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切割操作规程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工业中的副产品液化石油气已被用在金属的切割上。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丁烯〔C4H8〕、戊烷〔C5H12〕和乙烷〔C2H6)等。这些物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把它们加压变成液体,然后装在瓶里使用,这就是液化石油气。
采纳氧-液化石油气代替氧-乙炔进行切割具有很多优点,如成本低、切口表面平滑、氧化铁熔渣易清除、操作安全、回火爆炸的可能性较小、使用方便等;缺点是切割时预热的时间稍长,耗氧量大。
氧-液化石油气火焰的构造,同氧-乙炔火焰基本一样,也分为氧化焰、碳化焰、中性焰三种,焰心也有部分分解反应。不同的是氧-液化石油气焰习分解产物较少,内焰不像乙炔焰那样明亮,而是有点发蓝,外焰则显得比氧-乙炔焰清楚而且较长。
按汽化方式的不同,液化石油气的供给方法分为:自然汽化、强制汽化和加添加剂。
〔1〕自燃汽化
瓶内液体蒸发所必需要的热量完全靠瓶子四周的空气供给。这种方法要求瓶内液化石油气的丙烷含量高,不能含有戊烷,环境温度不能太低,冬天必必需放在有采暖设备的房子里使用。这种方式汽化量较小,但切割一般厚度的钢板已完全够用。
〔2〕强制汽化
把瓶内气体导出,靠汽化器使之汽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① 瓶内组成始终不变,因此压力一直稳定,可不剩残液;
② 液化石油气的汽化量仅取决于汽化器的汽化能力,与气瓶的大小无关;
③ 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同样可以使用,适于冬季室外作业;
④ 对液化石油气组成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3〕加添加剂
在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内加注添加剂,可起到助燃、阻聚、催化、裂化等特别功效,显著改善气体的燃烧特性,大大提升火焰的燃烧温度。添加剂能有效改善液化石油气在气瓶内液量较小或在环境温度较低〔如冬季〕条件下,由于汽化量不够影响切割的问题。
目前使用的割炬多是射吸式的,但规格和结构不统一,所以液化石油气输出压力也大小不同。为了保证液化石油气输入割炬的流量,达到与氧混合的比例要求,调整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十分重要。依据现场操作经验,手工切割一般厚度的钢板,液化石油气调压后的输出压力为2~3kPa;自动切割机为10~30kPa,切割厚度200~300mm的钢冒口时为25kPa。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着火点较高,致使点火较氧-乙炔时困难,必必需用明火才能点燃,或者把割嘴部靠近钢板表面,并略微打开一点氧气阀门,也可用打火枪点火。调节时,先送一点氧气,然后慢慢加大液化石油气量和氧气量。当火焰最短,呈蓝白色并发出呜呜响声时,该火焰温度最高。
氧-液化石油气切割时的操作工艺与氧-乙炔切割基本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