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模板7篇.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10211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模板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模板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模板7篇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1 新《纲要》注重环境的作用,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发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用心观察幼儿的兴趣,大自然中的鲜艳色彩,万千姿态,动人声响,神奇变化,到处都有让幼儿陶醉其中,快乐学习的素材。教师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主题的引发: 秋天,我们组织孩子到"动物园"秋游,见到了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回来后孩子们议论着自己秋游过程中的见闻,滔滔不绝地相互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小动物。有的孩子说:"我家里养了一只黑色的八哥,会说话。"有的孩子说:"上次妈妈带我去杭州千岛湖玩,我去了猴岛,鹿岛,蛇岛等,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孩子说:"厦门海洋公园里有海豚、海狮和海豹,它们会表演顶球,跳圈,可神奇了!。"……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古灵精怪的小猴,温顺可爱的小白兔,酣态可掬的熊猫……在孩子的眼中都是非常的可爱,是他们童话世界中的人物,也是孩子们天真世界中的一部分,我们老师为何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借助主题活动带领幼儿一起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一同去感知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 活动的实施: 活动一:小小搜集员 活动意图: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动物是幼儿生活十分熟悉,接触频繁的事物,种类十分丰富,易于搜集和观察,我便有意识地发动孩子们来做"搜集员",通过多方面途径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师幼共同创设环境,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进孩子对动物世界的认识。 观察与推进: 茜虹:"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里面有许多我喜爱的动物。"玉馨:"老师,这是我和家里小狗一起拍的照片,看它多乖巧呀。"小唱:"这是我养的小乌龟,我把它带到幼儿园来。"铭锟:"这是我家电脑上寻找到的动物图片。"思睿:"爷爷买的小白兔,它的毛就像棉花一样,软软的。"茜虹:"我来摸摸,嘿!真的像棉花,摸上去毛茸茸的,真舒服!"铭锟:"你抓的这只是螳螂,他不是动物,是昆虫。"王锐:"不对,昆虫也是动物,老师,你能告诉我,昆虫是动物吗?"黄晟:"我家有一本很大很大的书,里面都是动物资料,不然,我晚上回家帮你查一查。"第二天,黄晟真的把他的动物书拿来了,他们两个一起仔细的查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找到了答案,知道动物包括昆虫,昆虫是动物的一种,紧接着,这个小秘密传开了,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在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收集下,资料越来越丰富了,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对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有较浓厚的探索兴趣。你瞧,教室的墙壁上到处是动物的图片,有网上下载的,有图书,图片上剪下的,也有小朋友和家长画的。展示台、橱窗上摆了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玩具:小狗、小熊、小鸭、小鸡,企鹅,长臂猴、大象、老虎、狮子、鸵鸟等。自然角饲养了小白兔、乌龟、金鱼、小狗、鹦鹉等,一时间,整个活动室俨然成了一座动物乐园,孩子们置身于"动物王国"中,大家一起观察,一起发现,并尽情地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反思: 孩子们已有一定的探索欲望,这对小班幼儿来讲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并且富有想象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外,在师幼的共同参与下,创设出"会说话的"的环境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探究动物的兴趣更浓厚了。 活动二:我喜欢的小动物 活动意图: 提供条件,让幼儿与小鸡、小兔、小鸟、小鱼等小动物接触。鼓励幼儿与身边熟悉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白兔)一起玩耍,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请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或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经验,让幼儿知道人们是怎么关心、饲养小动物的,了解饲养小动物的有关常识。鼓励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或幼儿的饲养区饲养小动物,如:在自然角里养金鱼、小蝌蚪、小乌龟、蜗牛、蚕等,提醒幼儿按时给小动物喂食。启发幼儿注意观察小动物的变化,小动物的外形特征、活动特点,并大胆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观察与推进: 老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后说出自己的喜好。 黄震:"我最喜欢老虎,因为它很威武!"欣怡:"我最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疏豫:"我最喜欢小花猫,因为它会抓老鼠。"贝宁:"我喜欢小狗,因为她会看家。"老师请出小动物或拿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能够轻松自然地演唱。 2、能跟随音乐模仿几种觉小动物的动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cd。 2、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动物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学习歌曲。 (1)出示头饰:“今天来了许多新朋友和大家一起玩,你们猜猜是谁?” (2)教师示范唱一遍歌曲,。请幼儿逐句学习演唱。 2、熟悉歌曲,尝试轻松自然地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练习听音乐轻松自然地演唱歌曲。 (2)带领幼儿反复演唱歌曲,尝试每一遍歌曲换一种动物名称。 3、幼儿尝试做不同小动物的模仿动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1)教师给幼儿戴上不同的小动物头饰,唱到哪种小动物,戴着相应头饰的幼儿就要走到场地中间,表演小动物的动作。 (2)根据幼儿的兴趣可再次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体验表演的乐趣。 (3)教师及时肯定并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选择部公动作请全体幼儿模仿。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很感兴趣,通过节奏图谱的出示和指挥,幼儿大多一开始就能够基本会唱小动物的叫声。在掌握了叫声的节奏后自然地引入之后的小动物,学习唱出小动物的叫声来。在对唱中运用手势体态的提示让幼儿清楚的知道要轮到自己唱了。不足之处在于:唱的形式有些单一,都是教师在领唱前一段,幼儿来唱叫声。活动中幼儿表现的有些不活跃,如果在最后请幼儿分别来扮演几种小动物唱一唱小动物的叫声,为他们贴上小动物图片帮助区分角色会使幼儿感到更有趣,活动气氛会更活跃些。动物园的情境创设有些不合适,若换成“老师很喜欢我的小羊”导入会更自然、恰当些。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学习用象声词进行完整地表述。 2、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小鸭、小鸡、小花猫、小山羊、小黄狗等动物图片。 2、森林的背景图一张。 【活动重点】 模仿小动物叫声,学习用象声词进行完整地表述。 【活动难点】 运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变变变》 导入语: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玩的手指游戏,一起来? 2、逐一出示不同的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动物的叫声和习性。 导入语:刚刚的手指游戏都变出了什么小动物呀?今天呢我们班来了几位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是谁呢?(出示小鸭图片贴在森林背景图上,模仿小鸭动作、叫声) 提问:谁来了?小鸭怎么叫?小鸭喜欢吃什么? 小结:运用儿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师:第二位动物客人过来了,听,叽叽叽。 提问:小鸡怎么叫?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花猫怎么叫?小花猫吃什么? 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师:咩咩咩,是谁的声音呀?小山羊怎么叫?吃什么? 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师:最后一位动物客人就要出来了,要注意听咯!汪汪汪,谁来了?小黄狗怎么叫?喜欢吃什么?(幼儿一起模仿小黄狗的'动作和叫声) 小结:运用儿歌里的语言进行表述: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把你们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虫子;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3、幼儿学念儿歌 (1)看图片,变做动作变朗诵儿歌。 师:好不好听?小朋友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学?那你们要大声的念,老师小声的跟着好不好? 4、游戏:什么动物吃什么 (1)捉迷藏 导入语:这些动物客人想跟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想不想玩? 师:好,游戏开始咯!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 谁藏起来了?请用儿歌里的一句话把它请出来吧! 5、结束 师:外面还有哪些小动物呢?它们又喜欢吃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小动物一直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在一次计算活动中,大家对小动物吃什么产生了兴趣。除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小动物之外,好多小朋友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了其他小动物的饮食。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爱好,设计了这一活动。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说说小动物的外形,有兴趣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2、体会亲近动物,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和视频、ppt多媒体课件(小动物隐藏在背景中,有发出小动物叫声的按钮,音乐)、各种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流程: 一、说一说可爱的小动物。 提问:喜欢小动物吗?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它长得什么样? (用短小的儿歌帮助幼儿体会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本领。如:小鱼,小鱼游呀游,摇摇尾巴游呀游。)小结:不同的动物长得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本领。 二、看一看我家的动物朋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动物?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吗? (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小结: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做出来的动作也是不一样的。再让我们跟随小鱼、乌龟和小狗一起来热热身。 三、猜一猜森林里的动物朋友1、运用多媒体演示,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寻找、猜测森林里的小动物导语:小动物们不见了,淘气的小动物是在和我们捉迷藏。 重点难点:根据露出的局部猜测动物。根据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猜测动物。 提问:你是从什么地方猜出来的? 2、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念儿歌,学动作提问:刚才我们在小树林里看到了那些动物呢?这些动物又有些什么本领呢? 有谁愿意模仿一下? 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延伸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爱吃的食物。 2、能够伴随有节奏的语言模仿小动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鸡、小鸭、小羊等小动物头饰及它们爱吃食物的图片。 2、《喂喂小动物》ppt。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信。原来动物园里的饲养员阿姨要出去办事,没有人照顾小动物们。饲养员阿姨发来邀请信,邀请小朋友们帮助她,照顾小动物们,喂小动物吃饭。 (2)师:走我们去动物园。 (二)过程: 1、播放《喂喂小动物》ppt第一部分(逐图出示),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动作,知道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 (1)师:动物园到了,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些小动物吧。 (2)师:有谁认识这只小动物呢?它是怎样叫、怎样走路的呢?谁来学一学? (3)师:谁知道它最爱吃什么? (4)小结: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小小鸭,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宝贝们,太棒了。我们知道了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我们一起去喂喂小动物吧。 2、游戏《喂喂小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语言模仿小动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幼儿自选一个小动物头饰戴好坐到小椅子上。老师将各种食物图片摆在桌子上,一边敲小鼓,一边又节奏的说:“小花狗,汪汪汪,请问你想吃什么?”头戴小花狗头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学小狗走路,一边走一边说:“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然后从桌子上拿出骨头的图片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反复游戏多次,请幼儿分别模仿动物,找出小动物最爱的食物。 3、播放《喂喂小动物》ppt第二部分。 (1)师:饲养员阿姨,回来了,快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 (2)师:太高兴了,饲养员阿姨很满意,我们照顾的小动物,她说我们都是合格的动物饲养员了,欢迎我们经常去动物园帮忙。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教学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教学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 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 “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 “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 “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 小班小动物的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发展走、跳、钻及平衡的能力。 2.继续练习听信号做动作,看标志做动作。 3.培养幼儿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兔、猫、狗、猴、熊头饰人手一个、萝卜、香蕉、鱼、骨头、玉米点心若干,平衡木、山洞、小沟(教师用纸制作),布置好场景,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热身运动,做《小动物真可爱》模仿操。(幼儿围着老师做)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小动物们喂得饱饱的,小动物们说现在想一起来做做运动,我们也来学学小动物做运动吧!(放音乐) 2.基本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教师:“现在我们都变成了动物宝宝,老师也变成了兔妈妈了,现在兔妈妈要带着动物宝宝们去做客,可是在去的路上有许多的标志,看到平衡木我们要走过去,看到小沟要像小兔子一样地跳过去,山洞要钻过去,(钻山洞时要注意安全,不能把山洞推倒)山洞就是动物的家(老师是兔妈妈,我就要到小兔家做客,动物宝宝们可要记住自己是谁,就回自己的`家,小猴回小猴的家……现在兔妈妈要去小兔家了,看看小兔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2)兔妈妈带着“小动物”去做客,练习时注意提醒幼儿看标志做动作。(快到小动物家的时候,提醒幼儿记住自己是谁,要到哪个小动物家做客。) (3)幼儿分两组同时进行游戏。(练习一个接着一个玩游戏) (4)教师:“原来,这些小主人不在家,不过他们为我们都准备了最喜欢吃的点心,我们就去品尝美味的点心吧。”等所有的幼儿都拿到了相对应的点心,品尝。 (5)天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带领幼儿原路返回。(并与小动物再见) 3.结束部分 教师:刚才我们去了小动物家,品尝了美味的点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吧,(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和老师做放松运动。(下次兔妈妈还要带动物宝宝去做客,现在请宝宝们拉好火车,我们回教室洗手)活动结束。 本文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