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
●●●●●
●●●●●
●●●●●
●●●●●
●●●●●
考室
考号
班级
姓名
●●●●●
●●●●●
●●●●●
●●●●●
●●●●●
●●●●●
●●●●●
花垣华鑫学校初中部2019年3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命题人:龙江峰 审题人:龙雪琴
总分:150分 时量:12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 以下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欺侮〔wǔ〕 燕然〔yàn〕 潜心贯注〔qián〕 鲜为人知〔xiǎn〕
B. 殷红〔yīn〕 赫然〔hè〕 哺育〔bǔ〕 锲而不舍〔qiè〕
C. 咳嗽〔sou〕 校对〔jiào〕 呜咽〔yè〕 气冲斗牛〔dǒu〕
D. 咀嚼〔jué〕 漂白〔piǎo〕 深恶痛绝〔è〕 惟妙惟肖〔xiāo〕
2. 以下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妇嬬皆知 选骋 巅峰 张皇失措
B. 鞠躬尽瘁 暑名 催促 心不在焉
C. 高潮迭起 深宵 狂阑 目不窥园
D. 苛捐杂税 屏障 攀谈 沥尽心血
3.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仍然做零工支持我们兄妹读书,一年到头兀兀穷年,白头发不知添了多少根。
B. 班级晚会上,小明同学的节目表演幽默搞笑,让人忍俊不禁。
C.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D. 这位新来的领导很年轻,有锐气,有魄力,但有时办事也未免锋芒毕露。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关键随时,能否摆正心态,是拿下比赛胜利的关键。
B. 在朋友们真诚的劝说下,误入歧途的小明熟悉到了错误并及时回头。
C.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D. 阿军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巧妙的构思荣获“华鑫杯〞中同学革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奖得主。
5. 将以下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立春过后,大地慢慢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慢慢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A. B. C. D.
6.以下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C.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D.远远地还闻声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能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7.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有小说《马伯乐》《呼兰河传》,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牛车上》。
D.《老山界》反映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华鑫学校初一年级组织展开“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以下活动。
8、“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3分〕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
9、“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究,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3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管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管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柔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告诉我们:
10、“青春的赞歌〞。青春充满活力、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仿照句式,写几句话予以赞美。〔4分〕
青春像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像 ,是 ;青春像 ,是 。
三、名著阅读〔9分〕
他有些害怕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或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同意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口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宁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11、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4分〕
12、以下哪一位不是这部小说当中的人物?〔3分〕
13、请概括选段的主要情节内容及人物的性格形象。〔2分〕
情节内容: 〔1分〕 人物形象: 〔1分〕
四、古诗词赏析〔8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爱。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注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晨炊:早餐;杨万里:南宋诗人。世称“诚斋先生〞赚〔zuàn〕得:骗得。错喜爱:空喜爱。政:同“正〞。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14、末句的“放过〞和“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5、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个深入哲理的?〔1分〕
五、阅读理解〔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能。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有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16、以下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告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能 品学兼优
17、以下“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D.使之冲烟而飞鸣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19、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二〕课内阅读〔15分〕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状况就绝然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状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0、选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顾题目中的 和 。〔3分〕
21、选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22、说说对以下句子的理解。〔4分〕
〔1〕起先,他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课外阅读〔14分〕
寻
①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②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
③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需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远离。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
④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
⑤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
⑥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可在那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太微弱了。
⑦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布衫的老人。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去寻。
⑧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顷刻间化作愤慨,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只。
⑨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
⑩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气,轻声埋怨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看了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
⑪她看我一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
⑫看看?我的火气蓦地又上来了。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好奇?要说好奇也不是坏事,但你得分分场合……
⑬我还要再说下去的时候,她抬起头,喃喃起来,听很多人说,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有的是被卖给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有的则是被打成了残废逼其沿街乞讨,有的就是被训练成演杂耍的了……
⑭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
⑮我知道了,她其实并不是要看热闹,而是看引起热闹的主角儿是谁。
⑯我曾听母亲说过,她还有一个儿子,三岁的时候丢了。
24、文章标题“寻〞包涵哪些含义?〔2分〕
25、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26、选文第⑦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7阅读④——⑯段,体会“我〞的感情变化。〔3分〕着急—— —— ——
28、读完此文,你能理解“姨〞的“极爱凑热闹〞吗?〔3分〕
29、本文结尾情节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分〕
六、写作〔6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30、〔1〕以“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猛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写“自卑、骄傲、害羞、等待、贪玩、想家、粗心、放任自己……〞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注: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