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07637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及 编撰而成。它以 为主,记录了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自远方来( ) 愠( )( ) 君子乎( ) 日三省吾身( )( ) 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立( ) 惑( ) 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罔( ) 殆( ) 14. 人不堪其忧( ) 15. 可以为师矣( )(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之者不如乐之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 ) 19.曲肱而枕之( )( 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 ) 舍昼夜( ) 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笃志( ) 近思( ) 四、通假字(找出文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译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七、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八:成语归类(写出来自本课的成语并用其中2个造句) 成语: 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