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Y∕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235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Y∕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CY∕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CY∕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CY∕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CY∕T 222—2020 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新闻出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11-16发布2021-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Process contro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flexographic platemakingICS 37.100.01A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 发布CY/T2222020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ICY/T 2222020目次前言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文件要求 35 版材要求 36 设备要求 37 洗版液要求 48 制版车间环境要求 49 工艺控制要求 410 印版质量要求 511 检验方法 7附录 A

2、(规范性附录)柔性版质量测试图 11附录 B(规范性附录)平台式数字千分尺 13附录 C(规范性附录)柔性版网点测量仪 15参考文献 17IIICY/T 2222020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深圳市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上海中浩激光制版有限公司、富林特(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嘉升制版(上海)有限公司、杜邦(中国)研发管理有限公司、艾司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福建长信纸业包装

3、有限公司、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广东正艺柔版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柔印机械有限公司、东莞瑞盈成像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敏晨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谷鑫(福建)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陕西聚众智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梅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泛标软件有限公司、金华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硕恩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新林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玲君、杨晟炜、彭明康、孙勇、李少佳、李玉山、赵嵩、焦剑平、彭新斌、陆一帆、仇东、陈水波、陈勇波、曹达进、孟玫、施建屏、夏建平、李祥春、林彧韬、王振平、王哲思、高高、邓晓琳。前言1

4、CY/T 222202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制版过程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数据文件要求、版材要求、设备要求、洗版液要求、制版车间环境要求、工艺控制要求、印版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基于平张固态感光树脂版的柔性版制作,其他柔性版制作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GB/T 36487 印刷机械 柔性版数字直接制版机JJG 304 A 型邵氏硬度计检定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5、用于本文件。3.1印版printingplate用于传递呈色剂 / 色料(如油墨)至承印物的备印图文载体。GB/T 9851.12008,定义 4.83.2柔性版flexographicplate通过凸起部分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弹性印版(3.1)。3.3版材rawplate制作柔性版(3.2)所使用的固体感光树脂版。3.4浮雕relief柔性版(3.2)上用于转移图文信息的凸起部分。3.5印版厚度thicknessofprintingplate柔性版(3.2)实地区域的背面与印刷面之间的垂直距离。3.6标称厚度nominalthickness依据印版厚度(3.5)的设计要求为版材标注的厚度

6、数据。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2CY/T 22220203.7胶片制版系统film-basedplatemakingsystem使用胶片上的图文信息进行制版的系统。3.8数字制版系统digitalplatemakingsystem直接使用数字图文信息进行制版的系统。3.9数字版digitalplate适用于数字制版系统 (3.8) 的版材(3.3)。3.10灰雾度fogdensity经成像处理后的胶片上图文空白区域的透射密度与胶片片基的透射密度之差。3.11遮光涂层masklayer数字版(3.9)表面阻挡感光层曝光的涂层。3.12残留密度stainlevel数字版(3.9)成像处理后

7、图文中透明区域的透射密度与无遮光涂层的透明区域的透射密度之差。3.13底基floor柔性版(3.2)上的非图文区域。注:为方便理解,图 1 给出了对应的示意图。说明:A底基B图文区域图 1柔性版底基示意图3.14底基厚度floorthickness底基(3.13)表面与印版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3CY/T 22220203.15标称硬度nominalhardness依据印版硬度的设计要求为版材标注的硬度数据。4数据文件要求使用各分色版的 1bit Tiff 格式文件存储及传送分色印版图文加网信息的数据。5版材要求5.1表观质量版面平整, 无气泡、 脏点、 擦伤、 折痕、 版边流胶等现象, 数字版

8、的遮光涂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透光点。5.2厚度5.2.1版材厚度应采用标称厚度进行标注。5.2.2版材的标称厚度宜为 0.76 mm、1.14 mm、1.70 mm、2.28 mm、2.54 mm、2.84 mm、3.94 mm。5.2.3版材厚度应均匀,同一张版材不同位置的厚度偏差以及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版材间的厚度偏差应满足表 1 的要求。表 1版材厚度偏差要求单位为毫米版材标称厚度同一张版材的厚度最大偏差相同型号版材的厚度最大偏差0.760.020.031.140.020.031.70 0.020.032.280.030.042.540.030.042.840.030.043.940.050.

9、066设备要求6.1成像设备成像设备应满足 GB/T 36487 的要求。6.2曝光设备6.2.1设备安全性能6.2.1.1设备的电源供给部分应有保护接地线,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 。6.2.1.2设备应配备紧急停止开关及相应的安全连锁装置。6.2.2曝光设备性能6.2.2.1 光源和曝光台面应配备闭环温控系统。6.2.2.2 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光谱波峰应为 365 nm。4CY/T 22220206.2.2.3 数字制版系统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最低能量应不小于 16 mW/cm2,胶片制版系统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最低能量应不小于 12 mW/cm2。6.

10、2.2.4 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应均匀,不同位置的能量偏差应不大于 10%。6.2.2.5 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应恒定,波动误差应不大于 5%。6.2.2.6 真空负压应不小于 0.08 MPa。6.3洗版设备6.3.1应配有洗版液恒温装置。6.3.2应配有毛刷压力调节机构,毛刷各处压力应均匀。6.3.3应配置洗版液过滤循环装置和新洗版液的喷淋装置。6.3.4 应具有洗版液浓度在线检测及调节控制功能。6.4烘干设备6.4.1应配备温控装置、定时装置和排风装置。6.4.2开机 30 min 后,烘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应不大于 5 。6.5后处理去黏设备6.5.1应配有排风装置。6.5.2紫外光 A

11、波段(UVA)光源的光谱波峰应为 365 nm,紫外光 C 波段(UVC)光源的光谱波峰应为254 nm。6.5.3紫外光 A 波段(UVA)光源的最低能量应大于 7.5 mW/cm2,紫外光 C 波段(UVC)光源的最低能量应大于 12 mW/cm2。6.5.4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应均匀稳定,不同位置的能量偏差应小于 10%。6.5.5紫外光 C 波段(UVC)光源应配备安全连锁装置,抽屉打开时应能即时切断光源电源。7洗版液要求7.1溶剂型洗版液不应含苯、二甲苯、三氯乙烯。7.2溶剂型洗版液不宜含四氯乙烯。7.3溶剂型洗版液的沸点应不小于 120 ,闪点应不低于 60 。7.4溶剂型洗版液应在避

12、阳光通风处存储,环境温度应为 5 30 。8制版车间环境要求8.1 成像车间和曝光车间应保持洁净,环境温度应为 18 26 ,相对湿度应为 30% 70%。8.2 洗版车间应保持通风。9工艺控制要求9.1成像9.1.150% 阶调处的阶调值允差应不大于 1%。9.1.2数字版的残留密度应不大于 0.07,50% 阶调处的相对密度应为 0.300.02。9.1.3胶片的灰雾度应不大于 0.04,非图文区域的密度应不小于 3.8。注:紫外光隔离型胶片的技术要求可参照使用。5CY/T 22220209.2曝光9.2.1背曝光前应开机预热,使光源达到正常工作能量。9.2.2曝光平台温度应控制在 20

13、35 。9.3洗版9.3.1洗版过程中洗版液的温度应稳定,波动误差应不大于 2 。9.3.2洗版液的固含量应不大于 4%。9.3.3底基及文字线条边缘处应无多余残留树脂。9.4烘干9.4.1烘干温度宜控制在(603),且应定期检测烘箱温度及其均匀性。9.4.2烘干时间宜为 1.5 h 3 h。9.5后曝光去黏9.5.1后曝光之前应先检测版面的表观质量。9.5.2半成品版烘干后应冷却至常温,再进行后曝光去黏处理。10印版质量要求10.1表观质量印版表面应平整,无图文内容缺失、凹坑、粘脏等。10.2厚度偏差10.2.1一套印版中的各印版之间的厚度偏差应不大于 0.03 mm。10.2.2同一张印版

14、的厚度偏差和底基平整度偏差应满足表 2 的要求。表 2印版厚度偏差要求单位为毫米版材标称厚度印版厚度的最大偏差底基平整度的最大偏差 0.760.020.101.140.020.101.70 0.020.152.280.030.202.540.030.202.840.030.253.940.050.2510.3尺寸误差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一套印版的各条对角线之间的长度误差应不大于 0.02%。10.4浮雕高度10.4.1 版材厚度小于或等于 2.28 mm 时,浮雕高度宜为印版总厚度的(455)%。10.4.2 版材厚度大于 2.28 mm 时,浮雕高度宜为印版总厚度的(505)%。6CY/T

15、222202010.5硬度印版硬度与版材标称硬度的偏差应不大于 3 邵氏 A。10.6成像质量要求10.6.1能再现的最细独立线、最小独立点、最小文字、阶调再现范围应符合表 3 和表 4 的要求。表 3数字成像系统的印版成像质量要求版材标称厚度 (mm)最细独立线(mm)最小独立点直径(mm)最小号文字(阳文)网点还原性能阳线阴线中文字符(pt)英文字符(pt)最高网目线数(线每厘米)阶调值范围0.760.080.080.222 691% 98%1.140.080.080.222 691% 98%1.70 0.080.080.222 691% 98%2.280.090.090.232 532%

16、 98%2.540.10.10.232 532% 98%2.840.10.10.232 482% 98%3.940.20.20.433 482% 98%表 4胶片制版系统的印版成像质量要求版材标称厚度 (mm)最细独立线(mm)最小独立点直径(mm)最小号文字(阳文)网点还原性能阳线阴线中文字符(pt)英文字符(pt)最高网目线数(线每厘米)阶调值范围1.140.10.10.233 602% 95%1.70 0.10.10.233 602% 95%2.280.10.10.233 532% 95%2.540.10.10.233 532% 95%2.840.10.10.244 533% 95%3.

17、940.30.30.454 444% 95%10.6.2 能够再现的最细独立线应不弯曲、不倒塌、不残缺。10.6.3 能够再现的最小独立点应不变形。10.6.4 能够再现的最小中英文字符应清晰不糊,不缺笔断画。10.6.5 2%、25%、50% 阶调值处的阶调值允差应满足表 5 的要求。表 5印版的阶调值允差阶调值范围网目线数 48 线每厘米网目线数 48 线每厘米2%1%1%25%1.5%2%50%2.0%2.5%7CY/T 222202011检验方法11.1测试图11.1.1测试图为二值图像,分辨率随成像设备精度而定。整体效果图见附录 A 中的图 A.1,测试元素分布位置见附录 A 中的图

18、 A.2。11.1.2具有文字测试区,分布在测试图的 1 区,包括 A 和 B 两个子区域(见图 A.2),含中英文字符。中文字符为“柔性版制版质量测试图”,英文字符为“Test Targets for Flexographic Platemaking”;字体高度为 0.7056 mm 4.2336 mm,步长为 0.3528 mm;英文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中文字体为宋体。注:字体高度 0.3528 mm 相当于字号 1 pt,字体高度 0.7056 mm 4.2336 mm 相当于字号 2 pt 12 pt。11.1.3具有独立点测试区,分布在测试图的 2 区,包括 A

19、和 B 两个子区域(见图 A.2),独立点直径为 0.1 mm 0.8 mm,直径步长为 0.1 mm。以独立点为中心,半径不小于 3 mm 的范围内为空白区域。11.1.4具有独立线测试区,分布在测试图的 3 区,包括 A 和 B 两个子区域(见图 A.2),独立线宽度为 0.08 mm0.3 mm, 线宽步长为0.01 mm, 分别包含纵向和横向排列的阴阳两种直线对。 以独立线为中心,相邻线条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5 mm。11.1.5具有网点测试区,包括 8 组网目线数的阶调梯尺,分布在测试图的 4 区,包括 A 和 B 两个子区域(见图 A.2)。每一组梯尺包括网点面积率为 1% 10%

20、(步长为 1%)、20% 100%(步长为10%),以及 25%、75%、91% 98%(步长为 1%)的色块,色块大小为 15 mm15 mm。其中网目线数分别为 69 线每厘米、60 线每厘米、53 线每厘米、48 线每厘米、44 线每厘米、40 线每厘米,采用圆形网点。注 1:1 线每厘米相当于 2.54 lpi。注 2:在不同的输出分辨率下,网目线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略有调整。11.1.6具有印版厚度与底基厚度测试区,每一区域的大小为 30 mm30 mm,分布在测试图的 5 区,包括 A、B、C、D、E、F、G、H、I 九个子区域,见图 A.2。11.2印版测试样制作按工艺控制要求制作含

21、有附录 A.1 所示测试图的印版测试样。11.3检验11.3.1表观质量目视观察版材或印版表面,必要时可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11.3.2尺寸测量版材和印版的宽度、长度、对角线用标定过的分度值为 0.02 mm 的量具进行测量。11.3.3厚度及其均匀性测量11.3.3.1测量仪器要求用分度值为 0.001 mm 的符合附录 B 要求的平台式数字千分尺测量版材和印版的厚度。11.3.3.2厚度测量厚度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测量版材或印版的厚度时,被测量区域面积应不小于 15 mm15 mm;b) 把被测版材的版面或印版图文面朝上,水平放置于千分尺测量平台上;c) 用千分尺测量版材或印版上被

22、测量区域与测试平台表面间的垂直距离;8CY/T 2222020d) 每个区域测量 3 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值。11.3.3.3版材厚度偏差测量版材厚度偏差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版材的尺寸应不小于 500 mm500 mm;b) 均匀选取版材的上中下、左中右位置上各一个点,共计 9 个测量点,如图 2 所示。图 29 个测量点位置选取示意图c) 同一张版材的厚度偏差按式(1)计算;h = Hmax Hmin (1)式中:h同一张版材的厚度偏差;Hmax版材的 9 个测量点中的厚度最大值;Hmin版材的 9 个测量点中的厚度最小值。d) 同一型号不同版材的厚度偏差按式(2)计算。H = H

23、1_ave H2_ave (2)式中:H 同一型号不同版材的厚度偏差;H1_ave随机抽样版材 1 的 9 个测量点的厚度平均值;H2_ave随机抽样版材 2 的 9 个测量点的厚度平均值。11.3.3.4印版厚度偏差测量印版厚度偏差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区域中的“版厚测量区” 作为测量点;b) 以 9 个测量点中印版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印版厚度偏差。11.3.3.5底基平整度偏差测量底基平整度偏差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24、 9 个区域中的“底基厚度测量区” 作为测量点;b) 以 9 个测量点中底基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底基平整度偏差。9CY/T 222202011.3.3.6浮雕高度测量浮雕高度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子区域中的“版厚测量点” 作为测量点,以 9 个测量点的印版厚度平均值作为印版厚度(Hplate);b) 选取印版测试样中 5 区 A、B、C、D、E、F、G、H、I(见图 A.2)共 9 个子区域中的“底基厚 度测量点”作为测量点,以 9 个测量点的底基厚度平均值作为印版的底基厚度(Hfloor);c)

25、将 Hplate减去 Hfloor的值作为印版的浮雕高度。11.3.4光源的紫外光能量及其偏差检测11.3.4.1测量仪器要求使用分度值为 0.1 mW/cm2、量程为 1 99 mW/cm2的紫外光能量计。用于检测紫外光 A 波 段(UVA)的 UV-A-Meter)1)紫外光能量计的波峰应为 360 nm,光谱测量范围为 315 nm 400 nm。 用于检测紫外光 C 波段(UVC)的 UV-C-Meter)2)紫外光能量计的波峰应为 254 nm,光谱测量范围为230 nm 280 nm。11.3.4.2测量方法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在曝光台面上均匀选取 9 个点作为测量点,待光源

26、充分预热且稳定后用紫外光能量计进行测量, 把能量计的稳定读数作为该测量点的能量值;b) 将 9 个测量点的能量平均值作为曝光设备光源的紫外光能量;c) 将 9 个测量点中的能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光源不同位置的紫外光能量偏差;d) 在光源充分预热且稳定后,选取曝光台面上的某个测量点,每隔 5 min 测量光源的紫外光能量, 先后测量 9 次,将 9 次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光源能量的波动误差。11.3.5烘箱内温度偏差检测11.3.5.1测量仪器要求使用分度值为 0.1 的温度计。11.3.5.2测量方法测量按照下述步骤进行:a) 在烘箱内均匀选取 9 个点作为测量点,用温度计测量

27、各测量点的温度;b) 计算各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值与烘箱温度设定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各测量点的温度偏差;c) 将 9 个测量点中的最大温度偏差作为烘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11.3.6灰雾度和残留密度测量11.3.6.1胶片的灰雾度测量用符合 GB/T 2410 规定的透射密度计,测量胶片在没有防黏层阻隔情况下的透射密度(D1)和胶片经成像处理后形成的空白区域的透射密度(D2),将 D2 减去 D1 的值作为胶片的灰雾度。1)UV-A-Meter 紫外光能量计是由德国 Khnast Strahlungstechnik GmbH 提供的紫外光能量计的商品名。给出这 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

28、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 等效产品。2)UV-C-Meter 紫外光能量计是由德国 Khnast Strahlungstechnik GmbH 提供的紫外光能量计的商品名。给出这 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 等效产品。10CY/T 222202011.3.6.2数字版的残留密度测量残留密度测量按下述步骤进行:a) 数字版的残留密度应采用相对密度描述;b) 使用 GB/T2410 规定的透射密度计;c) 用粘胶带清除数字版表面的遮光涂层 ( 如黑膜 ),测量清除遮光涂层后数字版透

29、明区域的透射 密度(D1)。d) 测量经成像处理后的实地区域的密度(D2),将 D2 减去 D1 的值作为数字版的残留密度。11.3.7硬度测量选取印版测试样 5 区 A、B、C、D、F、G、H、I(见图 A.2)共 8 个子区域中的“版厚测量点”作为测量点,用符合 JJG 304 检定规程的邵氏 A 硬度计测量印版的硬度,每个位置测量 3 次,取 3 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印版硬度,最后取 8 个测量点硬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印版的硬度。11.3.8印版成像质量检测使用分度值为5 m、 放大倍率为200的显微镜检测印版测试样中还原出的独立点的直径、 线条宽度、文字大小、网点阶调值及其对应的网

30、目线数。11.3.9阶调值允差检测11.3.9.1测量仪器要求使用符合附录 C 要求的柔性版网点测量仪进行测量。11.3.9.2检测阶调值增加测量按以下步骤进行:a) 利用柔性版网点测量仪对被测色块进行测量,记录网点面积率测量值(DM);b) 按式(3)计算阶调值增加。TVI = DM DS (3)式中:TVI被测色块的阶调值增加;DM 被测色块的网点面积率测量值;DS被测色块的目标网点面积率。11CY/T 2222020附录 A(规范性附录)柔性版质量测试图图 A.1柔性版质量测试图示意图 12CY/T 22220205 区 -A5 区 -B5 区 -C5 区 -D5 区 -G5 区 -H5

31、 区 -I1 区 -B2 区 -B3 区 -B4 区 -B1 区 -A2 区 -A3 区 -A4 区 -A5 区 -E5 区 -F说明:1 区文字测试区;2 区独立点测试区;3 区独立线测试区;4 区网点测试区;5 区印版厚度与底基厚度测试区。图 A.2图 A.1 对应的测试元素分布区域示意图13CY/T 2222020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平台式数字千分尺B.1测试原理平台式数字千分尺是由固定连杆配合千分表在平整台面上测量柔性版和版材厚度的仪器。千分尺的核心部件为可以校准零点的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千分尺的控制方式有手动和脚踏板控制两种。以脚踏板类设备为例,测量过程如下:测量前先对千分表进行

32、归零,测量时,踩住脚踏板,带动与千分表连接的提升线缆,触发千分表测量头上抬,测量头与平台基座分离。然后将被测量物体放置在测量头下方的平台上,释放脚踏板,测量头降落并与被测量物体接触,测量头停止运动后读数并记录厚度值。B.2结构示意图脚踏板控制的平台式数字千分尺的结构见图 B.1,其中千分表和测量头结构如图 B.2 所示。说明:1平台桌面2千分表固定连杆3千分表4测杆提升线缆5平台底座6脚踏板图 B.1脚踏板式千分尺结构示意图14CY/T 2222020说明:1平台桌面2千分表固定连杆3千分表4测杆提升线缆5测量头6基座图 B.2千分表结构图B.3测量精度及要求千分表的测量范围为 0.001 m

33、m 10 mm,分度值为 0.001 mm。全量程误差应不大于 0.003 mm,重复误差应不大于 0.002 mm。测量平台应不小于 500 mm500 mm。测量头的最小直径为 6.350 mm。测量头的接触压力应不超过 1.5 N。B.4测量要点使用平台式数字千分尺测量版材或印版厚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测量头水平且固定在连杆上;2)平台桌面使用抛光的铁板或石板,应足够大,且光滑、平整,使印版或版材和测量头水平;3)千分表的测量头应与基座平行;4)被测量的最小区域是边长为 9 mm 的正方形;5)印版或版材与测量台间应完全干净;6)测量时,印版或版材应正面朝上。B.5校准办法B.5.

34、1基座与平台桌面水平取下千分表,将长度为 150 mm 200 mm、端面平整的钢尺垂直放置在千分尺的基座上方,确保钢尺与基座平行,钢尺下边缘与基座及平台桌面同时接触。基座的两种情况需做如下处理:1) 如果因基座过高而导致钢尺拱起,造成钢尺与台面之间有空隙,通过调节基座调整螺丝,降低 基座高度,实现基座与台面水平;2) 如果因基座过低导致钢尺与基座之间有间隙,通过调节基座调整螺丝,提高底座高度,实现基 座与台面水平。B.5.2千分表检验与校准千分表应每年用标准量块检验。 当千分表全量程误差超过0.003 mm或重复误差超过0.002 mm时,应对千分表进行校正。15CY/T 2222020附录

35、 C( 规范性附录 )柔性版网点测量仪C.1测试原理柔性版网点测量仪是对印版信息进行精确检测的仪器。网点测量仪通过内置照相机,借助显微放大设备,在外部光源的照射下,采集获得印版上的网点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分析方法,将采集到的网点图像进行灰度化、 图像阈值分割和二值化处理, 并通过对单个网点图像连通区域范围的确定和计算,找出整个柔性版上网点二值化图像连通区域的面积,从而计算得到网点面积、网点尺寸、网点百分比等参数,并显示在液晶屏上。C.2结构示意图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结构见图 C.1。说明:1感光成像器件2透镜3柔性版4透射台5光源图 C.1柔性版网点测量示意图C.3测量精度及要求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

36、感光成像器件的分辨率应不小于 800 线,网点面积率测量范围在 60 线每厘米下为 2% 75%。C.4测量步骤使用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基本步骤如下:1)将待测印版放置于透明平台上,印版应正面朝上;2)选择合适的透射光源;3)找取需要测量的网点;4)调节聚焦,获取清晰的网点图像;5)分析获得网点面积、网点尺寸、网点百分比等网点参数。C.5校准方法柔性版网点测量仪在使用前应校准像素点尺寸大小,具体方法如下:16CY/T 22220201)设置柔性版网点测量仪的放大倍率;2) 将国标认证的长度校准板放置于柔性版网点测量仪下方, 拍摄获取校准板的清晰、 无畸变图像;3)根据拍摄的尺子刻度显示,在图像中

37、选择二个端点,将这二个端点所对应的校准尺的实际数值 输入网点测量仪;4)计算该放大倍率下网点测量仪对应的像素点长宽尺寸,从而完成校准。17CY/T 2222020参考文献1 GB/T 9851.12008 印刷技术术语 第 1 部分:基本术语2 ISO 12647-6:2012 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lf- tone colour separations, proofs and production printsPart6: Flexographic printing3 FTA, Flexograph

38、ic Image Re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and Tolerances (FIRST 5.1), Flexographic Technical Association, Inc., 978-0-9894374-6-24 CY/T 1952019 绿色印刷 书刊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柔性版制版过程控制要求及检测方法CY/T 2222020*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 97 号邮政编码:100073电话:(010)5225714352257140北京睿和名扬印刷有限公司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880 毫米 1230 毫米1/16印张 1.5字数 16 千字2020 年 12 月第 1 版2020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书号:35068214定价:24.00 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版权专有翻印必究举报电话:(010)52257140CY/T222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传媒/媒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