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29949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强乡村振兴的基层战斗堡垒连云港市开展村级“两委”队伍综合研判的做法和启示推动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根本。村级“两委”班子作为基层组织振兴的“主心骨”“操盘手”,组织力如何直接影响乡村振兴质效。连云港市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战略部署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提升基层干部整体质量列为“牛鼻子”工程,创新开展村级“两委”队伍综合研判,通过对全市1424个村、261个社区班子运行状况、发展现状、群众满意情况全方位“透视”,立体式“把脉”,精准化“施治”,推动“软班子”变成“强堡垒”,取得了基层组织建强、干部队伍调忧、发展路径找准的“叠加”

2、效应。系统布局、精准实施推动综合研判举措严起来在综合研判工作中,连云港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注重运用系统化思维,加强总体设计、统筹推动、靶向施策,构建“研判什么”“怎么研判”“结果如何运用”的集成体系,着力推动责任要求在一线落实、班子运行情况在一线掌握、发展路径在一线优化。1. 系统化部署推动,做到研判要求不降低。画好“施工图”,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两上两下”制定出台村(社区)“两委”队伍综合研判工作方案,对研判时间、人员、内容、程序等提出具体化要求。配套设计研判工作流程图,按照制定工作方案、张贴考察预告、组织民主测评、开展谈心谈话、排查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实地印证、形成研判报告、细化整改措

3、施等8个步骤,节点化、程序化实施,让基层对“图”操作、挂“图”作战。配强“工作队”,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明确组织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主导,形成上下“一盘棋”。镇街层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结合村(社区)体量,设立若干研判工作组,三套班成员任组长,党务、财政、农经、审计等部门齐参与,驻点包村开展综合研判,确保研判工作做深做细。全市90个镇街共成立489个研判工作组,1950名党员干部全程参与。压实“责任链”,建立随机暗访、问题核查、晾晒进度、述职汇报“访、查、晒、述”推进机制,一竿子到底开展明查暗访,定期通报推进情况、存在问题等,传导压力、激发动力,以责任压实推

4、动工作落实。市委组织部直接蹲点联系12个村(社区),解剖麻雀,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偏,推动研判工作程序不减少、质量不降格。2. 全方位体检会诊,做到研判过程不打折。多维度“扫描”,每个工作组集中35天时间,通过民主测评、谈心谈话、调阅台账等方式,逐个对村(社区)政治建设、“两委”班子运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干部违纪违法、重点任务落实、党员教育管理、乡土人才培养、辖区宗教场所、信教群众等10个方面开展综合研判,填报“两册五表”,即“两委”人员名册、后备干部名册,村情社情一览表、民主测评表、民主推荐表、班子情况综合分析简表、“两委”人员违法违纪情况排查表,整体上对“两委”

5、班子进行“体检”“切脉”。多渠道“问诊”,研判过程中,在广泛征求老支书、老模范、老党员意见的基础上,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请群众评判,开展“五必问”,即必问班子履职、问干部作风、问政策落实、问后备干部人选、问意见建议,在乡语口碑中察实情、在田间地头谋实策,通过“脚下有泥”实现“心中有数”。多层面“确诊”,通过实地走访查看、书面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公检法等部门意见,结合“体检表”,综合评定“两委”干部现实表现,对班子成员作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等评价,对“两委”班子按照“好”村不超过20%、“差”村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分类定档,并形成“一报告三清单”,即综合研判情况

6、报告,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建议清单,为“对症下药”提前“把准脉搏”。3. 多途径开好处方,做到研判结果不虚化。坚持把综合研判和整改落实有机结合起来,同步强化研判结果运用,做到边研判边整改、边研判边提升。针对班子不优问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两委”班子建设刚性指标、村级“两委”换届准备,开展村(社区)干部队伍“大排查、大清理、大阻挡、大提质”行动,及时将142名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两委”干部全部排查出来、清理出去;通过组织调整、村(居)委员会补选等,稳步推进“两委”正职“一肩挑”,全市“一肩挑”比例达到80.41%,走在了全省前列;公开选拔479

7、名原籍大学毕业生、复退军人回村任职,选优配强“头雁”队伍。针对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大轮训,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结对帮扶等提升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能力。针对村级干部报酬不高问题,市委专门出台村干部薪酬待遇保障办法,按照农民人均收入的2.1倍标准发放基本报酬,细化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管理,全市村、社区书记收入较之前月均分别增加800元、1000元,有力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针对集体经济不强问题,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18万+”计划,全面推行“支部+产业+电商”模式,开展“百企联百村”项目结对发展、“强村带弱村、联

8、建促发展”等活动,盘活资产资源,丰富增收路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累计开展培训85次1.5万人次,新上致富项目240余个,带动130个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摸清底子、找准路子推动综合研判成效实起来开展村级“两委”班子综合研判,进一步摸清了家底、调优了干部、建强了堡垒,推动解决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不优、“三资”管理不严、基层干部作风不好等突出问题,达到了真正摸透实情、真正解决问题、真正让群众满意的良好成效。1. 摸清了村级集体“有哪些”的真实家底。底数清,才能方向明、路径准。通过逐村逐社开展综合研判,对村级“三资”再盘点、村级债务再起底、乡土人才再排查、制度规定落实再检查,切实

9、算清了“底账”、理清了“家经”。通过“背靠背”找、“面对面”听、“点对点”议,进一步摸透了实际情况、摸准了群众期盼、摸清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增强了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针对性科学性。综合研判过程中,各工作组指导建立村级基础台账2270份,梳理问题建议7600余条,帮助369个村增加沟塘等集体土地约1380余亩。2. 找到了村级干部“怎么管”的方法路径。过去村(社区)干部主要依靠镇街管理,市县组织部门很少参与,缺少培养的系统性、管理的规范性。综合研判中,探索组织部门直接参与、全程跟踪指导机制,推动市县组织部门对村(社区)班子构成的结构性、运行的规律性、如何调动积极性等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

10、上出台了村党组织书记县乡共同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了村级“两委”干部管理的方法,强化了镇街真管严管的责任,形成了市县镇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3. 增强了激活基层“如何抓”的规律认识。综合研判过程中,采取“内引外招”配强“头雁”、调整不合格不胜任“两委”干部、推动城市资源向基层倾斜、开展联建帮带等,既有力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也让组织部门对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夯实基层基础的规律得到进一步升华,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基层党务干部普遍表示,通过研判,更加深化了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抓出什么效果”的规律把握,抓好基层党建信心更足了、方法更明了。4. 掌握了

11、农民心里“缺什么”的鲜活情况。实现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通过驻点研判,心贴心地与党员群众交朋友、拉家常,了解心愿、化解心结,把党员群众的心气理顺了、思想统一了,更加密切了党员群众间的“鱼水之情”,也让党员干部在群众的“牢骚话”“逆耳言”中,更加深入了解到农民群众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使制定的政策更接地气、更契合民心,让群众从内心深处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研判工作中,开展党员谈心8.3万人次,走访群众3.4万人次,会办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4600余件。夯实基层、建强队伍推动综合研判经验用起来开展村级“两委”队伍综合研判的有益探索,进一步丰富了加强

12、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拓展了推动组织振兴、建强基层基础的创新举措,也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上再出发、再创新、再提升。启示之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必须始终突出政治功能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连云港市着重研判基层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认识更加深刻、行动更加自觉。这启示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持续拧紧对党忠诚的“螺丝帽”,勒紧遵规守

13、纪的“紧箍咒”,真正将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启示之二,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必须充分激发人才的最大活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连云港市通过广开门路“引”、任人唯贤“选”、多措并举“育”、不拘一格“用”、强化保障“留”,将优秀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这也启示我们,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加强人才政治吸纳、创新人才引育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人才队伍。启示之三,群众路线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传家宝”,必须全面贯彻到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中。基层是实践的大课堂,党员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连云港市把开展研判的过程当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问政于党员干部、求“两委”班子调优之策,问计于乡土人才、求推动乡村振兴之举,问需于基层百姓,求党群干群和谐之道,保证了研判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启示我们,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要始终把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深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常到基层组织中去看,到党员群众中去听,到基层干部中去问,摸清基层的所急所盼,感知工作的利弊得失,在走实群众路线中不断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