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市地下市政设施及共同沟的发展战略研究》提纲
孟广明 王伟
(青岛市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青岛266071)
摘 要:结合国内外综合管沟进展的状况,对国内综合管沟进展的效益、难点及建设形式做了分析,并对青岛市综合管沟的建设提出了规划方案,对综合管沟的实施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程管线,地下空间,综合管沟
所谓综合管沟,确实是地下都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都市地下建筑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治理。综合管沟代表着市政管线建设和进展的方向,是以后都市进展的必定趋势。
一、国外都市综合管沟开发利用概况
综合管沟起源于欧洲,早在1833年法国巴黎开始有系统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开始兴建综合管沟。1861年,英国伦敦修造了宽12英尺、高7.6英尺的综合管沟。1890年,德国也开始在汉堡建筑综合管沟。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地下有综合管沟30公里长。俄罗斯的地下综合管沟也相当发达,莫斯科有130公里长的综合管沟[1]。
日本国土狭小,都市用地紧张,因而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综合管沟在日本开始兴建于1958年,1963年日本颁布了«综合管沟实施法»,并在1991年成立了专门的综合管沟治理部门,负责推动综合管沟的建设工作。到1981年末,日本全国综合管沟总长约156公里,按照规划到21世纪初将达到526公里[1]。
美国和加拿大,尽管国土宽敞,但因都市高度集中,都市公共空间用地矛盾十分尖锐。美国纽约市的大型供水系统,完全布置在地下岩层的综合管沟中。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市,也有专门发达的地下综合管沟系统。
二、国内都市综合管沟开发利用情形概况
1958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的地下敷设了一条长1076米的综合管沟。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又敷设了一条长500米的综合管沟。此外,大同市自1979年开始,在九个新建的道路交叉口都敷设了综合管沟。
1994年底,上海浦东新区初步建成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综合管沟,全长11公里,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综合管沟还建筑了相当齐全的安全配套设施,并建成了中央运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国内越来越多的都市开始着手综合管沟建设的试验。近几年济南、杭州等都市开始着手研究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杭州都市地下管线综合管沟的可行性研究。浙江省的嘉兴市在开发秀洲新区过程中,也提出了建设综合管沟的打算。
我国的台湾省差不多建成了比较发达的综合管沟网络,先后制定了«共同管道法»、«共同管道法实施细那么»、«共同建设管线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方法»、«综合管沟建设及治理经费分摊方法»等多个法规和条例,推动综合管沟的建设。
三、 综合管沟开发利用效益分析
将都市市政管线紧凑合理地布置在综合管沟里,有效地利用了道路地下空间,节约了都市用地,同时也提高了各种管线抵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难的能力,从而保证了社会生产的安全运行及居民生活不受阻碍。
综合管沟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地下管线因检修、扩容而造成的道路重复挖掘,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又幸免重复挖掘造成的重大经济白费。
然而,综合管沟的建设是一项初期投资规模较大的市政配套项目,是都市经济、道路机动车流量、管线使用寿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台北的一项研究说明,综合管沟结合地铁建设、新城区开发、道路拓宽等工程建设时成本最低,专门是结合地铁建设实施时,一方面能够大幅度降低综合管沟建设的外部成本,另一方面能够爱护地铁。而一旦错过这种整合建设的时机,综合管沟的建设成本又将上升。
四、 综合管沟建设的难点分析
综合管沟建设的综合效益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综合管沟之因此在国内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除了经济因素〔造价高〕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制约:
1. 机构:长期以来,我国市政管线的建设与治理已形成了独立建设、独立治理的格局,这种建设和治理的模式与管线的传统直埋建设模式相适应。但对综合管沟那么要求管线能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治理,为此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综合管沟的建设,并统一和谐建设过程中各管线单位的权益与义务。
2. 政策与法规:关于综合管沟的建设,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综合管沟的建设就缺乏了依据和保证。
五、 综合管沟建设的常用形式
国内外综合管沟建设常用的有三种形式[2]。
1. 干线综合管沟:一样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综合管沟提供配送服务,要紧收容的管线为通讯、有线电视、电力、燃气、供热、给水等,有的综合管沟将雨、污水系统纳入。其特点为结构断面尺寸大、覆土深、系统稳固且输送量大,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修理及检测要求高。
2. 支线综合管沟:支线综合管沟为干线综合管沟和终端用户之间联系的通道,一样设于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要紧收容的管线为通讯、有线电视、电力、燃气、热力、给水等直截了当服务的管线,结构断面以矩形居多。其特点为有效断面较小,施工费用较少,系统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较高。
3. 缆线综合管沟:一样埋设在人行道下,其纳入的管线要紧有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直截了当供应终端用户。其特点为空间断面较小,埋深浅,建设施工费用较少,不设通风、监控等设备,在爱护和治理上较为简单。
六、青岛市综合管沟的进展探讨
青岛地下管线种类越来越多,长度越来越长。这些管道专门多管龄较长,外界的轻微阻碍就极易造成管线开裂而漏水漏气,甚至发生路面下沉、开裂而引发事故。同时,青岛市专门多道路〔专门是老市区〕下部的空间容量差不多饱和,管线重叠、交叉严峻,传统的直埋方式不适应现代化都市进展需要。
青岛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确定将建设地铁等快速轨道交通,为综合管沟的建设进展提供了机遇,制造了条件。同时,随着一些新区的开发建设,旧城区的改造,道路的拓宽整治,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样为综合管沟的进展制造了条件。另外,随着都市人口的增多和车辆交通的迅猛进展,专门是都市快速路的显现,都市交通系统中需要越来越多的过街地道作为解决行人过街问题的要紧途径[3],结合过街地道的开挖建设修建综合管沟将极大节约工程投资和加快工程进度。
1. 青岛主城区的地质地势条件
青岛的地质和地势是地下空间资源依存的差不多轮廓与环境物质。
1) 青岛主城区地下空间资源的环境物质是由表层较薄的土层以及深厚的岩石层组成,第四系沉积物厚度由海向陆逐步变薄,土层最大厚度30m左右,平均厚度7米左右。
青岛基岩埋藏浅,岩石构造完整性好,稳固程度高,要紧断裂带差不多稳固。青岛主城区地下空间的环境物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为青岛都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丰富潜力。
2) 青岛主城区以丘陵地势为主, 平原与山地地势共存,地貌丰富,地势起伏较大,坡率在0.5%~14.67%。丰富的地势提供了开发地下空间的多种可能的空间形式。
3) 青岛主城区土层地下潜水较丰富,水位较浅,岩石裂隙水涌水量较小。
2. 建设的原那么
1〕在建设综合管沟的外部客观条件能够满足综合管沟建设的要求时,就在该道路下为综合管沟的建设保留和操纵必要的建设空间,以作为都市可连续进展的基础。
2〕假如都市经济、区域交通的进展状况、道路下各种管线的使用寿命以及道路的开挖频率等满足综合管沟的建设经济条件,综合管沟就具备了建设的时刻条件,那么能够付诸实施。
3. 规划布局
1) 干线综合管沟:
结合青岛市都市综合交通规划中提出的地铁优化方案,青岛市的干线综合管沟建议要紧沿四流路、人民路、威海路、延安路、胶州路、火车站、广西路、小鱼山、文登路、香港路、海尔路、李村、京口路、振华路布置,形成一个环状干线综合管沟。为青岛市输配水主管线、天然气主干线、热力干线、35KV以上高压线及各种信息电缆的敷设提供了通道。一样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综合管沟提供配送服务。
2) 支线综合管沟:
支线综合管沟主城区建议沿中山路、堂邑路、大学路、延安三路、山东路、南京路、福州路、江西路、宁夏路、鞍山路、辽阳西路、长沙路、夏庄路、金水路、九水路等主次干道敷设。支线综合管沟是干线综合管沟和终端用户之间联系的通道,一样设于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
同时,在青岛市中央商务区、市北商务中心区、台东商业中心区、中山路商贸中心区、李村商贸区、及一些大型住区建设中,可考虑建设地下综合管沟。
3) 缆线综合管沟:
其他都市道路及都市重要的景观地区,如奥帆赛基地、五四广场、汇泉广场、太平路、莱阳路、汇泉路、正阳关路、东海路等推广进展缆线综合管沟,将各种信息电缆、有线电视电缆、电力路灯电缆等聚拢到同一管沟内。一样埋设在人行道下。
4. 实施措施
1) 成立专门机构:
要推进综合管沟在青岛的进展,建立专门的机构是首要的因素。专门的机构是综合管沟实施的主体,其要紧的作用是负责综合管沟建设的系统研究和规划、综合管沟的建设和平常的使用治理及负责和谐综合管沟建设中各管线单位的权益和义务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该机构应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2) 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专门的机构既是综合管沟实施的主体,也是政策与法规的执行者,而完善的法规体系关于综合管沟的建设与进展有着庞大的推动作用。制定综合管沟建设的相关政策的主导思想,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来引导综合管沟的建设与进展,限制直埋管线对道路的挖掘。
① 限制挖掘道路的规定
随着都市经济的不断进展,道路挖掘所引起的缺失越来越大,专门是对都市交通干扰所引起的间接缺失的比例越来越高。道路的挖掘单位不仅要承担修复道路的直截了当缺失,而且要承担由此而对都市造成的间接缺失。通过经济杠杆来限制道路的挖掘,引导综合管沟的进展。
② 综合管沟建设资金的分担规定
造价高是制约综合管沟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管沟建设的资金来源由各管线单位和政府等承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管线单位的投资是否超出其管线直埋的一次性投资以及长期修理所付的费用总和,是阻碍综合管沟推广、普及的要紧因素之一。
③ 综合管沟平常使用与治理规定
对综合管沟建成后平常使用的防灾问题、建设主体与各管线单位的责任权益、义务以及爱护治理费的来源、分担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陈霖,黄鹄.共同沟设计探讨.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5〕:30~33
[3] 姜福香,岳渠德,王玉田.过街地道盖挖法施工方案研究.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5〔1〕:14~19
Discus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ipeline Utility-tunnel in Qingdao
Meng Guang-ming, Wang Wei
(Qingdao Urban Planning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Qingdao 26607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pipeline utility-tunnel progressing abroad, we analyzed the benefit and difficulty to develop pipeline utility-tunnel in our country. In this topic, the format and planning arrangement of pipeline utility-tunnel in Qingdao is discussed.
Keywords: pipeline, subterranean space, pipeline utility-tunnel
作者简介:孟广明,男,40岁,高级工程师,注册都市规划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