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O15.《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 习体会范文汇编
“文稿 108”微信公众号 着力打造文秘工作者的移动图片馆
目录
一、心得体会: 4
理想信念是支柱 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4
现在依然需要吃苦精神............................................................................................................ 6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6
知青岁月为当代青年树立价值标杆........................................................................................ 9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9
用青春浇灌梦想之花.............................................................................................................. 10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10
以青春的名义弘扬主人翁精神.............................................................................................. 1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11
青年榜样知青习近平.............................................................................................................. 13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13
青年干部要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18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18
领导干部须下基层练就“真功夫”........................................................................................... 20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20
青年干部要有“安于现状”的耐心........................................................................................... 22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22
脚踏实地才能前路宽广.......................................................................................................... 23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23
学会“动”起来 2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25
双向挂职,勇于打破“身份壁垒”........................................................................................... 27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27
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 29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29
寻梦,青春路上的赞歌.......................................................................................................... 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31
七年知青岁月人生的积淀...................................................................................................... 37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37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有信仰.......................................................................................... 39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39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锤炼”少些“锻炼”.................................................................................... 4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41
心底无私天地宽敢说敢做敢担当.......................................................................................... 43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43
关键是担当和实干.................................................................................................................. 45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45
依靠学习增强本领.................................................................................................................. 48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48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50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5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56
二、专家解读: 57
中央党校副校长黄宪:可亲可近可敬可信的光辉榜样 57
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人民领袖从这里应运而生 61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景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66
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让人们看到梦想在前方 68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智勇:学好吃苦这个人生必修课 7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75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力量源泉 80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 88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本领 90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92
山东莱芜市委书记王良:以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94
山东省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颖: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97
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厅长王文序:永远保持“革命理想大于天”的豪情 99
西宁市委书记王晓畅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101
惠州学院党委书记刘晟:在造福人民中实现自我价值 108
北京知青黑荫贵:知行合一,善谋善为............................................................................ 111
三、相关资料:............................................................................................................................ 113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说明................................................................................ 113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举行 116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119
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掀起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热潮................... 122 锤炼党性的生动范本 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各地积极开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学习活动................................................................................................................................ 12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河北产生强烈反响 130
中央党校进修部学员认真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134
人民法院出版社专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141
学习时报:一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读者来信 148
学习时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50
王晓在青海市委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上的讲话 153
南方日报评论员: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找寻青春答案 166
这部书为何如此受欢迎........................................................................................................ 169
——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行 7 天已达 100 万册 169
一、心得体会:
理想信念是支柱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 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 柱。对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是党的十八大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加以强调的。他是这样要求全党同志 的,更是在自己长期工作实践中这样身体力行的。这一点, 从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知青岁月中就能找到答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青 少年时代上山下乡,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梁家河“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故事的一条 红线,就是他在融入群众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在艰苦环境中 实现了精神升华。一旦告别了最初的迷惘和彷徨,他就找到 了坚定的目标,建立起了对党、对党的事业、对为人民服务 的坚定和执着。
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的 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更为感人至深的是他坚韧 不拔的政治追求。对于常人来说,只要现实表现好,就容易 被组织接纳。他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现实表现广受称赞。 但因为所谓“家庭问题”,入团入党对他来说是那样的希望 渺茫。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 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面对 组织上的冷遇,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锲
而不舍、坚定不移。他先后写了好几份入团申请书,才在 1972
年秋天入了团。同样,他反反复复写了 10 份入党申请书,
最终在 1974 年春天入了党。 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
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的 时候,他还能不急不躁。他从容自问:“我为什么就不能在 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 呢?”这一问,让他找到了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 己脚下的青春答案。当他下定决心留下来的那一刻,他就把 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让 人民过上好日子”。
理想信念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总是要体现在工作 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看到了这样 的青年习近平:他跟社员一起用挑子挑着羊粪和牛粪往山上 送,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就用衣服垫 着继续挑;他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割麦锄草,身上都晒红了,
之后又蜕皮、仍然坚持活不干完不休息;他带领社员打井, 率先跳到冰面上,用老䦆和镐头使劲地挖残冰冻土。他带领 群众治沟打坝、植树造林、大办沼气,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
有色。他办铁业社、办缝纫社、办代销点、办磨坊,件件事 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因为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 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并外化成“敢为人先、坚持到底、 不辞辛苦”的昂扬斗志,体现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
中,他才能“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 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
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的奋斗,成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动力,也由此成为我们党百年历程 中最可宝贵的红色基因。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篇章,习近平 总书记这一代人的上山下乡早已成为“过去的故事”,但他 和无数像他一样不懈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那种坚 定的理想信念,却是历久弥新、久而弥坚,始终闪耀着火热 的光芒。
今天,我们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长征路上。这同 样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深 刻变化的执政环境,对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是现实的考验。我 们必须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保持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 唯有如此,才能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难时 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赞誉和诱惑考验,经受 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现在依然需要吃苦精神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吃苦,是青 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
在全国普遍贫穷的年代,又是在黄土高原山大沟深的穷
乡僻壤,自然环境之严酷,生活条件之艰苦,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的梁家河,土地贫瘠,缺吃少用,老百姓吃水、烧柴、 照明等都有很多困难。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 年,打下的粮食还填不饱肚子,每天吃的是野菜团子、黑米 糊糊、玉米糁子这些粗糙和难以下咽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 后来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 的记忆。”
一个本来可以在亲人面前承欢的少年,一下子从中国的 首都来到四顾茫茫的黄土高坡,面对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 心理上确实一下子难以适应。但当时的习近平很快融入乡亲, 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闯过 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梁家河的壮劳力 和种地的好把式。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 挑粪,他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险活都抢着干,从来不惜力,从 来不“撒尖儿”。
一位村民回忆打淤地坝时的一个细节:那时候基本谈不 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连手套都没有,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 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青年习近平 的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 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疼多苦,他都一直拼命干。关键在于, 这样的苦活累活,他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乡亲都感叹: “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
世间万物总是充满着辩证法。苦,会使一些人消弭意志、 选择回避,丧失抗争和奋斗的勇气。苦,同样也会使一个勇
敢者昂起头颅,激发出他的潜能和斗志。青年习近平选择的,
就是面对现实之苦,就是与乡亲们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就 是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就是在艰苦奋斗中淬炼 成长。他后来说:“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 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是的,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尽自己所能,带领乡亲们不屈不挠 地与命运抗争,为大家伙争取美好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总是给勇敢者丰厚的回报。 一个人经历的艰难困苦,会成为他一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七年上山下 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 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 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实 践证明,只要有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 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砺,以后遇 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回过头看,正是陕 北这段艰苦的生活历练,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韧不拔、坚 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使他 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在长期 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 领袖。
今天,我们国家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群众的吃穿用度已然无忧,再也不用过当年那样的苦日 子了,那段苦难岁月也已成为恍如隔世的记忆。但这并不意
味着吃苦的精神过时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际遇和机缘,都要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 战。从大环境上说,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然会遇到 这样那样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对 个人来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有一点 是必须明确的,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在应当吃苦时选择安 逸,都不能在应该奋斗时选择逃避,而是必须发扬艰苦奋斗 精神,学好吃苦这个人生必修课。
知青岁月为当代青年树立价值标杆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该书记录了 1969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 15 岁时来到陕
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 1975 年
10 月期间的故事。这组采访实录共采访了 29 人,其中既有 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 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 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 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作为祖国的青年,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在前进途中, 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 悦也有哀伤。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楷模,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敢于吃苦,勇于克服苦难。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 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 一生的路。作为祖国的青年只有坚持好自己的人生理想、不 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用青春浇灌梦想之花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正式出版,吸引众多读 者争相购买。书里讲述了习总书记扎根农村、扎根农民,展 现了一代领导人在农村艰苦历练,坚韧成长的奋斗历程。通 过书中的精彩刻画,让人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受到感染。青 春因为汗水而精彩,因为坚持而无悔。我们许多年轻人更应 该对照自身,发现自己的问题,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无愧 美好年华。
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这 是士兵突击中“呆兵”许三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 他却在军营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而如今许多年轻人把 心思都花在游戏攻略,玩耍聚会上面,很少去思考年轻人做 哪些事情更有意义。很多人觉得青春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流逝, 最好的年华就应该做“我最想做的事”。有太多的年轻人心 态和思想的成熟速度远远比不上身体的发育。
在今年征兵体检中,各市体检淘汰率创史上新高。淘汰 率“爆表”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经过一番查找,不良的生活 习惯,沉溺游戏,缺乏锻炼等原因即为最直接的“病根”。
这种不流血,甚至不流汗的青春就是某些年轻人真实的写照。
试问,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保证未来的工作,如何挑起生活 的重担。
这一代年轻人,生活的顺风顺水,物质资源极大丰富。 然而缺乏苦难的经历,缺乏对社会深刻思考。但是同时,却 又处于伟大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国家和人民的给年轻人以足 够的激励与鞭策。不需扬鞭自奋蹄,年轻人更要不断反省自 身,强化锻炼,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向习总书记一样,奋斗 出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实现伟大中 国梦的接班人。
青年是树立远大目标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最好的时 期。时代在呼唤,我辈没有理由不向前。做有饱满的精神状 态和强健身体素质的青年人。风劲帆满,远航正当时!
以青春的名义弘扬主人翁精神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近日,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已由中 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通过 29 位受访者 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 近平总书记 1969 年 1 月至 1975 年 10 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 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知道,知青岁月,那 是段激情燃烧又五味陈杂的青春岁月,有苦、有泪、有辛酸、 有彷徨、也有人生的历练与厚重。“青春只有进行了激情奋 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
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青年干部,我们尽管未曾经历过那 段特殊的时期,相反的,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 开放的大好时代,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 平台和成长空间,但也面临着基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乱象, 经受工作、婚姻、生活等现实问题的考验。这就要求青年干 部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要立足岗位、主动 作为,要积极实践、接受磨砺,要敢于吃苦、勇挑重担。
首先要讲正气,做立场坚定的明白人。作为基层青年干 部,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积极响应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头反对不正之风、勇于 与突出问题斗争、敢于向潜规则说不,自觉营造并维护风清 气正的工作环境。
其次要接地气,做脚踏实地的暖心人。作为基层青年干 部,工作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最天然优势就是贴近群众。 通过脚步丈量民情,切身感受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要多群众考虑,带着对老百姓浓厚的感情投入工作,做群众 的知心人、贴心人。
还要有朝气,做想事干事的带头人。作为基层青年干部, 要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锐气。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气馁,不 回避,积极想办法、谋出路,保持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在 工作中敢于自我挑战,敢于尝试,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美国总统杜鲁门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责任到此,请 勿推辞!”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弘扬主人翁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争做一名优秀的基层青年干部。
青年榜样知青习近平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 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未 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怎么样国家就怎么样。1919 年,国 家危急存亡之秋,人民饱经屈辱之时,是青年人走上街头, 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呼喊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将青 春的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动力;1921 年,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之际,是青年人汇聚一堂,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 器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 途和命运。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 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 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 责任,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烦恼与忧愁。当前,我们这代青 年人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正处于在实 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征程中实现自己个人梦想的重要机遇期, 这无疑是我们的幸运与机遇;但同时,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 会历史潮流中找到个人价值的定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 环境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榜样,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吃苦 与享乐、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也是我们的烦恼与困惑。纵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或许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一书,展现了知青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展现了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青 年时期的选择与担当,为当代青年人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 吃苦与享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出了生动诠释,是青年 人学习的榜样。
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理想,坚定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品格。习近平 总书记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 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知青习近平在 1969 年
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到 16 岁,是全国 1600 万知青中年龄 最小的,而他所去的陕北又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曾有同期 知青回忆说,“1969 年 1 月,当我们乘车前往陕北途中,就 被沿途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所震撼,进入眼帘的尽 是穷乡僻壤,我们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 未来联系起来,竟有同车人怀疑司机是不是走错了路。”正 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 努力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与群众一起 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 都干,“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 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 200 斤 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这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
都感叹:“近平是北京的娃娃,大城市来的,但是干活跟咱
农村人一样,一点也不惜力。又有文化,又爱学习,又能吃 苦,了不起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 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 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 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 根本,有了坚强的理想信念,就能抵御住各种风险诱惑和困 难考验,就能以不屈不挠、充满自信的姿态朝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我们当代青年人要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在纷纷扰扰 的社会中坚定自己的脚步,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为己任,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人生 价值。
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青春,珍惜时 间学思悟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高尚品质。2013 年五月四 日,习近平与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指出,“青春只有一次,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知青 习近平在梁家河那种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进行高强度劳动 的恶劣条件下,依旧没有忘记学习,没有忘记读书,只要有 一点时间就坐下来看书,陕北老乡曾回忆,“他每天下地干 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
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
个铅筒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近平就拿本书,凑着 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 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近平每天都要 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在插队期间,面对特殊 历史时期的苦难和磨砺,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坚持 广泛阅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又通过身体力 行的劳动,将自己的学习感悟付诸实践,带领乡亲们改变村 庄的面貌。从兴办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到带领群众打坝子,挖 水井、从创立铁业社到办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等,青年习 近平在严谨把握当时政策的条件下办成了便民惠民的好事, 给群众带来了实惠,村民武晖现在提起这些事都感慨地说, “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 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广大青年要 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 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 践是理论之源,要想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伟 大的时代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当代青年人就要以知青习近平 为榜样,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始终坚持把学习与 实践结合起来,拜人民为师,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 用相长,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 青春搏击的能量。
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人民,始终同
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情怀。习近平总书
记曾说,“15 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 岁离开黄 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 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 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在七年岁月中,在人生价值观形 成的关键时刻,知青习近平始终与群众生活在一起,一块吃、 一块苦、一块干,村民接纳了习近平、帮助了习近平,村民 的质朴和善良感动了习近平,“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 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 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习近平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信 任,也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样,从不会做饭、不会 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 10 里山路 不换肩、“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习近平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着乡亲们,用自己的奉献回馈着老百 姓,
梁家河的乡亲们至今还感念村支书习近平,“我们选近 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和老百 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 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 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知青习近平在他年轻的时 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而 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当代青年要以知青
习近平为榜样,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将自身
的发展和成长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联系起来,自觉选择服务人 民的事业,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 呼吸、共命运,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勇往直前的智慧和力 量。
知青习近平用七年时间,扎根中国最基层,贴近中国最 底层,与普通农民朝夕相处,在服务群众中了解了农民、了 解了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他的奋斗历程是青年人不负韶 华、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生动案例,是青年人勇担历史使 命,关心人民、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生动表达,是青年人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的 光辉典范。我们广大青年一定努力学习知青习近平的优秀事 迹,学习他坚定理想、热爱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 地,再接再厉,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 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 彩篇章。
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