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36689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言系列575(4篇)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2021年9月目录1.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胡金朝:学在深处做在实处 将重要精神学习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12. 州史志办主任陈卫红: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砥砺奋进开启凉山党史工作新局面33. 中共凉山州委党校副校长薛昌建:从凉山脱贫攻坚实践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启示64. 冕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社科联主席杨永秀:讲好结盟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9牢记初心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凉山凉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凉山日报

2、2021年8月31日)学在深处做在实处将重要精神学习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胡金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气势恢宏、博大精深,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西昌学院在7月1日当天,组织全校师生认真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激励和引导广大师生将

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部署好一个主会场、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开展好一次热烈讨论、组织好一次主题班会、在广大师生中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汇聚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带头深化思想认识,自觉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贡献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使命任务,自觉增强“四个意识”

4、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将讲话精神贯彻到心系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中。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 要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高校必须统筹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5、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讲话精神贯彻到为国育才的思想自觉中。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落实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要求,筑牢奋斗初心使命,始终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把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为历史使命,立足凉山,面向四川, 辐射西南作为使命和追求,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使命,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大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谱

6、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昌学院新篇章,在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将讲话精神贯彻到服务凉山的行动自觉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敢于担

7、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西昌学院作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将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牢牢抓住中央、省委、州委一系列规划、战略的相继实施和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责任、更好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走应用型办学之路,担负起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历史的使命,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彰显“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办学特色,应用为本,知行合一,立足地方,服务一线,心系彝区,助力凉山乡村振兴,服务凉山永续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务实创新、体健心康

8、尚美爱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砥砺奋进开启凉山党史工作新局面州史志办主任陈卫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感受到这是一堂砥砺初心、坚守使命的思政大课,这是一份百年大党立志千秋伟业、永葆蓬勃朝气的政治宣言,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我们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提高政治站位,抓实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锐意进取、主动作为,砥砺奋进开启凉山党史工作新局面。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

9、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面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具有很强历史逻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高度概括和经验总结,又是新的百年目标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明确要求,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党史情怀、深邃的历史思维,深切感受到了党史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深切感受到了党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光辉灿烂的党史中有无数精神财富等待挖掘发现,我们要常学常新,

10、以理论上的清醒来保证政治上的清醒,以思想上的统一来保证行动上的统一,将历史中汲取的经验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二、抓实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史“三个服务”作用党史工作者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让党史著作流传千秋万代,具有长远历史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在党的领导下,凉山成功实现了两个“一步跨千年”,完成了2072个贫困村摘帽,105.2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伟大事业。我们要以客观、真实、严谨、科学的态度,记载、反映、宣传好党的历史,记录好党对民族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开启新征程,要迈好第一步,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11、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编修好凉山党史,大力推进党史“七进+”活动,广泛宣传党在凉山的革命历史和光辉历程,服务州委中心工作和全州发展大局。记录历史,在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理念,积极编纂出版一批凉山党史著作, 出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凉山大事记凉山州脱贫攻坚亲历者口述实录(州卷本、援凉干部卷),完成亲历者拍摄工作。积极推动各县(市)党史编写工作,目前已完成会东、普格两县党史基本著作审读、出版工作,完成盐源县党史基本著作的审读工作,年内将完成出版。规范梳理一批史实资料, 逐项梳理核实我州现存的记载着红军长征过凉山重大历史事件、

12、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资料,讲好红军长征在凉山的故事,宣传好红军长征精神。三、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多次发表关于党史、国史及中国历史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对党史工作的地位、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史、国史,用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党史、国史,怎样从历史经验中总结

13、党的执政规律,如何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都进行过系统、全面、深入的科学阐述,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确保学出信仰、学出担当、学出本领,为推动党史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思想基础。我们要聚焦修史编鉴主业, 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好专题特色编纂,推进质量建设,忠实记录伟大时代,强化资政辅治服务,主动对接服务大局,强化服务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理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旺盛的创造力和积极的进取心,凝心聚力,在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州党史事业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不断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百

14、年初心如磐,百年使命在肩。一百年不是终点,而是新使命、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发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伟大号召。作为史志部门,要始终坚持“党史姓党”,坚持实事求是基本方向,充分挖掘凉山丰富的历史资源、党史资源,抓好党史资料的征集、保护、编纂工作,把党领导凉山人民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深度挖掘出来,形成成果,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转化为凉山上下各方面的精神动力,真正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 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在存史、资政、育人上认真履职尽责

15、从凉山脱贫攻坚实践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启示中共凉山州委党校副校长薛昌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整个讲话从“庄严宣告”开篇到“两个万岁”收尾,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大主题统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用九个“必须”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体现出史论统一、叙事宏大和气势磅礴的鲜明风格。因此,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最具权威的党史总结,是一堂最显生动的党性教育,是一次最有力量的号召动员。特别是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

16、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作为脱贫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倍感心潮澎湃、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凉山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它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的宏伟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这场宏伟实践,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消除绝对贫困的坚定决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增进了人民的政党认同。如今,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已引领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72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05.2万贫困人口全员脱贫,

17、凉山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厚人民情怀的体现。凉山的贫困不仅有普遍性,更具特殊性,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让贫困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努力促进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让凉山贫困地区同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宏伟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也是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18、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中央、省、州全面整合各方资源,扎实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一对一”定点帮扶、州内“6+9”对口帮扶、“民企万企帮万村” 等工作,9个中央国家机关、107个省级单位、142个州级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具有高效的统筹协调能力,省委专门出台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和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方案,从12个方面采取34条政策措施,三年新增200亿元资金,精准支持凉山脱贫攻坚,同时

19、从全省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综合帮扶工作,政策支持力度之大、综合帮扶力量之强、覆盖范围和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贯彻执行能力,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州建立了州负总责、县市负主体责任、乡镇抓落实的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坚持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严格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州不离县、县不离乡、乡不离村,推动全州11600多名各级各类帮扶干部、2500多名第一书记、500多名驻乡驻村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全部力量下沉,身在一线、心在一线、干在一线,以强大的贯彻执行力保障了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这场宏伟实践,雄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战胜

20、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智慧和力量。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正是有广大党员干部无愧时代的政治担当、胸怀全局的大局意识、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才取得了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凉山的征程已经开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党校作为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承担起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补钙壮骨、固本强基的光荣使命,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培育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积极贡献。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紧

21、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首要任务,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一主业主课,抓好习近平总书 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学习培训这一当前重要任 务,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 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加强党章、党规党纪特别是政 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和现场廉洁教育,开展反思教育和经常性警示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紧扣党委、政府交 办的重大研究任务,主动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易

22、地搬迁可持续发展、“两项改革”、城乡基层治理等重点难点工作,聚焦“十 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开展课题 攻关,努力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讲好结盟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冕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社科联主席杨永秀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冕宁建立了入川以来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入川以来的第一支地方革命武装抗捐军;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特别是朱德总司令在冕宁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红军万里长征”。彪炳史册的“彝海结盟”,为冕宁这片红色土地留下了光辉的党史篇章

2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传承好伟大的长征精神,讲述好“彝海结盟”故事,赓续好光荣的红色血脉。“彝海结盟”是鲜活的党史教材。1935年5月22日,冕宁县果基支头人小叶丹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与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在彝海之滨“歃血为盟”, 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决胜先机,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让红军重蹈石达开覆辙的阴谋。“彝海结盟”后,小叶丹即率领本支彝人不辞辛劳往返为中央红军带路,护送中央红军过境,历经七天七夜,谱写了一曲军民携手共渡艰险,团结一心勇夺胜利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

24、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学党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进一步领会到,“彝海结盟”就是我们身边鲜活的党史教材,就是应该永远弘扬的光荣传统、赓续的红色血脉。“彝海结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丰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了一条真理: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民族团结则共荣,民族分裂则俱伤。1935 年5月,由于红军认真践行党的民族政策,纪律严明,时时、事事、处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得到了广大彝族群众的认同、欢迎和拥护。回顾历史,“彝海结盟”全过程忠实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为争取

25、团结、信任、教育少数民族奠定了思想基础,最终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凝聚起了民族政策的丰碑。“彝海结盟”激发“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在红军长征途中,在通过彝族地区时就明确宣示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为佳话。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彝海结盟”是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不仅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团结各民族共同奋斗提供了经验,更为我们党丰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贡献了智慧。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大事件,涌现出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都是一本

26、本生动鲜活的党史教育教科书,都是一座座坚守理想信念的信仰灯塔。今天,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全力讲好新时代的“彝海结盟”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确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冕宁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组织各乡镇(街道)、部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加强红色教育, 将冕宁红色资源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努力把“彝海结盟遗址”“毛主席

27、接见彝族代表处”等红色革命纪念地建设成重要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以红色文化影响力淳化社会风气,为实现冕宁高质量发展凝聚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要真正做到以红色的情操教育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坚定的理想激励人,以纯洁的党性淬炼人。积极推进长征文化公园四川段冕宁节点规划建设,将冕宁红色文化作为四川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的重要章节,给历史故事注入与时俱进的当代活力元素。充分利用App、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平台,构建红色教育平台,吸引年轻人自觉参与到

28、红色基因传承中,在潜移默化中利用红色基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新担当。挖掘红色资源,打造旅游品牌。以红色元素为主调,以文化功能为灵魂, 以社会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支持,加强文旅深度融合,促进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及会展、研学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冕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安宁河谷、雅砻江大峡谷旅游业发展优势,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整体联动工作机制,对旅游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文明素质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优化提升。打造国内知名、具有民族地区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与民族团结教育旅游目的地,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使“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成为推

29、动冕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凝聚红色动能,推进发展进步。迈步“十四五”,冕宁将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团结一致、改革创新、砥砺奋进的“红色动能”,让长征精神为新时代发展立根、注魂、赋能,紧紧围绕打造“攀西第一城、凉山会客厅”定位,瞄准“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安宁河谷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县”两大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挺进开发开放步伐,积极吸纳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发展要素,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农业、康养度假、绿色工业、精品旅游”四篇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冕宁新征程。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