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机考3套真题题库.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10632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机考3套真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机考3套真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题库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因此可以调整经济结构。 T V F X 2. 货币替代效应增大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T V F X 3. 股份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股东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T V F X 4.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T V F X 5. 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一般都是通过直接行政控制手段实现的。 T V F X 6. 黄金是实现保值的最好手段,因此黄金储备也具有最大的盈利性。 T V F X 7. 中央银行负责与其他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流合作。 T V F X 8. 中央银行一般不得直接从事商业银行持有票据的再贴现业务。 T V F X 9. 代理发行国债既不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也不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T V F X 10. 货币发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业务库通过商业银行的发行库流向社会。 T V F X 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o A政府债券 B股票 C公司债券 D金融债券 2.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引起财富的变动,从而改变人们的支出意愿,引起消费和投资的变化,最终引 起国民收入变动,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称为()。 A资产组合调整效应理论 B财富变动效应理论 C信用可得性效应理论 D边际效应递减理论 3. 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A发行库 B现金库 C业务库 D发行库和业务库 4. 窗口指导属于()0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B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C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D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 5. 以下()业务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A经理国库 B资金清算 C财政垫支 D公开市场操作 6. 货币政策标的又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和最终目标之间设立的一 些过渡性指标。 A初始目标 B中间目标 C基础目标 D操作目标 7.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 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措施的总称。 A外汇储备 B黄金总量 C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 D国债发行总量 8. 货币供应量M2-M1= ( )o A MO B狭义货币 C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D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9. 中央银行贷款业务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的职能。 A国家信誉 B资金保证 C最后贷款人 D第一个贷款人 10. 当基础货币不变时,货币乘数增大,货币供应量会()o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1. 不能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是()。 A基础货币 B货币供应量 C利率 D外债 12. 某时期内平均每单位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称为()o A货币流通速度 B货币流通天数 C现金回笼率 D现金投放率 13. 能够强化中央银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又容易受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反对的货币政策工 具是()o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窗口指导 14. 不属于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再贴现政策 C窗口指导 D公开市场业务 15. 充分就业是指()。 A所有人都能就业 B失业率在合理的限度内 C失业率为零 D失业率在18%左右 16. 在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各种关系中,与()的关系最为重要。 A财政部 B发改委 C商务部 D计划经济委员会 17. 从中央银行分析物价、利率、投资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动,到认识是否应采取行动所花费的时间, 称为()o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效应时滞 D外部时滞 18.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组成。 A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 B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投入产出表 C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 D资产负债表和投入产出表 19. 衡量充分就业的指标是()。 A就业人口数量 B失业人口数量 C劳动力利用率 D失业率 20. 由一家金融机构集中进行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称之为()o A双元多头监管体制 B集中单一监管体制 C单元多头监管体制 D双元单头监管体制 21. 以下()业务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A经理国库 B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C财政垫支 D公开市场操作 22. 货币政策的标的又称()o A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B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C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D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23. 公开市场业务属于()«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B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C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D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 24. 金融监管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监管权,在中央一级由两家或两家以上机构共同负责的 监管体制称之为()o A双元多头监管体制 B单元多头监管体制 C集中单一监管体制 D双元单头监管体制 25. 构成基础货币的各个项目均为()。 A商业银行的资产 B商业银行的负债 C中央银行的资产 D中央银行的负债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有()。 A确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 B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C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D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 E规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 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o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B消费者信用控制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商业信用控制 E直接信用控制 3. 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为()0 A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木点 B经济发行原则 C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规律 D财政发行原则 E为政府服务 4. 货币发行准备金的类型包括()。 A现金准备 B保证准备 C法定准备 D直接准备 E储蓄准备 5. 现金收支统计中,现金回笼主要包括()o A商品回笼 B服务回笼 C财政回笼 D工资回笼 E行政回笼 6. 现金收支统计中,现金投放主要包括()o A商品投放 B服务投放 C财政投放 D工资投放 E行政投放 7. 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A 一体式中央银行 B复合的中央银行制 C 一元式中央银行 D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E跨国中央银行制 8.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主要包括()。 A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发行人民币 C持有、管理国家外汇 D经理国库 E审批商业银行开业 9. 选择货币政策标的的原则有()。 A可控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抗干扰性 E适应性 10. 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优越性包括()o A收缴库款方便 B调拨库款灵活 C资金安全 D数字准确 E利于宏观调控 题库二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中央银行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T V F X 2.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取贷款利息和再贴现利息,形成中央银行的利润,因此可以说中央银行以 盈利为目的。 T V F X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与货币供应量的比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T V F X 4. 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因此可以调整经济结构。 T V F X 5. 以集中货币发行权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则瑞典银行是最早的中央银行。 F X 6. 公众手中持有的货币就是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凭证。 T V F X 7.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属于私人股份资本的中央银行。 T V F X 8.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体系是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支持系统。 T V F X 9. 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国内资产,一类是国外资产。 T V F X 10. 我国货币供应量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 T V F X 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通过信用可得性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作用过程,称为()。 A资产组合效应 B信贷可得性效应 C财富变动效应 D信用可得性效应 2. 货币政策是一种调节总量经济政策和()政策。 A微观经济 B国家经济 C宏观经济 D中观经济 3. ()出台,使英格兰银行具有了国家发行银行的性质,真正确立了其中央银行的地位。 A 1927年《中央银行条例》 B 1872年《国立银行条例》 C 1913年《联邦储备银行法》 D 1844年《比尔条例》 4.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标的是()。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货款限额 5. 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是货币发行的首要环节。 A发行库 B业务库 C市场 D发行库和市场 6. 由一家金融机构集中进行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称之为()。 A双元多头监管体制 B集中单一监管体制 C单元多头监管体制 D双元单头监管体制 7.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值与()的变化值的比率。 A基础货币 B存款准备金 C利率 D活期存款 8. 资金清算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能。 A服务 B调节 C管理 D监督 9. 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最高限额来限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保证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这种利率最高限额 属于以下哪种货币政策工具()o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直接信用控制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道义劝说 10.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称为 ()o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国民生产净值 11. 不能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是()。 A基础货币 B货币供应量 C利率 D外债 12. 监管、检查金融机构的活动是中央银行()职能的体现。 A服务职能 B监督职能 C管理职能 D调节职能 13. 从长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 A呈反向关系 B具有相似性 C互相矛盾 D具有一致性 14. ()是指货币从流通中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中央银行的发行库。 A货币回笼 B货币流通 C货币发行 D货币再流通 15. 以下()业务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A为财政部贷款 B资金清算 C最后贷款者 D公开市场操作 16. 货币政策的标的又称()o A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B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C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D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17. 金融监管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监管权,在中央一级由两家或两家以上机构共同负责的 监管体制称之为()o A双元多头监管体制 B单元多头监管体制 C集中单一监管体制 D双元单头监管体制 18. 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A发行库 B现金库 C业务库 D发行库和业务库 19. 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B信用分配 C利率最高限额 D流动性比率 20.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 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措施的总称。 A外汇储备 B黄金总量 C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 D国债发行总量 21. 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和效率低下,以及政治不稳定等,引发的国内公众对本国货币的躲避行为, 称为()o A溢出效应 B货币效应 C货币兑换 D货币替代 22. 一国国内货币政策在作用于国内经济变量的同时,也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这就是货币政策的 ()o A溢出效应 B跨国效应 C离岸效应 D互相影响效应 23. 中央银行通过对耐用消费品规定分期付款的最低付现额和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来影响消费者购 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称为()。 A消费者信贷 B消费者信用控制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消费者控制 24. 在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各种关系中,与()的关系最为重要。 A财政部 B发改委 C商务部 D计划经济委员会 25.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值与基础货币变化值的比率称为()o A货币乘数 B存款系数 C贷款乘数 D货币流通速度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一般会产生以下效果()o A法定存款准备金转变为超额存款准备金 B商业银行利润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 D加速经济增长 E增加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 2. 美国“骆驼评级体系”从以下()方面考察、评估银行经营状况。 A资本状况 B资产质量 C管理水平 D收益状况 E流动性 3.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0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E计划指令 4. 物价稳定的含义主要包括()o A 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B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波动 C政府可能对物价进行调整 D物价长期保持不变 E没有通货膨胀就是物价稳定 5. 中央银行调节职能表现为()o A调整国民生产总值 B调节货币供应量 C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操作 E调节再贴现率 6. 《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附属资本包括()o A呆账准备 B有到期日的优先股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E次级债 7. 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通过两种形式来消化,这两种形式是()。 A进口总额增加 B物价变动 C汇率波动 D利率波动 E外汇储备变化 8. 各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基本途径有()o A加强货币政策信息的交换 B减少对货币总量指标的依赖 C强调汇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D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 E杜绝货币“溢出效应"的产生 9. 中央银行的职能有()o A行政职能 B管理职能 C服务职能 D审批职能 E调节职能 10.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o A直接信用控制 B消费者信用控制 C公开市场操作 D存款准备金制度 E道义劝说 题库三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货币发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业务库通过商业银行的发行库流向社会。 T V 2.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T V F X 3. 企事业单位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行为,称之为再贴现。 T V F X 4. 储备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基础货币。 T V F X 5. 《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过的。 T V F X 6. 再贴现的本质相当于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 T V F X 7. 早期的中央银行都不是纯粹的中央银行。 T V F X 8. 货币政策时滞中的效应时滞属于外部时滞。 T V F X 9.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业的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T V F X 10.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体系是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支持系统。 T V F X 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一元中央银行制,如()。 A俄国 B美国 C日本 D前苏联 2. 不属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是()o A物价稳定 B经济增长 C没有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3. 规定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各占相应比例的货币发行制度称为()o A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 B现金准备发行制 C保证准备制 D比例准备制 4. 货币政策时滞中的外部时滞是指()o A认识时滞 B效应时滞 C决策时滞 D传导时滞 5. 以100%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的货币发行制度称为()。 A现金准备发行制 B弹性比例发行制 C保证准备发行制 D比例准备制 6. “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表示中央银行在行使()职能。 A调节职能 B服务职能 C管理职能 D控制职能 7. ()出台,使英格兰银行具有了国家发行银行的性质,真正确立了其中央银行的地位。 A 1927年《中央银行条例》 B 1872年《国立银行条例》 C 1913年《联邦储备银行法》 D 1844年《比尔条例》 8. 选择货币政策标的的原则不包括()o A可控性 B可测性 C及时性 D相关性 9. 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呈()关系。 A 一致 B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矛盾的方面 C相互矛盾 D相似 10.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对外金融活动的()。 A部分代表 B总顾问和全权代表 C参谋 D专业咨询机构 11.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组成。 A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 B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投入产出表 C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账户 D资产负债表和投入产出表 12. 构成基础货币的各个项目均为()o A商业银行的资产 B商业银行的负债 C中央银行的资产 D中央银行的负债 13. 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是货币发行的首要环节。 A发行库 B业务库 C市场 D发行库和市场 14. 不能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是()。 A基础货币 B货币供应量 C利率 D外债 15. 消费者信用控制属于()。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B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C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D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 16.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o A道义劝说 B公开市场业务 C利率最高限额 D流动性比率 17. 某时期内平均每单位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称为()o A货币流通速度 B货币流通天数 C现金回笼率 D现金投放率 18. 在各个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具有()o A不确定的关系 B相似性 C矛盾关系 D 一致性 19. 我国货币供应量M0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政府债券 20. 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要检测、监控()o A汇率 B利率 C就业率 D货币供应量 21.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的关系是()。 A隶属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平级关系 22. 货币供应量M2-M1= ( )o A MO B狭义货币 C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D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23.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 A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监督机构 D咨询议事机构 24. 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增加,基础货币必然()。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25.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属于()o A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B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 C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D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现金收支统计中,现金投放主要包括()o A商品投放 B服务投放 C财政投放 D工资投放 E行政投放 2. 金融监管体制可分为以下几种() A双元多头监管体制 B单元多头监管体制 C集中单一监管体制 D双元单头监管体制 E集中多头监管体制 3.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o A 一体式中央银行制 B二元中央银行制 C 一元中央银行制 D混合式中央银行 E跨国中央银行制 4.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货币政策工具 B中介目标 C最终目标 D操作目标 E基础货币 5. 构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要素主要有() A货币政策工具 B货币政策标的 C货币政策目标 D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 E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标的之间的内在联系 6. 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上要注意()o A以研究货币供应量为主 B以研究宏观经济为主 C以定量分析为主 D以定性分析为主 E立足金融,研究经济 7. 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通过两种形式来消化,这两种形式是()o A进口总额增加 B物价变动 C汇率波动 D利率波动 E外汇储备变化 8.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o A货币发行 B中央银行贷款 C再贴现 D证券买卖 E外汇储备 9. 人民银行的资金清算业务主要包括()。 A票据交换 B清算交换的差额 C异地资金转移 D支付工人工资 E个人银行卡支取现金 10.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一般会产生以下效果()o A再贴现减少 B基础货币减少 C货币供应量减少 D商业银行借款成本增加 E货币供应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