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标出律诗的平仄
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
1.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别、觉,入声。看,平声。
答:
相见时雄别亦加.I I - - I I - 东风无力百花浅.一-III-- 却供刿死付方依I I - ■ 好蛆成版J11始V. I I -- II- 晓I*但愁云犬改.I I - - I I 仪吟应觉月比京.一-1111- 攫山此去无名路.-一 I I - 一 I 由国般勤为探肴.I I -- I I 没有三W调和见贝平.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注:阙、另IJ,入声。
答:
齿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I 一 风烟望五津.一 一 I I 与君福别意.Q-— I 同是宦谢人,①I I - 海内存知己.I I — 天涯若比邻,一一 I I 无为在歧路,Q— I 一 儿女共沾巾,①I I -
没有三平调和犯孤平。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一、接、别,人声。
答:
离高原上草• ! I
—岁一枯荣.I I |
野火烧不尽.I | 一㊀|
春风吹又生.一-ei -
远芳侵古ifi.— I | 崎翠接荒城,01 | 一一 又送王孙去.II II- 没有三甲调相犯和平.
4.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国、另叭木、月、白,不入声字。
答:
春望
5
国破山河在.I I I
城春草木深, | | —
膀时花溅泪.Q——I I
恨别鸟惊心.I I I——
烽火连三月.①|——I
家书祗万金.--I I — 白头修更垣• Q——I I 浑欲不胜售,® I I——
没有三平调和犯孤平。
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看"读阴平。 ②忽、北、却、白、日、作、即、峡、洛,入声字。
答:
闻盲军收河南河北
I I ①--I I
剑外云仲收伺北
一箕 在一狂—酒 乡—敏 -衣一何 1%1纵-侄-&1 —潸-慈 1#-余1«・.!?1 —泪—子-V -•:1作—帔 W①奏一诗①放—作。巴 -闻-#—卷—日一存-从| 一初㊀却—4-白-ffow I
便卜饕阳向痢阳.
这首诗没有三平调和犯孤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