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蜂巢芯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06584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蜂巢芯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蜂巢芯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编制单位: 一、工程及技术概况: 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成果是建设部重点推广项目,已在 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5多个工程中成功应用°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空心 楼盖是一种由现浇混凝土框架暗梁(或明梁)、密肋梁、现浇板和置于肋间 非拆除式蜂巢芯(单面外露模)组成的楼盖.根据柱网、板跨、荷载等的具体 要求,由结构设计确定蜂巢芯的高度、蜂巢芯楼盖的总厚度、楼盖断面中孔 间密肋及暗梁宽度或明梁的宽度和高度)、梁板配筋等参数.暗梁、密肋与楼 盖等厚,可设计成预应力或非预应力梁。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较 普通框架梁板结构楼盖具有以下技术优势:错误!实现大跨度,大开间,自重轻、 隔音好、可灵活分隔的双向水平结构楼盖;错误!节约水泥、混凝土、钢材和 模板用量;错误!加快施工进度约30 %。蜂巢芯在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中应用时, 不仅仅是一个空腔模构件,而且蜂巢芯底板可充作密肋间的吊顶,使密肋楼盖 底部呈现出无梁板的效果,不仅很好解决了建筑的大跨度,大开间问题,且使建筑 物具有自重轻、隔热、保温、隔音、空间可灵活间隔、双向受力传力相同、挠 度变形小、抗剪抗扭性能好、抗震性好的优良性能。蜂巢芯密肋楼盖的房间无 需吊顶,管线布设方便,模板施工简单方便,从而加快施工进度30%,降低主 体结构工程综合造价3〜8%,减少钢筋、水泥、模板高能耗材料5〜15%,具有 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蜂巢芯作为新型混凝土密肋楼盖结构非拆除式单 面外露模材料,主要用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桥梁、港码头等结构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空心楼盖施工应按下图所示的施工工艺程序进行: 注:图中实线工序为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结构必须工序;虚线工序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 需工序。预留预埋设施的施工应适时与钢筋安装和蜂巢芯安装等工序穿插进行。 楼板平模竖向支撑 支楼板平模,暗梁钢筋安装 蜂巢芯安装 暗敷线管的安装 拆模板后的效果 三、模板 1. 必须根据蜂巢芯空腹楼盖的暗梁(或明梁)、密肋梁、现浇板、蜂巢芯的重量 及平面具体位置作恒载取值,并充分考虑施工荷载后,进行模板的竖向、侧向 承载和稳定计算,以及上层支撑架立杆对下层楼板竖向冲切验算,设计模板、 木龙骨与钢管支模架。本工程空心楼盖模板支模架采用①48x3.5脚手架钢 管搭设,支模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8mm,横向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5m, 模 板为20 mm厚大型木胶合板,模板底部木枋规格为50 mmx 1 mm ,木枋间 距为250 mm。 2. 支模架立杆应尽量采用通长钢管,立杆如需接长应对对接位置扣件进行荷载 验算,满足要求方可采用.且立杆与支模横杆交接处(每处)均须加设护扣。现 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未作要求时,模板按要 求双向或单向起拱1.0一3。0%°.本工程的楼盖结构底模在跨中处按1%°双向起 拱。 3. 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再在模板上对暗梁、肋梁、蜂巢芯、预埋预留 设施等准确位置作定位划线,核对无误后方可钢筋安装、蜂巢芯安装及预留 预埋设施等的施工。 4. 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上部支模架应待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再进行搭设,支模 架立杆下应加设垫板。 5. 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底部模板的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与现浇混凝土 框架梁板结构相同,即板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板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对于预应力现浇混凝 土 GBF蜂巢芯空心楼盖的模板拆除应待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方可进行。 四、钢筋安装 1. 模板安装完后,即可进行框架梁、蜂巢芯安装。 2. 楼板面筋不应在支座处断开,宜在板支座以外四分之一跨度搭接。板面钢筋与 蜂巢芯之间的保护层厚度应采用合适的保护块垫好。 3. 肋梁钢筋与蜂巢芯之间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肋梁及板的面筋与宽扁梁上部 负筋应保持同向同层(即同一方向的钢筋摆放在同一平面内)以避免柱、梁、 板节点位置钢筋多层重叠超高。暗梁宽大于柱宽的情况及暗梁的施工必须按 设计图中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结构说明的相应要求处理。 4. 对于梁边使用管状配套件的部位,管底应按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 盖结构说明中的规定进行钢筋安装,不得遗漏。 5. 暗梁钢筋、肋间钢筋及板面钢筋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验收,确认钢筋施工 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五、蜂巢芯安装固定 1. 蜂巢芯的摆放原则:蜂巢芯应按设计图或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平面排布图要求摆放,如设计未作要求,蜂巢芯与梁、墙钢筋的净间距》钢 筋保护层厚度,与预留孔洞的净间距> 1mm,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不得随 意调整蜂巢芯的规格或安装位置。暗梁与柱相交核心部位采用相应的配套产 品。从一侧的框架梁边开始向另外一方摆放蜂巢芯,当排放不下标准规格的 蜂巢芯时,可采用相应规格的配套盒或管状内置模填充。 2. 调整对线,保证蜂巢芯之间及蜂巢芯与暗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或 排布图要求。 3. 相邻蜂巢芯间纵横向向肋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控制各肋的顺直通线。 4. 蜂巢芯排放前应将模板清扫干净,以保证其底板紧贴模板。蜂巢芯安装过程 中如有杂物或灰渣掉在模 板上时,应及时清扫干净, 以防止因此造成蜂巢芯底 板与模板间有间隙浇筑混 凝土时漏入水泥浆。 5. 蜂巢芯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查验收,对施工中破损的蜂巢芯可视情况进行修 补、更换,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并及时、准确地作好蜂巢芯安 装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六、混凝土浇筑 1. 为保证楼盖混凝土浇捣密实,混凝土坍落度宜取15〜18 ,混凝土采用粗骨料 粒径不得大于31. 5mmo 2. 混凝土浇筑道或输送混凝土的泵管应尽可能从宽扁梁上架空安装、铺设,如 确须从蜂巢芯顶面架设泵管,应在纵横向肋梁相交处的混凝土泵管下垫放弹 性缓冲垫(如废旧小汽车外胎)缓减泵管对盒芯的冲击力,若采用不铺模板 蜂巢芯楼盖,泵管通过处的蜂巢芯下必须有足够的支撑满足上部荷载。禁止 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蜂巢芯或钢筋上。 3. 输送泵管出料不宜堆放过多混凝土,应及时铺开,以免造成楼板局部荷载 过大.若采用塔吊运或泵送混凝土,出料至蜂巢芯顶面高差不宜大于5 ,下落处应铺设模板缓减混凝土冲击力,混凝土不能直接冲击蜂巢芯。 4. 浇筑混凝土时,布料与振捣应同步进行,振捣棒在肋内插点的间距应不超过 5 mm,且每肋均要振捣密实。震动棒宜采用直径3 小棒,要确保盒芯肋 间被混凝土充填饱满、密实。若配合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应采用15W的小 功率振动器。 5. 楼盖厚度超过5mm时,混凝土浇筑时宜分次进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过 楼板厚度的五分之三,待用振动棒振实再进行第二次布料。 6. 浇筑混凝土时,应安排适量的木工与钢筋工,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调整盒 芯、钢筋有及对支模系统进行维护。 七、水电预留预埋 蜂巢芯楼盖的预留水电线管盒应尽量布置在肋梁位置,水电预埋线管不得从 蜂巢芯顶部的现浇板内水平横穿。不能布置在肋梁内的预埋管线盒可在相应 位置摆放配套型号的蜂巢芯或圆形薄壁管配件,管线盒布置在配套件的肋间 或底部现浇混凝土层中. 八、安全注意事项 1. 蜂巢芯在装卸、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 2. 吊运安装时,应采用专门的吊笼箱)吊运蜂巢芯,笼(箱)内的容许叠堆 高度同表1,且不得高出笼(箱)侧挡板。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蜂巢芯进 行吊运。蜂巢芯被吊至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 3. 蜂巢芯的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洁净。未作表面硬化处理的堆场,其 基层应压实,表面应铺垫厚度不少于50mm洁净砂子. 4. 蜂巢芯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平卧叠层堆放,蜂巢芯在施工现场的叠放层数 应符合表1的规定且不得高于1.m蜂巢芯叠堆后应作储放标识,并应 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踩踏。 蜂巢芯现场叠放允许高度(表1) 蜂巢芯高度(mm) <2 2〜3 3〜4 〉4 容许叠层 <8 <6 <4 3 5. 安装固定蜂巢芯施工过程,应在盒顶铺垫木板作保护,不容许直接踩踏蜂 巢芯。伸出蜂巢芯底板周边的钢丝(筋)应弯向肋梁内锚固,要保证同 肋梁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不允许将扣件等重物直接堆放在蜂巢芯面板上, 钢筋等重物起吊堆放位置应垫设木板或木方等保护蜂巢芯。不铺设模板 的蜂巢芯楼盖,钢筋等重物宜堆放在梁(暗梁)等下部支撑牢固部位 6. 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现场蜂巢芯变型过大或破损,应及时采用支护挡板 措施,用以抵抗混凝土对芯盒的压力,以芯盒内不进混凝土为准。 7.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对已排放好的蜂巢芯进行成品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