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摊铺工程施工方案
(一)准备材料
1、包括采购、运输和储存等环节。因为原材料的优劣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甚大,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必须按〔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严格检查。
首先要求原材料厂商提供由有资格的试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工程齐全、质量符合标准的试验资料。在此根底上,施工单位还应从材料厂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做试验,进一步验证,如果没有问题方可采购。此外,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使材料不会变质、不被污染。
2、集料的运输和储存
集料的运输:使用当地集料者一般运距较近,通常用自卸汽车运送。假设用外地集料,运距一般较远,为降低运输费用应根据当地可以使用的运输工具择优进行。铁路方便的地区,主要应采用铁路运输。可在附近的铁路线上各找一个距集料厂和拌合场较近的车站,两头近距离由汽车运输,中间长距离由铁路运输。水运方便的地区,可以采用以水运为主,汽运为辅的联合运输。
(二)拌合与运输工作
1、一般要求试拌
沥青混合料宜在拌合场制备。在拌制一种新配合比的混合料之前,或生产中断了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通过试拌及抽样试验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① 对间歇式拌合设备,应确定每盘热料仓的配合比。对连续式拌合设备,对不能保证均匀进料和连续计量或矿粉损失较多的连续式拌合设备,不得用于沥青混泥土混合料的拌制,应确定各种矿料送料的大小及沥青和矿料的进料速度。
② 沥青混合料应按设计沥青用量进行试拌,试拌后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将其实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拟,验证设计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时可做适当调整。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根据配料单进行,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用量及其加热温度,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和结团成块等现象。每班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检验。每班拌合结束时,清理洁拌和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做好各项检查记录,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禁止出厂。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至工地,车箱底板及周壁应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运输车辆应覆盖,运至摊铺地点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宜低于130°C〔煤沥青混合料不宜低于90°C〕。运输中尽量防止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4生产组织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组织包括拌矿料,沥青供给和混合料运输两方面,任何一方面组织不好都会引起停工。
(三)沥青面层摊铺及碾压施工要求:
1、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沥青面层应整幅路面同时摊铺以减少纵向施工接缝。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施工,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迹应重叠5-10cm。外形不规那么的路面、街坊路等路段沥青可采用小型摊铺机或人工摊铺。雨天、路面积水及气温低于10°C均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2、沥青混合料压实:沥青混合料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钢筒式压路机
1.5 〜2
轮胎压路机
/
3.5 〜4
4〜6
振动压路机
1.5 〜2
〔静压〕
4〜5
〔振压〕
2〜3
〔静压〕
3、沥青混合料接缝处理:纵向缝处理---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成并列梯队方式进行摊铺作业时,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两台摊铺机相距宜为15-30m,整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当必须采用冷接缝时宜采用平接缝和自然缝。纵向接缝应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与横坡变坡线重合应控制在15cm以内,与下卧层接缝错出到少15cm。
4、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要求:
石料
加热
沥青加
热
八、、
运输到
现场
摊铺
碾压
终碾
废弃
160-
170
155-165
N
145
N
135
N
130
N70
N
190
(四)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
3、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
4、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外表层宜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规定要求。
5、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a;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b;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
c;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d;外表明显不平整;
e;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f;摊铺机后有明显托痕;
6、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良摊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
(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到达最正确结果。沥青混合料压实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振动式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路机的数量应根据生产率决定。
3、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以下要求:
A、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
B、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局部,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档时,应紧靠支档碾压。当边缘无支档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局部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C、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
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D、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4、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那么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段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5、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或在连续碾压过程中轮胎已发热后停止向轮胎洒水。
6、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己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7、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局部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
8、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浇矿料、油料等杂物。
(六)接缝
1、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2、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局部留下10-25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局部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痕迹。
B、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
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己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画线位置上。
3、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公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铺筑时可在已压实局部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磁合料铲除。
4、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应予清楚。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5、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
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七)开放交通及其他
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外表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2、沥青路面雨季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合站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
B、运料汽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
C、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去除,更换新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