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土方工程专项应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03432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工程专项应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方工程专项应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工程专项应急专项方案 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较深,大部分区域坑底设计标高为大沽高程-5.710m,距自然地面高差约8.60m,土方开挖后,坑底土体压力和地下基坑支撑体系均已进入设计工作状态,由于地下土体结构情况复杂,土方开挖过程中,一旦遇到基坑支护体系较薄弱点整个体系极有可能失去平衡状态,产生灾难性后果。为防患于未然,我们成立基坑开挖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现象,制定专门的应急方案,保证应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险情,使整个现场处于受控状态。 9.1应急小组组织流程 ~项目总工~~项目经理~ 一 ▼ 基坑支护设计单位n业主代表现场总监 突发事件沟通流程图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小组机构,由项目部牵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方开挖分包单位共同参与,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可以在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供应等方面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方式 姓名 职务 分工 单位 电话 施工方项目经理 组长 建设方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监 副组长 项目总工 副组长 生产经理 副组长 安全总监 副组长 质量总监 副组长 机电经理 组员 姓名 职务 分工 单位 电话 王 物资部长 组员 9.2应急小组组织机构 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 9.3职责和分工 9.3. 1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事故发生时亲临现场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项目生产经理、总工程师及全体职工个人分别对应预案的响应负责。9.3.2生产经理 按国家规定配置应急救援(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安全标志及报警、通讯设施,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或控制各类事故隐患。组建一支以生产经理为组长的,经过应急培训演练的应急救援小组。 确保应急小组人员熟知各种危险品及机械设备的性质及应急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保持与各小组成员之间的通讯联络畅通,一旦事故报告后,能立即通知应急小组前往处理。 制定并实施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培训、演练计划,组织对应急救援小组及全 体职工进行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演练。 9. 3. 3安全总监职责 安全总监是应急预案第一执行人,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负责组织宣传和执行有关安全及消防法规、规章,组织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对项目应急准备及响应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协助生产经理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救援知识、紧急情况下的报警、疏散、紧急救护等常识,使其熟知防止事故和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 9. 4应急上报流程 9.4. 发生事故报告 发现事故者通过电话向项目经理或项目生产经理报告“在哪里”“什么事” “具体情况”,并重复二次。 9.4. 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分析 序号 工程危机对象 可能产生的后果 可能发生的阶段 1 地下障碍物 地下管线被破坏 土方开挖阶段 产生机械事故 产生安全事故 2 基坑 围护 支撑轴力 支撑局部或整体破坏 土方开挖阶段 立柱差异沉降 支撑局部或整体破坏 围护体渗漏 围护体变形,地面沉降,市政管线沉降或位移加大导致管线破坏 坑底管涌 周边设施及建筑物破坏 深坑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板达到设计标高阶段 3 周边道路 道路开裂导致道路封闭 降水及土方开挖阶段 按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下发的建筑安总(2012 )11号文件《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管理办法》的要求,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应当遵循“辨识论证、方案评审、条件验收、领导带班、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原则,针对本工程基坑施工特点及结合周边环境、雨季施工及地铁保护情况。本工程危险源分析结果如下: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明细 序号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作业时段 施工工艺 1 土方开挖工程 基坑长周长860m,场区大部分挖深9.6m,其中写字楼局部电梯井基坑最大挖深16.85m;基坑采用支护桩加一道环梁水平支撑体系。 2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地下室一层顶板梁最大截面为450mmx 1950mm。支撑体系拟采用木方、钢管及剪刀撑架体;碗扣式满堂红支撑架体。 3 爬架施工 计划至第4层结构时采用外爬架,其每栋楼布置点位约30个点位,爬架架体4层半高。 4 高支模施工 写字楼首层大堂及商业中庭位局部为高支模,需专家论证,架体高度约10m。采用钢管+模板木方支撑体系。 5 幕墙安装工程 幕墙安装计划在主体结构到10层开始安装幕墙,幕墙面积约2.3万m2。 6 吊篮安拆 拟定ZLP8型及ZLP630型,最大外伸距离为L=1.9m,配重60块,12kg。 7 塔吊基础工程 采用高桩承台格构式塔基,现场布置1台QTZ160塔吊。设计格构柱锚入灌注桩3m,桩径850mm。4根格构柱间采用角钢焊接加固。 9.5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应急处理措施 结合本工程基坑特点,主要从基坑渗漏、基坑支撑结构变形、周围环境影响、不按设计施工、基坑暴露时间、不良土层的施工处理、承压水影响、砼灌注桩缝局部渗漏、土体变形、基坑周边道路出现裂缝、塔吊基础出现裂缝偏移、坑底管涌、桩位移、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防坠落等方面进行危险源分析与辨识。 9.5.1预控措施本方案已考虑,对于土方开挖过程中超出预控范围的危险源应急处理,开挖前主要进行试降水,观察帷幕渗漏水情况;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帷幕渗漏水,主要采取快凝材料外堵措施处理; 9.5.2基坑帷幕发生渗漏 基坑帷幕发生渗漏时,可出现土方坍塌、坠落、给周边环境造成异常影响等后果。 防范措施:在土方开挖前,提前对基坑帷幕进行渗漏监测,主要通过观测井判别是否存在搅拌墙有渗漏情况的发生,如有渗漏,立即用土回填,并通知各方单位到现场进行研究,确定补救方案。 若渗水量较小,随挖随堵,防止渗漏进一步加大。渗水量很大但无泥沙带出时,采取先引流再堵漏的方法,在渗漏处开挖注浆封堵。堵漏采用插管引流法:用钢管插入渗漏处,管周围水泥加水玻璃填实;待引流一段时间,渗水由浊变清,水泥达到强度后,再封堵引流管。同时查找帷幕外地下是否有水源(如市政管道是否有损坏),并及时处理。 9.5.3支撑构件变形 基坑支撑结构变形较大时,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异常影响及对塔吊基础等特殊部位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等后果。 防范措施:在支撑结构浇筑混凝土前,按照第三方监测单位要求,配合埋设好内力计,并在监测过程中保护好监测点。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做好支撑结构施工,同时,土方开挖顺序会同设计院、专家论证方案意见确定,并严格按此执行,包括开挖顺序、放坡坡度、堆放载物等方面,防止边坡失稳。 支撑构件的立柱在上部荷载及基坑开挖土体应力释放的作用下,会发生沉降或抬升。立柱承载力的不均匀会增加立柱之间沉降差的可能。立柱与立柱间的沉降差异值不大于10mm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当立柱上浮时,应增大立柱的承载力,在立柱底进行压密注浆; 当相邻立柱间沉降差超过警报值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及时通知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出具相应措施。 9.5.4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土方开挖方式不对或者降水不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及存在基坑渗漏水情况时,可能对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地下管线造成影响,如地铁沉降、管道泄漏等。 防范措施:土方开挖顺序在支撑开挖时,按照先从开挖相对有利的一侧土方,再开挖最不利一侧土方顺序进行,待下部土方开挖时,采用四角对称均匀开挖方式,同时,支撑结构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防止土压力差较大造成楼体沉降及地下管线破坏。 9.5.5施工过程不按规范要求施工影响 施工过程中如不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会导致土方坍塌,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防范措施:开挖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论证方案进行施工,并控制好挖土坡度,开挖过程中,要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顶、边坡出现裂缝、坑壁地质变化较大或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开挖时,不得采用局部开挖深坑或从底层向四周陶土。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处理。9.5.6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可导致基坑变形量变大,造成基坑及土体失稳,严重时可能出现塌方、周边建筑物沉降等情况。 防范措施:工程挖土分区域进行,各区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 9.5.7不良土层的施工措施 在挖土过程中,如发现不良土层,立即通知相关各方,制定对应措施。 防范措施:开挖至第③淤泥土层和古河道土层时,土质较软,降水及后期4 装车运土困难,开挖时提前试开挖,确定土坡稳定后在进行正式开挖,开挖分级坡度根据不同土层设计不同坡度,重点考虑防止挖掘机深陷,可采用填埋碎石、拌白灰、铺设钢板。同时,挖土过程采用缓步开挖,防止土体把立柱桩挤偏,对整体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 9.5.8承压水对开挖的影响 因本工程开挖深度较深,设计的水泥土搅拌桩深度已基本截断承压水层,在井孔孔底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水,同时,考虑承压水可能对土方开挖产生不利影响,可以启用减压井处理,降水作业深度根据挖土进度情况进行控制。 9.5.9砼灌注桩缝局部渗漏处理 如果渗漏点水量不大,而且水中基本上不夹带泥沙,需及时用快凝材料把漏水点堵住。 如果出现支护结构有漏水。这种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回填土处理,并通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商榷采取进一步措施。 9.5.10 土体变形 如果出现支护结构强度不足或插入深度不够,会有可能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土体滑动,使支护构件遭到破坏,甚至导致整个支护结构倒坍;同时,在地面产生裂缝,大量沉降甚至塌陷;在基坑内产生隆起,使工程桩产生位移。 防范措施: (1) 封堵在地面出现的所有裂缝,防止雨水或其它地面水流入缝隙; (2) 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向基坑内回土,待土层加固后再重新挖除; 9.5.11坑底管涌 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坑底管涌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可造成泡槽甚至土方坡体坍塌。 防范措施:开挖过程中,随时保持对观测井的观测,利用观测井及目测基坑内情况确定是否发生管涌现象,如果发生此种情况,立即进行回填土处理,后期进行双液注浆(水玻璃+氯化钙溶液)或高压旋喷进行加固处理。 9.5.12坑底过度隆起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由于局部挖深较大,放坡不合理而发生坑底隆起,继而发生开挖面边坡失稳、滑移等情况,威胁工程桩安全。故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坡度,对开挖面进行变形监测,发现坑底隆起过大时要停止开挖,并用预备好的装满土的草袋或桩头进行回压,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理后再进行开挖作业。 9.5.13基坑周围道路出现裂缝 防范措施:用仪器定时抄测位移情况,多次观测结果数据显示,观察是否裂缝继续增大,会同业主、设计、监理一起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挖土采取分层分阶段降水,防止降水速度过快,引起周围道路及楼座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 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及时联系设计单位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护坡体。 9.5.14塔吊基础格构柱出现裂缝偏移 目前,塔吊基础立柱已施工完毕,挖土过程中如果对塔吊基础立柱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基础立柱开裂,严重时甚至出现倒塌。 防范措施:随土方开挖进度逐步进行连接加固,要求在挖土期间严禁对格构柱进行碰撞,并派专人对塔吊基础进行监测,同时,对格构柱表面进行清理后,在对格构柱进行焊接加固,保证焊接加固质量。 9.5.15防止桩位移和倾斜措施 土方均匀对称的开挖,本工程支撑下部土方根据图纸标高、空间大小及土质情况,确定挖掘机型号,拟以支撑结构环梁中心为圆心,由外向内分层开挖,阶梯形倒土,加大环梁中心土方堆积量,尽量减少开挖时的土压力差,以保证桩位正确和边坡稳定。 施工中随时监测,发现超灌桩,及时进行处理,降低位移和倾斜的可能性。9.5.16防止围护墙侧向位移发展: 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发生一定位移是正常的,但如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如发生这种情况,针对不同的支护结构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本工程由于支撑的刚度较大,带有支撑的支护结构一般位移较小,其位移主要是插入坑底部分的支护桩向内变形。为了满足基础底板施工需要,支撑离坑底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下段位移较大。因此,对于支撑式支护结构,如发生土体的沉陷,应立即进行回填土处理。 9.5.17 土体滑坡 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层开挖高度约为3m,且开挖过程中恰逢雨季,降水量大。高底差土方放坡处,可能存在边坡土体滑坡的隐患。发生滑坡现象时,发现人员立即汇报现场主管工长,工长立即组织人员对滑坡底采用项目准备好的沙袋进行填压,避免滑坡对工程桩、支护格构柱破坏,同时区域进行清理。 9.5.18局部坍塌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如发现基坑边坡有下滑趋势,或地面出现裂缝等异常现象,须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待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对策,确定危险解除以后,方可恢复作业。 9.5.19涌砂涌水 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桩间等薄弱部位设专人监视。若发现出现少量渗漏,及时处理,先堵漏后开挖,防止渗漏点扩大。加强量控监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审查对比,密切关注围桩的变形情况。监测信息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加密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遇薄弱环节错位开裂,出现渗水通道时,及时处理。 应急技术措施: ① 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② 在涌砂处打设①42注浆孔注浆加固;在涌水处采用M10浆砌片石围堰,边用水泵将突水排出,然后回填干砌片石,注浆加固。 9.5.20降水过程中电源的保证 为了防止大面积停电的突然发生以及现场电路系统故障,降水井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考虑电源保证措施,备用两台柴油发电机。 电路布置主要考虑线路负载以及降水电箱负载两个主要方面,每级电路所用电线必须达到负载要求,电箱同样必须达到负载要求,同时电箱必须作为降水专用电箱,其它用电设备不能随意接入。 供电线路的防护: 线路及电箱等布置在不易被碰到的位置,线路布置在路面以下并用护套管保护,电箱布置时远离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等。 降水人员巡视时,对电路及电箱也要进行巡视,并协调其它单位和机械设备注意保护电路和电箱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电工进行检查。 为了防止电缆被压坏,在路面上预埋钢管,预埋深度为地面下3mm左右。 9.5.21地下施工其他各项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 1. 雨天施工措施 ① 施工时切实做好避雷装置和防漏电措施; ② 应多听气象报告,若有雨,则不宜挖底层土至基底标高,应抽无雨间隙在挖基底土的同时紧跟着浇捣混凝土垫层; 2. 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① 水管爆裂 一旦爆裂,应立即弄清是上水或下水管,并控制引导水流方向,尽量将水流引入周边下水道,避免大量水流入基坑,或流散至周边地区影响周围交通或是居民日常生活。然后及时通知自来水部门进行抢修。报告上级部门,等待批示。 ② 煤气管泄漏 对于煤气管泄漏,气体扩散的特点。应立即疏散人群,防止人发煤气中毒事故,若出现了煤气中毒应立即播打医疗急救中心电话。利用空压机或鼓风机来降低该区域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然后及时联系煤气公司对破损的煤气管道进行修复,防止险情扩大。报告上级部门等待批示。 ③ 电力管线 对于施工中由于机械操作而导致电力管线破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配戴橡胶绝缘手套用干木棍将伤员从带电施工旁移开,切忌直接扶抱而导致二次触电,并将漏电管线架空。然后播打医疗急救中心电话,抢救伤员。事故现场进行隔离,无关人员不得靠近。联系电力公司对损坏的电力管线进行修复。报告上级部门等待批示。 ④ 电话(通讯、信号)管线 对于施工中破坏了通讯管线,应立即通知相关的部门来对管线进行修复,不得隐瞒不报或者拖延上报以影响到周遍正常的通讯和社会秩序。 3.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物体打击 ① 如造成肢体骨折立即用夹板或木棍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避免骨折处位移,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②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然后速送医院。 ③ 禁止从基坑乱丢工具、材料。 (2) 触电 ①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不要直接接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② 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3) 高处坠落 ①基坑夜间作业应悬挂警示灯,并设防护栏,坑安全梯要挂牢固,同时,对局部挖深及管径设周边防护及井盖。 (4) 坍塌 ① 开挖时,严格按照设计坡度开挖,边坡危险物及荷载及时清理; ② 开挖过程中,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边坡出现裂缝时立即停止施工。 4. 灾害天气事故应急预案 为确保项目在遭受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事故时,救灾应急工作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事故的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现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措施。 (1)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密切注视气象动态,及时准确地掌握预测预报,指挥部在接到市气象台的预报后要立即做出反应。 (2) 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台风、暴雨及其它灾害大气时,指挥部应立即把气象信息和防范工作要求以传真形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 9.6应急物资及设备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预测,配备相应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救援人员、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主要救援机械和设备物资如下表所 示: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 单位 数量 规格型号 主要功能工作 现在何处 1 小型挖掘机 辆 3 WY -4.2 挖土 现场 2 挖掘机 辆 2 PC2 挖土 现场 3 翻斗车 辆 3 FC-1 倒土 现场 4 汽车吊 辆 2 QY -25 起重吊装 场区附近 5 电焊机 台 2 BX5 切割焊接 现场 6 对讲机 台 10 GP88S 联络报警 现场 7 发电机 台 2 2KW 紧急发电 现场 8 水泵 台 10 250QJ50-30/1 基坑抽水 现场 11 钢板 平方米 150 40mm 厚 铺垫软基 现场 12 角钢 根 2 L2 X 18 塔吊基础格构柱 现场 13 角钢 根 2 L180X16 塔吊基础连接支撑 现场 14 工字钢 根 20 20# 支撑、托顶 现场 15 钢管 根 1 6米长①48x3.5 搭设支架 现场 16 引流管 米 1 ①25 微小渗水引流 现场 17 快硬水泥 吨 3 快硬性 紧急堵漏 现场 18 水玻璃 吨 3 快速封堵 现场 19 引孔机 台 2 长螺旋钻机 注浆引孔 场区附近 20 注浆机 台 2 11KW 堵漏注浆 场区附近 21 混凝土 立方米 1 掺早强剂 突发情况下能够在1小时内供应到现场 混凝土搅拌站 22 常用创伤药 发生碰撞 现场 9.7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项目部经理刘少峰负责应急疏散的统一指挥、吹哨报警,根据现场救护及抢险需要积极调度、果断安排需。通讯联络组人员迅速进场负责各方的指挥联络,疏散引导组人员在现场大门及现场迎接外围救援队伍的引导工作。应急小组记录员郭伟东应做好事故记录,主要内容如下: ⑴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等情况。 ⑵发生事故的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效果的描述。 ⑶有无人员伤亡。记录伤亡人数量和姓名、单位、职务,以及受伤原因等。 ⑷有无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并记录好设备损坏程度、原因和前后的位置。 ⑸是否发生有害气体、物体扩散,并记录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等。 ⑹记录事故发生前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位置和行动。 ⑺记录事故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等。 ⑻根据事故类别和规模,绘制涉及范围等一些简要图片。 9.8对内对外求助电话 针对本工程的特殊性设置对内外求助电话以方便紧急求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