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1. 文明施工标化管理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下设二名专职文明施工管理人员,各施工班组均设立一名兼职文明施工管理员。项目部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项目部与各施工班组、各级管理人员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各班组与每个职工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项目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每半月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奖励先进,处罚落后,真正做到领导有力,责任到人。重点抓好以下几点: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1. 施工现场周围设置2.5米高围墙,围墙内外刷白,用彩色线框衬托。
2. 施工工地大门采用铁质不透亮双扇门,并漆成白色,门面上书写企业名称;工地围墙、大门按公司标准进行设置。
3. 在工地大门入处设立门卫,建立门卫管理制度张贴在墙上。门卫管理人员设三名,统一保安着装,24小时分三班轮流值班。门卫处放有职工花名册及职工上岗登记表,以及外来人员进出登记表,并实行封闭管理。所有职工包括管理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卡上班,凭证进出。同时所有职工必须戴好安全帽、统一着装上班,安全帽颜色按集团公司统一格式分工种发放。
4. 项目部备好15只安全帽,作为贵宾参观检查时用。
施工现场标志牌设置
建筑工地大门外侧竖立形象美观的工程概况牌,大门内侧显目位置设置以下图、牌及栏:
1. 施工现场平面图。
2. 卫生包干图。
3. 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
4. 施工用电配电箱及施工机具平面图。
5. 消防器材平面布置图。
6.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
7.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
8. 建筑职工职业道德牌。
9. 工地卫生制度牌。
10. 防火责任牌。
11. 合肥市市民守则牌。
12. 建筑职工文明“八不”守则牌。
13. 讲文明,树新风,人人遵守“六不”规范牌。
14. 宣传教育栏。
15. 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施工现场场容场貌管理
1. 施工场地推行砼硬地坪施工,保证场内道路畅通;路面作好坡度流向处理,场内设置排水沟,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设置洗车台,车辆做到净车出场,避免在场外道路上“抛、洒、滴、漏”。
2. 由兼职文明施工管理人员落实班组落手清制度,清扫出来的建筑垃圾集中堆放,每日清运一次。生活区、办公区内的垃圾由专职保洁员负责,每日清运一次。做到场内无垃圾。
3. 对进场的材料、机具、安全禁令标志、配电箱、消防器材等严格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位置进行堆放、设置,堆放设置要做到整齐有序,材料挂设标识牌,注明名称、品种、规格、检验状态。每天由专职文明施工管理员负责检查。
4. 为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生活办公环境,工地现场适当摆设或种植一些花草。材料加工作业和零散材料区设有栏杆围护,所有栏杆用黄黑分色油漆,现场各区和设施设有指示牌。
5. 施工作业交底明确,做到文明作业,工完场清,不在规定吸烟处外随意吸烟。
6. 随施工进度在现场悬挂宣传标语,积极创造一个文明的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
1.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落实分区包干,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现场清洁工二名,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设有专用垃圾箱,并加盖,每日清运。确保生活区、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
2. 夜间施工向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告示。作业时尽量控制噪声影响。
3. 职工食堂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位置远离厕所,制定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张贴上墙。灶台、墙面铺贴面砖。炊事员上岗穿戴白色工作服、工作帽。炊具备有消毒设施,菜盆加罩,冷热、生素熟食品分开储藏,防蝇设施齐全。
4. 工地设置茶桶,有充足的茶水供应,茶水桶上加盖,冬天做好保温设施。
5. 厕所、浴室保持洁净,墙面铺贴瓷砖,地面铺贴防滑地砖,天棚吊顶,保证通风采光良好。配备冲水装置,厕所设置化粪池,排放符合环保要求,施工楼层设置移动厕所,制定厕所保洁管理制度,设专职保洁员一名。每天清洗厕所三次,喷射空气清新剂,确保厕所内无异味。
6. 现场办公用房采用彩钢板活动房。除设立各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以外,设立电脑室、会议室等。另外单独设立“职工活动室”,添置电视机等必要设施,设置报刊书籍阅览室和各类棋球室。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7. 现场职工宿舍采用彩钢板活动房,内设统一钢床,每间寝室设5张上下铺双人床。制定寝室管理制度,宿舍处张贴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宿舍人员名单(加照片)以及卫生值日轮流表。
8. 现场配备保健医药箱、急救器械及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二名,开展卫生防病宣传。
工程竣工清场管理
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干净建筑垃圾。清理出来的垃圾集中堆放,每日清运,清运中做好防止滴漏飞扬的措施。拆除架子时,先行洒水降尘,减少二次扬尘污染。当天拆下来的钢管、脚手板、扣件等材料每日清运出场,若不能当天清运出场应确保堆放整齐。
文明施工综合管理
1. 本工程所有施工班组都必须与施工班组签订《文明施工责任承包书》。各施工班组必须落实一名兼职文明施工管理人员,并加入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文明施工管理小组。
2. 项目部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半月组织各施工班组进行检查考核,奖励先进,处罚落后。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计划
1.2. 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也是施工现场管理达标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做好这项工作。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防治大气扬尘污染
1. 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进行存放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
2. 工地内应当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和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冲洗干净后出场,并保持出入通道及道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整洁。
3. 夏季高温季节,指定专人洒水降尘。
4. 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5. 对于粉尘较大的机械及施工部位,要做好消尘工作。比如水泥罐的下边用彩条编织布围住,木工操作搭棚进行等。
6. 禁止在施工现场从事消化石灰、搅拌石灰土和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7. 工程高处的物料、建筑垃圾、渣土等应当用容器垂直清运,禁止凌空抛掷,施工扫尾阶段清扫出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装袋扎清运或用密闭容器清运,外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
8. 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
9. 施工中应当设置密目网,防止和减少施工中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等外逸,避免粉尘、废弃物和杂物飘散。
10. 建筑工程的工地路面应当实施硬化,工地出入 5米范围内用砼、沥青等硬化,出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宽度,防止道路扬尘。
11. 施工现场设专人及设备,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避免使用敞锅熬制沥青。
12. 应当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零星混凝土搅拌时,搅拌设备应当安装除尘装置或采取有效封闭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减少污染。
13. 施工现场所用茶炉、大灶符合环保要求,烟尘排放黑度达到林格曼一级以下。
周边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绿化带保护措施
1.向建设单位及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的布置情况,场地布置尽可能避开地下管线位置,远离绿化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