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溶液教学设计冯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明确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会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3.知道悬浊液和乳浊液;了解乳化现象,认识一些乳浊液和乳化剂。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活动,加深概念的认识。
2运用科学探究及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溶液概念的形成,溶质及溶剂的概念及区分。难点:1.判定溶质的成分和溶解过程的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及方法。
2.如何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试管、药匙、蒸馏水、蔗糖、食盐、硫酸铜晶体、高锰酸钾、可乐瓶、泥沙、碘、酒精、润滑油、洗洁精等。出示课题第一节溶解与乳化【创设情景】同学们,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进实验室做实验会发现实验员做实验要着实验服,时间久实验服上沾了许多污渍,有哪些污渍啊?你打算怎么办呢?【问题1】那大家清理污渍时用到的最主要的物质是什么呢?【问题2】水主要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讲述】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溶解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导入,以问题为主线来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趣。
一、物质的溶解【板书】
7.1溶解与乳化【实验探究】物质的溶解【问题1】哪些污渍可以用水洗去?哪些污渍不能用水洗去?【问题2】若不能用水清洗,该怎么办?请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情况。【讲述】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观察的也很仔细。看来不是所有的物质能溶水,像蔗糖、食盐、硫酸铜这样可溶水的物质称为“可溶物”,形成的混合物叫溶液,像碘、植物油这样在水中难溶的称为“不溶物质”,形成的叫浊液。蔗糖、食盐、硫酸铜这些“可溶物”消失在水中的过程,我们称为“溶解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其他各组补充。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建立“可溶物”与“不溶物质”的概念。【板书】
一、溶解【设问】为什么蔗糖、食盐、硫酸铜固体溶水后消失了呢?让我们一起从微观角度来认识一下吧!【动画展示】蔗糖在水中的微观溶解过程及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讲述】分子不停地运动,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如果外界条件不改变,这些蔗糖分子很难再聚集在一起,因为它们和水分子间作用力大。而植物油、碘放入水中,水分子对它们的作用力不大,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存在。学生观察蔗糖溶水的动画。培养学生从微观方面理解物质活动的现象。三【教师】我们来想一下,微观运动决定了这样的混合物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思考一下:如果取出一部分,剩下的和取出的是否一样?【教师】就像喝糖水,喝一口、再喝一口、再喝一口,每一口都是一样甜(师生课前准备定量的水和糖并溶解),这就是“均一性”(板书)【教师】再思考一下,如果把溶液密封起来保存,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像植物油和水、泥沙和水那样出现分层或沉淀吗?是否稳定?【教师】这就是溶液的稳定性(板书)【提问】那么什么是溶液?请大家就自己的理解,给溶液下个定义?(引导学生口述溶液概念)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口述概念(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探究】【问题1】碘和润滑油不能用水洗去,那可以用什么洗去?【问题2】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呢?请设计方案并实验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其他组补充)【板书】H2ONaClH2OI2H2O蔗糖浊液H2O润滑油溶液H2OCuSO4H2O泥沙酒精I2汽油润滑油【讲述】我们将被分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提问】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见到许多溶液,比如碳酸饮料(可乐),【提问】在不同体系下,溶质溶剂怎么判断呢?溶液体系溶质溶剂举例固 液固液糖水、食盐水、硫酸铜溶液液 液有水非水物水醋、酒精溶液无水量少量多润滑油的煤油溶液气 液气液可乐、盐酸思考:在固液溶液中能否加入多种不同固体?(如在水中加入,蔗糖、食盐、硫酸铜、高锰酸钾)学生回答,可以用酒精、汽油洗去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学生讨论溶液组成及不同成分的种类学生小组实验用学生小组实验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印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过渡】我们回到洗衣服的任务里,一般在家里我们是用汽油酒精处理污渍么?【提问】洗洁精起什么作用呢?是使油和水形成溶液么?【实验探究】将油和水的混合物的试管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几滴洗洁精,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倾听,归纳【讲述】油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易分层,加洗洁精后不易分层,洗洁精叫做乳化剂,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板书
三、乳化【提问】同学们,你们打算怎么洗这批衣服呢?回想一下,爸爸妈妈怎么洗衣服的呢?【课堂检测】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菜籽油B.味精C.食盐D.蔗糖
2、下列溶液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A.酒精溶液B.碘酒C.雪碧D.澄清石灰水
3、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
(1)溶液一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3)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4)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5)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能力提升】已知将金属锌放入稀硫酸中会发生如下反应:Zn H2SO4=ZnSO4 H
(1)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
(2)若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过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
(3)若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放入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锌粒有剩余,所得液体中溶质是_溶剂是_【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了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归纳)
7.1溶解与乳化
一、溶解
二、溶液
1、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2、组成溶剂(溶质)H2ONaClH2O高锰酸钾H2OCuSO4H2OI2溶液H2O蔗糖H2O润滑油煤油润滑油酒精I2教学反思(课后)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对溶液概念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讨论认识理解概念。结合实验、讲练等教学模式,以及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逐层深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时间关系,导致教师讲解较多,学生巩固练习时间较少,所以在下次上课前应让学生对概念及实验课前进行预习,以节省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