;
【
+
-
2+
3
2
2
B.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生成硝酸和 NO,B 项错误;
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 生成 Ca(HCO ) ,C 项错误;
2
3
2
D.NaHSO 溶液中滴加 Ba(OH) 溶液至 SO 恰好沉淀完全,即 NaHSOR R与物质的量相等的 Ba(OH)R2R反应,离
4
2
-
4
2
4
子方程式为 H++SO -+Ba2++OH-= BaSOR4R↓+HR2RO,D 项错误。
2
4
11.【答案】B
【
解析】Z 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判断为 IVA 族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
内层电子数的 3 倍,可推断为 O。X、Y、Z 三种元素位于同周期,且 X+Y+2Z 的质子数为 100-6×8=52,
平均值为 13,为第三周期元素,可确定 Z 为 Si,X、Y 的化合价之和为 4,分别为+1、+3 价,可确定 XYZ2W6
2
-
---
为 NaAlSi O (书写复杂硅酸盐的化学式时,金属元素一般按活泼性顺序书写,AlNaSi O 不符合书写顺
2
6
2
6
序),故 X 为 Na,Y 为 Al。
A.非金属性:W(O)>Z(Si) ,A 项无误;
B.原子半径:Y(Al)<X(Na),B 项符合题意;
C.W 的单质有 O 和 O ,存在同素异形体,C 项无误;
2
3
D.第一电离能:I (Na)<I (Al)<I (Mg),D 项无误。
1
1
1
12.【答案】C
【解析】
A.向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存在 I ;向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AgNO 溶
3
2
3
3
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存在 I- ;即 I2 、I-和 I-3 共存,则 KIR3R溶液中存在 I3
-
IR2R+I-平衡,A 项无误;
B.用 pH 计分别测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O、CHR RCOONa 溶液的 pH,CHR RCOONa 的 pH 小于 NaClO,
3
3
则 NaClO 水解程度更大,HClO 酸性更弱,B 项无误;
C.取适量 HR2ROR2R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MnO ,产生氧气,MnOR2R作催化剂,C 项符合题意;
R
2
R
D.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密闭装置中压强降低,D 项无误。
3.【答案】D
解析】该分离装置本质上是氢氧燃料电池,A 侧氧气被还原:O + 4e + 2H O + 4CO =4HCO ,生成的
1
−
-
3
【
2
2
2
−
-
HCO-3 穿过复合膜参与 B 侧氢气的氧化反应:H -2e + 2HCO =2H O+2CO ,A、B 项无误;加入碳纳米
2
3
2
2
管可使复合膜具有电子传输能力,使 B 侧氢气失去的电子通过膜传输到 A 侧,C 项无误;该装置的电子和
阴离子迁移均通过复合膜进行,不能对外供电,但总反应 2H +O =2H O 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氢
2
2
2
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外加电源,D 项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K =c(N H2
+
)·c(OH-)/c(N H+)
,当
c(N H2+ )=c(N H+)
时,
K =c(OH
-)=10−pOH,由图中两者的交点
N H + H+
(可
【
b2
2
6
2
5
2
6
2
5
b2
可得 Kb2= 10−14.9,A 项无误;V稀硫酸
=5.00 mL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转化为(N H ) SO N H+
4,
2
5 2
2
5
2
4
视为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h2=
=10−7.98>Kb2 ,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酸
+
+
性,pOH>7。从另一个角度分析,(N H ) SO 溶液中 N H 的水解和电离程度都很小,δ(N H )接近 1,由
2
5
2
4
2
5
2
5
图可判断 pOH>7,B 项符合题意;V稀硫酸 =10.00 mL 时,恰好完全反应,产物为 N H SO ,根据元素质量
2
6
4
守恒(物料守恒)有 c(SO24-)=c(N H )+c(N H+)+c(N H2 ),C 项无误;
+
N H + N H2+ = 2N H+
的平衡常数
2
4
2
5
2
6
2
4
2
6
2
5
K=
=
=
=
=108.88 ,D 项无误。
15.(15 分)
(
(
(
(
1)球形干燥管(1 分)
2)氢键(1 分)
防止乙醛气化(1 分)
注射器(1 分)
CuSO4(2 分)
3)等于(2 分)
4)甲基上的氢被取代和醛基的加成反应均发生(2 分,合理即可)
3
(
(
5)萃取(或萃取、分液)(2 分)
1(1分)
6)CH CHO+Br →CH BrCHO+HBr(2 分,写出二取代或三取代的反应方程式也得分)
3
2
2
16.(14 分)
1)将 Fe 氧化为 Fe3+(或作氧化剂)(1 分)
2
+
Fe3+等离子催化
H2O 分解(1 分)
PbSO4(1 分)
(
2
v2.7 ×10 (2 分)
-3
(
2)小于(1 分)
(
(
3)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硫酸铝铵沉淀析出(2 分,合理即可)
4)Mn2
++Zn2++4Fe3++2HCO3
-+14NH ·H O=MnCO
·ZnCO
·4Fe(OH) ↓ +14NH++2H O(2 分)
3
2
3
3
3
4
2
(5)
a (2 分)提示:d1~2 =d1~3=d1~4=晶胞面对角线的一半
×1030 (2 分)
17.(14 分)
1)① H S(g) =H (g) + S(s) ∆H = +20 kJ·mol ( 分)
-
1
2
i
、ii( 分)
2
H S(1 分)
2
(
2
2
②BD(2 分)
(1 分)
a(1 分)
大于(1 分)
图中 c 代表 x(H2 S),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2 分,合理即可)
66.7%(或 0.667)(2 分)
8.(15 分)
②
1
CH3OH
CF3COOCH3
取代反应(1 分)
(2)羧基(1 分)羟基(1 分)
(3)甲醇(2 分)
(
4)sp2 、sp3(2 分)
甲基是推电子基,而—CF3 是吸电子基,后者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强,更易电
离出氢离子(2 分,合理即可)
(5)ac(2 分)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