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村产业发展状况简介
**村产业发展状况简介
**村地处鹤**镇西南部,耕地4030亩、25个村民小组、783户、3785人。2016年获评湖南省卫生村。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扩大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步伐。**村紧紧围绕"五化'、"四有'目标(五化即"农业产业化、土地集约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农民工人化',四有即"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坚持产业富民强村,在上级党政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探究出了一条利益联结、协调发展、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主要成效
按照"培育宽裕户、带动中间户、扶助贫困户、转化后进户、壮大村集体'的产业发展工作思路,革新扶贫对象扶持和扶持资金使用两项机制,实施差别式扶持和扶持资金可持续发展,执行"合作社(公司) 农户'、"合作社(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由"输血'变为"造血'。形成龙虾养殖450亩、优质稻2000亩、养鱼260亩,农家乐四个主导产业,农业产业1个专业合作社运行合格,村民收入大幅提升,80%的农户从中受益,群众大踏步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
二、主要做法
一是流转、整合土地。继承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执行土(林)地"确权不确户、分红算人头、补贴归原户、组级管理、村级整包'的经营管理模式,流转分散在各家各户手中的土(林)地;实施村庄整治,引导群众到中心村建房,利用土地"增减挂'政策,拆屋增地,设立公墓园,引导群众集中葬坟,迁坟增地,利用河滩、洲地造地;打破组界户界,实施农田综合治理项目,完善农田基本设施。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制约。
二是拓宽融资途径。在激励村民自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上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先后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增减挂'项目、新乡村建设项目、交通水利项目、专业合作社奖扶项目等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积极与信用社沟通协调,采纳村班子成员个人担保、村集体和宽裕户联保、个人信用担保、个人或合作组织财产担保和设立财政互助基金担保(按8:1)等贷款形式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基本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不够的困难。
三是走合作经营之路。在农户自愿基础上,激励和引导农民成立和参加乡村互助合作组织,采纳资金资产、土地、劳作力等灵活多样的入社或入股方式,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的形式,积极创业脱贫致富,成立了1个专业合作社。
通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究,**村正朝着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休闲旅游村的目标迈进。
**村产业发展状况简介
黄麟乡共计"十三五'贫困村6个,深度贫困村迳尾村已于2017年整村退出,4个村2018年整村退出,1个村2019年退出。黄麟乡围绕农业产业"五个一'机制,扎实推动我乡产业扶贫工作,我乡农业产业已实现全覆盖,20个村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开通了对公账户,全乡贫困户入社入股率达到88%以上,所有贫困户100%纳进了县元民农林产业扶贫联合社,每户量化股金5000元,由县财政代缴,全乡产业发展浮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为使全体贫困户有踏踏实实的获得,变"输血'为"造血',我乡通过政府引导、挂点单位扶持引进了宁都山凤凰公司、江西栖岭公司两个龙头企业,18个行政村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了肉鸡养殖,其中8个村与山凤凰公司合作,已搭建大棚30个,面积约4500㎡,10个村选择与西岭公司合作,已建养鸡大棚约13500㎡,具体由能人带头、贫困户入股式、合作社经营、贫困户零风险的的方式,全乡1443户贫困户加入了各村合作社,按每户收取2000元股金入股,共筹集股金288.6万元,贫困户入股率达到88.31%,所有股金已全部投入到肉鸡养殖产业中,目前全乡已有成笼肉鸡24万羽。另外迳尾村选择发展肉兔养殖,新建肉兔养殖大棚1300㎡,建成后基地总面积达到2600㎡,可养殖2000只种兔估计年产肉兔8万只以上;下堡选择发展竹鼠养殖产业,现已建竹鼠厂房735㎡,繁殖种苗600余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