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扣件钢管脚手架搭、拆
安全技术交底
编制部门:
日期:
Xxx (单位)公司
扣件钢管脚手架搭、拆安全技术交底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根据国内外的使用经验及经济合理性,单管立柱的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50m以上的高架有以下两种常用做法:
1) 脚手架的下部采用双管立柱,上部采用单管立柱,单管部分高度在35m以下。
2) 将脚手架的下部柱距减半,较大柱距的上站高度在35m以下。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见下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参数
立杆间距(m)
操作层小横
大横杆步距
小横杆挑向墙
用途
构造形式
水平运输条件
横向
纵向
群俪距(m)
面的悬臂长
痢筑
单排
双排
不推车推车
1.5
<2
< 1.5
<1.0
< 0.75
1.2 —1.4
0.45
装修
单排
双排
不推车推车
1.5
<2
<1.5
<1.5<1.0
1.5- 1.8
1.6- 1.8
0.40
注:最下一步的步距可放大到1. 8m。
(2) 在搭设脚手架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逐级向架设和使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 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不得使用。
2) 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3)地基处理与底座安放。
1)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可按下表或根据计算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立杆地基基础构造
措设高度H
(m)
地基土质
中、低压缩性且压缩性均匀
回填土
高压缩性或压缩性不均匀
<24
夯实原土,立杆底座置于面积不小于0.075m2的垫块、垫木上
土夹石或灰土回填夯实,立
杆底座置于面积不小于
0.10m2的馄凝土蛰块或垫木上
夯实原土,铺设宽度不小于2mm的通长槽或垫木
25~35
垫块、垫木面积不小于
0.lm2,其余同上
砂夹石回填夯实,其余同
夯实原土,铺厚度不小于2mm砂垫层,其余同上
36~5 0
垫块、垫术面积不小于0.15mz或铺通专用槽钢或木板,其余同上
砂夹石回填夯实,垫块或垫木面积不小于0.15舒或铺通专用槽钢或木板
夯实原土,铺150mm厚道渣夯实,再铺通长槽钢或垫木,其余同上
注:表中混凝土垫块厚度不小于2mm;垫木厚度不小于 50mm。
当脚手架搭设在结构楼面、挑台上时,立杆底座下
应铺设垫板或垫块,并对楼面或挑台等结构进行强度验算。
2)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3)铺设垫板(块)和安放底座,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⑦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③ 双管立柱应采用双管底座或点焊于一根槽钢上。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和安全技术要求。
1)脚手架搭设顺序如下:放置纵向扫地杆斗立柱T
横向扫地杆T第一步纵向水平杆T第一步横向水平杆T连墙件(或加抛撑)一第二步纵向水平杆一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2)搭设立柱的注意事项:
① 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严禁混合使用。
②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1/3。
③ 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④ 当搭至有莲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⑤ 立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m,立柱顶端高出建筑物檐上皮高度1.5mo
3)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① 搭设纵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l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缭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lOOmm;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② 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柱固定。
③ 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lOOmm。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伸人墙内的长度不小于180ram。
④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砖过粱上与过粱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梁或粱垫下及两侧各5mm的范围内。
⑤ 砖砌体的门窗洞两侧3/4砖和转角处1 导砖的范围内;其他砌体的门窗洞两侧3mm转角处6mm的范围内。
⑥ 独立或附墙的砖柱。
4)搭设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注意事项:
① 莲墙件应均匀布置,形式宜优先采用花排,也可以并排,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ram。
连墙件必须从底步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拆除。
② 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
步搭设。
每道剪刀撵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60°之间;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
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③ 一宇型、开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支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的斜杆应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24m以下的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支撑,24m以上者踪两端应设置横向支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5)扣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① 扣件规格由8或由1)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②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 m,并不大于65N m。
③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④ 对接扣件的开应朝上或朝内。
⑤ 备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mm。
6)铺设脚手板的注意事项:
① 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高墙面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② 脚手板的探头应采用直径3 2ram(10号)的镀锌铁丝固定在支承杆上。
③ 在拐角、斜道平台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7)搭设栏杆、挡脚板的注意事项:
① 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立柱的内侧。
② 上栏杆上皮高度l 2m,中栏杆居中设置。
③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i50mm。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1)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3)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4)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 )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
1)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3 )卸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3)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人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