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07654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审题 "敲' 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同学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同学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1.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义、行程问题"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同学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防碍数量关系确实立。在平常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同学上台来表演"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以帮助同学来理解题意,扫清解题障碍。 2.对应用题中显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六年级修补312本,比三年级多修补39本。三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同学一下子分辨不出六年级修补的多还是三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三年级多修补39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就用加法。 "查' 1."查',就是检查,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上面四个环节都做到位的状况下,还不能忽略了检查。如"小红家养了45只鸡,6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5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4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同学假设能这样检查:"小家红养了45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5千克蛋,还养了6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4千克蛋。小红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同学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常常是在这一类的题目中同学出错在鸡鸭的数量与它们的蛋的产量对应错了数量,这种题计算并不难,关键还是审题中的检查。 2.另外,检查还包括抄题时数字上下是否抄;漏抄、抄反数字也是同学中常出现的错误现象;从草稿上誊清到考卷或作业本上时是否一致等都必须要一一仔细检查。此外,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同学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激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升审题的能力。在平常教学中,关于圈对关键词并解答正确的同学,我还给予作业或考试卷上加分法来激励,正是基于长期这样的培养,大大强化了同学仔细审题的习惯。 2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联系实际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人们探究世界的手段,小同学受到年龄的限制,生活经历匮乏,同时抽象的逻辑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同学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形成了障碍,因此,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丰富同学的感性熟悉,深入理解心得,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实际生活,建立课内课外联系机制,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思想。此外,只有不断强化对同学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同学愿意学习数学,乐于参加,才干学好数学。而一年级的同学大多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对数学知识并不陌生。因此,在学习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教师就可以让同学自己观察教室,找一找教室里都有哪些可以看见的数,如,人数、桌子数、凳子数等,或者带领同学去参观校园,找一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另外,还可以引导同学说说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数字,比比谁说得好、说得多,让同学明白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生活到处有数学,促使同学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 关系融洽,课堂活跃 课堂教学效果的凹凸,还受教师与同学的关系影响。我们每个教师都会有所体验,一个和同学关系非常好的教师,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和认可,优良的师生关系就使同学听老师的话,更喜爱这个老师,继而是这个同学会积极努力地来学习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知识,并且,成绩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和同学相处融洽,和同学建立优良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同学才干和你有深厚的师生情,教学也就会有成效。所以,我们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提升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对同学的亲切感,要有一颗童心和同学相处。以和气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和他们交朋友,并且要多给他们激励和表扬的语言。比如,"你很了不起啊!'"你想得太好了!'"你将来一定会当一个数学家!'"你一定会考上最好的大学的!'这样同学才会精神饱满地主动参加学习。 采纳积极评价,树立同学信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要重视评价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同学进行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从而树立同学的自信心。例如,依据小同学好胜心强的年龄特点,在班级内设立"问题之星'"智慧之星'等荣誉称号,对喜爱提问题的同学进行奖励。特别是关于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在他们的学习本上画"小红旗'或"小星星',在完成章节内容时,让同学比一比谁的"小红旗'或"小星星'比较多,并给出恰当的评价,以此来激励同学积极提问。但是教师应注意,不管同学提出怎样的问题,都应该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引导,以保护同学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养成优良的提问习惯;即使同学所提出的问题非常浅显、幼稚,教师也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满和不悦,否则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培养同学数学学习兴趣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的关爱培养同学兴趣 教师对同学投入了爱,同学对教师的信任就会加深,关系更加密切,这是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施行证实,同学喜爱热情和气、尊重自己、诲人不倦的教师,也对老师讲的内容深感兴趣,讲课时语言亲切,多激励、少指责。在提问题时,耐心细致,加以点拨引导,肯定同学的长处,补充其不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激励;讨论时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对所有的同学一视同仁,倾注自己热情的关怀和爱护。 对一些自卑的同学更是要给予关注,热情备加,在回答问题时用温柔的语气说:"真聪慧,答对了,你的表达能力进步了!'"这个问题还能回答得更好一点吗?请再想想。'"你的见解很独特,再讲完整些就更好了'等等。这样启发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让获得表扬的同学增添了信心,让有所欠缺的同学也看到了希望。整节课使同学都坚持了优良的心绪,使同学轻松而主动地听课。这样,教师的授课就具有吸引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送给同学一片天 大家知道,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非常严密,逻辑性很强,致使部分同学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他们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痛苦。我在教学中采纳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或故事,使同学兴高采烈,津津乐道,甚至"学而不厌',并以激烈的欲望,欢乐的情趣积极从事某种活动,并注意探究其中奥妙。如此才干施教于乐学的氛围之中。 如:学习空间观念比较强的问题(如三角形的计算,目测、步测等),引导同学实地观察,实际操作,拼、摆、剪、测量,使眼、手、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反复体验,给同学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他们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自由飞翔。做到寓教于乐,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到一种"施行出真知'的欣慰,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4数学同学独立思索能力的培养 引发质疑,让同学学会思索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将培养同学主动思索的能力作为教师教育的真正的核心内容来对待,就是应该让同学学会自己思索。因此,在教育教学之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教师的提问,更为重要的是为同学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励同学关于问题应该保持真理,勇于质疑,敢于提问,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思维的禁锢,给同学创造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这样才干够让同学深入本质之中去思索。 如在"熟悉图形'这一课时,教师们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同学通过采纳直尺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进行了测量,得出了一些结论。同学通过亲自测量与探究就关于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特点掌握得更加牢靠了。如果只将"正方形的四条都相等'以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数以及边数都是相等的'等一些结论直接灌输给同学,肯定是没有同学亲自关于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所掌握得更加牢靠一些。 巧妙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主动思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钥匙将革新之门打开,可以使得同学独立思索,活跃同学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老师的讲解作为重点,将每一个知识点具体而透彻的分析工作都交给了我们的老师来进行。老师将知识一口一口咀嚼好再喂给同学,让同学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行为,以致不知道思索应该从哪里开始,不会思索。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将提问融入进去,巧妙运用问题来激发同学的好奇心,让同学懂得自行思索,引导同学进行主动的探究,在探究之中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思索。 例如在"熟悉图形'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1)数一数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之中有几条边、几个角?(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数以及它们的角数一样多吗?(3)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看一看它们的边长有什么特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同学情感上的涟漪,而且还能进一步激发同学的探究动力,展开主动学习与思索。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进行思索、认真去做记录,让同学养成自己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通过自己努力而得到结果,这不是更有意义吗?在这样的教学之中,同学不再处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参加、消极接受的地位,而是通过被激发的好奇心,自行关于问题进行思索、分析和进一步的探究再到最后的解决,整个过程都是愉悦的。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