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
福州二中、福州四中、屏东中学、连江一中四校 12 月联考
高中三年地理科试卷
考试日期:12 月 19 日
完卷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泰加林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带类型,树叶呈针状常绿状态,树干呈尖塔状。外围树木见风易倒,
所在地区往往演变成小水塘。如下图为“大兴安岭泰加林分布及泰加林景观图”。据此完成 1-2 小题。
1
2
.大兴安岭地区泰加林向南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坡向 C.坡度
.泰加林倒伏干枯之后,所在地区常演变成小水塘是因为( )
D.水源
A.冻土融化,地面塌陷
B.风力增强,风蚀加剧
D.径流加快,水蚀增强
C.根系腐烂,雨水倒灌
下图为林芝地区局地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其中黑色等值线表示雷达组合反射率(雷达组合反射率
越强,降水概率越大),灰色阴影部分表示垂直气流速度(单位:Pa/s,正值表示向上运动,负值表示向
下运动)。完成 3-4 小题。
试卷第 1页,共 7页
-
3
4
.此时林芝可能为( )
A.午后,吹山风
B.午后,吹谷风
C.凌晨,吹山风
D.凌晨,吹谷风
.此时甲区域反射率高的原因是( )
A.山坡受热空气上升凝结
B.山风使谷底气流抬升
C.谷底受热后强对流所致
D.谷风沿山坡上行凝结
黑海地区年降水量为 600—800mm,周边河流年平均注入淡水量为 3.55×1010m3。黑海平均水深为
315m,仅通过狭窄的马尔马拉海与地中海相连。黑海表层与深层海水密度差异大,被称为“双层海”,
1
也被称为“世界上生存生物最少的海”。下图为黑海周边流域图。据此完成 5-6 小题。
5
6
.黑海被称为“世界上生存生物最少的海”的原因有( )
①
表层海水盐度低,深层海水盐度高 ②海水对流少,营养物质上泛少
纬度位置高,温度不适宜 ④流域植被多,入湖径流泥沙含量少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亚速海比黑海更容易结冰,与之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亚速海( )
A.盐度更低 B.水量更少 C.风浪更大 D.纬度更高
萨多纳“构造竞技场”地处瑞士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实地考察可见三叠纪(距今 2.519-2.013 亿
年)泥灰岩叠加在侏罗纪(距今约 1.996 亿年前至 1.455 亿年)石灰岩之上。下图示意萨多纳“构造竞技
③
A.①②
场”某地景观。据此完成
7-8 小题。
三叠纪泥灰岩
侏罗纪石灰岩
试卷第 2页,共 7页
7
8
.三叠纪泥灰岩叠加在侏罗纪石灰岩之上,主要是其经历了( )
A.变质作用
.萨多纳“构造竞技场”形成后当地
A.地壳厚度增大 B.沉积作用明显
B.沉积作用
C.断裂位移
D.水平拉张
C.水平拉张剧烈
D.岩层密度减小
7
5 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
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 1 万年,
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 3O00 年,云梦泽和彭蠡泽
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据此完成 9-10 小题。
9
1
.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
A.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B.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D.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0.距今约 1 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①
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 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 ③海平面下降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某地区山前平原 2008—2015 年当地降水量、蒸发量、水分盈亏量、地下水水位月变化折线图,
据此完成 11-12 小题。
试卷第 3页,共 7页
1
1.该地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 B.华北 C.华南
D.西南
1
2.关于图示四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与地下水水位变化一致
B.水分盈余时地下水水位上升
C.蒸发量最大时地下水水位最低
D.地下水水位最高约在 2 月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
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 60 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 681 米,甲乙丙丁为地表四地
点。据此完成 13-14 小题。
1
1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处地下煤层开采时易发生瓦斯爆炸 B.图中所示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C.丁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4.要开采白垩纪岩层的矿产资源,从埋藏深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某省会城市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察了一年内教学楼南、北门厅内的地面光斑并绘制了位置图。
D.丁地河段左岸河床坡度较缓
如下图为“该教学楼南、北门厅内二至日 10 时和 14 时的地面光斑位置图”。据此完成 15-16 小题。
试卷第 4页,共 7页
北
门
南 门
1
1
5.该中学最可能位于( )
A.沈阳 B.南京
6.图中表示夏至日 14 时光斑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C.昆明
D.海口
D.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021 年 8 月,形成于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一路向西北进发并持续增强,进入墨西哥湾后发育成为超
强飓风(即台风)“艾达”。29 日,在美国南部登陆,登陆后的四个小时内,势力减弱缓慢。
023 年 9 月 10 日,一涡旋形成于希腊,向西南方向移动,途经水温高达 30℃的地中海后势力增强,
2
2
发育成为“丹尼尔”风暴。“丹尼尔”中心风速约 8—9 级,相当于热带风暴等级,但水汽很足,在非洲
北部利比亚登陆后造成超过 400 毫米的特大暴雨,暴雨引发山洪,两处河流水坝的垮塌加重了灾害。图示
意地中海及周边区域和美洲局部地区。
(1) 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说明影响飓风“艾达”和“丹尼尔”海洋上移动路径的风向。(4 分)
(2) 简述“艾达”从热带气旋发育成超强飓风的过程,并说明其登陆后势力减弱较慢的原因。(8 分)
(3) 与“艾达”相比,“丹尼尔”强度虽然较弱但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试分析原因。(6 分)
试卷第 5页,共 7页
1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别德马湖是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一个湖底以基岩为主的湖泊,长 80 千米,宽 15 千米,
面积 1088k ㎡。别德马冰川在别德马湖西端,别德马湖自形成后湖水水位年变化一直较小。别德马湖的湖
水经一条湖间河流注入阿根廷湖,然后经圣克鲁斯河(流程 385 公里)注入大西洋,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
河中生物很少。下图为阿根廷别德马湖位置及其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
(
(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别德马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8 分)
2)分析圣克鲁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8 分)
3)别德马湖东岸多大风天气,针对这一现象请给出合理解释。(6 分)
1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土壤温度、积雪、植被覆盖影响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冻结时长。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
往发生逆温现象。伊犁河谷的典型逆温现象出现在海拔 800m~1600m 之间。图 1 为“伊犁河谷地的位置示
意”,图 2 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变化情况及其年降水量示意图”。
材料二 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某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呈带状分布于
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
(1) 分析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 1200m 以上下降的原因。(6 分)
试卷第 6页,共 7页
(2)推测伊犁河谷黄土主要分布于林带以下的原因。(6 分)
试卷第 7页,共 7页
2
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
福州二中、福州四中、屏东中学、连江一中四校 12 月联考
高中三年地理科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
1
.B
1.B 12.D 13.A
.B 2.A
解析】1.读图可知,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山体的西坡。大兴安岭为山地,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同纬度
2.A 3.C 4.B 5.A
6.C 7.C
8.A 9.C
10.D
14.D 15.D
16.B
【
平原地区低。且大兴安岭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冬季高纬度南下的冷空气容易在此堆积,导致气
温更低,因此泰加林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界明显偏南,泰加林向南延伸。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泰加
林向南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向,而与纬度、坡度和水源关系不大,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2
.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有冻土分布,泰加林倒伏干枯之后,地面失去森林遮挡光照,太阳辐射顺利照射
到地面,导致地面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在热熔塌陷的作用下形成小型洼地,积水形成小水塘。综上所述,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3
.C 4.B
解析】3.由材料可知,垂直气流速度,正值表示向上运动,负值表示向下运动,林芝两侧的山坡为下
沉气流,林芝正上空为上升气流,可判断出此时,吹的是山风,应为凌晨,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由材料可知,雷达组合反射率越强,降水概率越大,甲区域反射率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原因是夜
【
4
间吹山风,山风使谷底气流抬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导致甲区域反射率高,B
正确;山坡是冷空气收缩下沉,A 错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吹的时山风,而不是谷风,D 错误;谷
底盛行上升气流,但不是受热后产生的强对流,C 错误。故选 B。
5
.A
6.C
【解析】5.黑海表层海水盐度低,密度小,深层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因此,表层和深层海水交换少,
深层海水含氧量低,深层海水上泛的营养物质少,饵料不足。①②正确;位于中纬度,③错误;与入湖径
流泥沙含量关系不大,④错误,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6
.读图可知,亚速海有大量淡水河流汇入,盐度比黑海更低,亚速海面积比黑海小得多,因此水量更少,
亚速海纬度更高,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亚速海结冰,ABD 不符合题意;亚速海风浪比黑海更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7
.C
8.A
试卷第 1页,共 4页
7
.较老的岩层叠加在较新的岩层之上,说明当地经历了断层,且断层与水平面倾斜角度小,较老岩层沿
着断裂面被推挤上升到较远的距离后,覆盖在较新岩层上,就出现了较老岩层叠加在较新岩层之上的现象
如下图方框中所示)C 正确;变质作用改变岩石理化性质,不会改变岩层的位置,A 错误;沉积作用形
(
成的岩层都是新老关系都是下老上新,B 错误;水平拉张会使岩层断裂,但不会使岩层推覆,D 错误;故
选 C。
8
.较老岩层叠加在较新岩层之上,会使当地地壳厚度增大,
A 正确;地势较高,处于侵蚀环境,侵蚀作用明显,B 错误;
这种推覆式断层活动需要强烈的水平挤压,C 错误;物质挤
压,岩层密度增大,D 错误。故选 A。
9
.C
10.D
【解析】9.由材料可知,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
使得古川江流向发生改变。背斜以东落差较大,侵蚀能力较强,朔源侵蚀后,落差减小,背斜以西的泥沙
被带到背斜以东地区沉积,沉积物的成分垂直方向差异较大,C 正确;沉积物粒径大小及分布主要体现侵
蚀能力强弱,A B 错误;背斜以西主要受侵蚀作用的影响,D 错误。故选 C。
1
0.由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使得地势变得低洼,利于集水,①错误,②正确;海平面上升使得河流水
位相对上升,湖泊水位上升,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1.B 12.D
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降水量与蒸发量应该为正值,地下水位变化与水分盈亏量既可为正值、
1
【
也可为负值,因此可判断,①②是降水量与蒸发量、③④是地下水位变化与水分盈亏量。①曲线最大值出
现在 4、5 月份,②曲线最大值出现 7、8 月份,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可判断,该地应该 4,5 月份雨季未
到,气温升高,蒸发量达最大,而雨季应该在 7、8 月份到达,因此①曲线为蒸发量,②曲线为降水量。
一般来说水分盈亏量是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可得,据此可推知,③曲线为水分盈亏量,④曲线为地
下水水位变化。东北地区的纬度更高,气温更低,4、5 月份的蒸发量较小,不符合图示特征,A 错误;根
据上述推测,该地 4、5 月份雨季未到,气温升高,蒸发量达最大,而雨季应该在 7、8 月份到达,符合华
北平原的气候特征,B 正确;华南地区雨季在 4-5 月份已开始,C 错误;西南地区也位于南方地区,雨季
也应该开始更早,D 错误。故选 B。
1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下水位变化与降水量不完全一致,A 错误;水分盈余时,地下水位不一定上升,
如 6-7 月份,水分盈余,但地下水位变化为负值,说明在下降,B 错误;蒸发量最高时在 5 月,地下水水
位变化仍然为负值,说明地下水水位还在下降,并没有达到最低,C 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地下水水位最
高时应该是在地下水水位变化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水位变化等于 0 的时期,地下水水位最高,因此应该在
试卷第 2页,共 4页
2
1
月份,D 正确。故选 D。
3.A 14.D
解析】13.根据构造等高线可知,丙和丁处岩层“凸低为高”处,即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若地
【
下含有煤层,煤层上方易形成气体聚集区,开采时易发生瓦斯爆炸,A 正确;据材料可知,图中有一个指
向标的指向为北方,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B 错误;丁处是背斜构造,岩
层向上拱起,结构内部不易存水,不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 错误;丁地位于平直河段,在南半球受地转偏
向力影响,左岸侵蚀强烈,故左岸河床较陡,D 错误。故选 B。
1
4.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 60 米,山峰高度为 681 米,山峰外围等高线高程应为 660 米。埋藏深度应由
地表海拔减去构造海拔,丁处构造等高线海拔为 140-160 米,地表海拔为 300-360 米,其埋藏深度 140-220
米,同理推算,甲处、乙处、丙处的埋藏深度分别为 220-300 米、480-560 米、180-260 米,因此丁处地
下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最小的,从埋藏深度角度最合适开采,D 符合题意,排除 ABC。故选 D。
1
5.D
16.B
【解析】15.由题可知,门厅内光斑朝向偏西或偏东方向,说明 10:00 和 14:00 位于正午前后。相同时间,
南门厅光斑朝向偏北方且长度较大,为冬至日的光斑状况。北门厅光斑朝向偏南方且长度较小,为夏至日
的光斑状况。夏至日正午前后,该教学楼北门厅光斑朝向南方,说明太阳位于其北方的天空,故其位于北
回归线以南地区,海口符合,D 正确。沈阳、南京和昆明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前后均不可能出现光
斑朝南的情况。故选 D。
1
6.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海口离北回归线较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光斑面积较小,排除③
④
;夏至日,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海口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该地 14 时太阳的方位在西北方向,
日影朝向东南,光斑的位置在东南,①错误,②正确。故选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说明影响飓风“艾达”和“丹尼尔”海洋上移动路径的风向。(4 分)
参考答案】(1)①“艾达”形成于加勒比海,受东南(季)风影响北上;(2 分)②“丹尼尔”形成
于希腊,受东北信风影响南下。(2 分)
【
(
【
2)简述“艾达”从热带气旋发育成超强飓风的过程,并说明其登陆后势力减弱较慢的原因。(8 分)
参考答案】(2)①从加勒比海到墨西哥湾,洋面广阔,海水温度较高,海洋源源不断为热带气旋提供
水汽和热量。(2 分)②水汽在上升中变冷发生凝结,释放大量潜热,加热低层空气,(2 分)③
促使对流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令海平面处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发育成超强飓风。
(
2 分)④登陆后,地形平坦,摩擦力小,“艾达”飓风势力减弱较慢。(2 分)
试卷第 3页,共 4页
(
【
3)与“艾达”相比,“丹尼尔”强度虽然较弱但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试分析原因。(6 分)
参考答案】(3)①“丹尼尔”虽强度较弱,但水汽充足,降水量非常大,危害更严重;(2 分)②利比
亚地区常年气候干旱,沙漠气候面积大,洪涝灾害较少,防洪灾意识弱,缺乏应对灾害的紧急措施与
经验;(2 分)③利比亚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较差;(2 分)④经济落后,救援能力不足。(2
分)(答对 3 点得 6 分)
1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别德马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8 分)
参考答案】(1)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小(或地势高,气温年较差小,蒸发量季节变化小);(2
分)湖底以基岩为主,向下渗漏少;(2 分)地处(安第斯山)背风坡,多干热风天气,强降水天气少
或地处(安第斯山)背风坡,全年降水少);(2 分)该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入湖径流量小,
【
(
且湖泊面积大,水位季节变化小(2 分)湖东南端有外泄河流,湖水高于外泄口,可外泄多余水量。(2
分)(答对 4 点得 8 分)
(2)分析圣克鲁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8 分)
【
参考答案】(2)该地区河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泥沙含量少,营养物质少;(2 分)
冰川融水水温低,且纬度偏高,不利于生存繁殖;(2 分)上游湖泊吸纳沉淀水中大泥沙,中下游
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2 分)河流短小,生存空间小。(2 分)
(3)别德马湖东岸多大风天气,针对这一现象请给出合理解释。(6 分)
【
参考答案】(3)位于风力强劲西风带山地背风坡,多焚风性强风;(2 分)受狭管效应影响,加强
了风速;(2 分)气候干旱,当地植被稀疏,且湖面摩擦力小,不利于减小风速。(2 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1)分析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 1200m 以上下降的原因。(6 分)
参考答案】(1)1200 米以上降水量增多,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保温作
1
【
用增强;(2 分)逆温效果明显,海拔 1200 米以上地区处在逆温层之上,温度较高;(2 分)降水
增加,潜热释放的较多,改善热量条件(2 分)(或者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 1200 米以上地
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降低了日温差和年温差。)
(2)推测伊犁河谷黄土主要分布于林带以下的原因。(6 分)
【
参考答案】(2)三面环山,向西敞开,西风携带粉尘进入谷地,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弱,粉尘
沉降;(2 分)林带以下,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出现森林,森林阻挡降低风速,粉尘沉积;(2 分)
自西向东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粉尘沉降;(2 分)林带以下坡度平缓,利于黄
土堆积。(2 分)(答对 3 点得 6 分)
试卷第 4页,共 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