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惠安高级中学
2017秋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时间:10月12日 命题者:王玉慧
一、积存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①乡书何处达? 。
② ,风正一帆悬。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④沾衣不湿杏花雨, 。
⑤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势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 。
⑥ 《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⑦ ,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⑧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以下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我国近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
B、《朝花夕拾》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C、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多年的努力,使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依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①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经过多年的努力,使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4-5题。〔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际。
4、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说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5、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6.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期日中 〔4〕相委而去
7.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6分 〕
〔1〕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翻译: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9、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1分〕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①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②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0.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文字主要描述冬天小雪的秀美。
B、“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在第一段起到总领全段的作用。
C、第二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城外远山的雪景。
D、两段文字的写景顺序都有空间顺序。
11、文中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水纹的花衣〞指 ___ ___ __________ ,“更美的山的肌肤〞指_____________ 。〔4分〕
12.划线句①②,请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从修辞手法角度〕〔4分〕
答 :我选第___句,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20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显然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当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假设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颤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缓慢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瞬间,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干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13.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14.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6分)
15.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16.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17.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4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同学,交网友已经成为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请你积极参加以下活动。
有关交友的诗句与同学分享。〔2分〕
“中同学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状况。〔3分〕
中同学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
比 例
凭感觉交网友
19%
看重才华
17%
看重外貌
19%
看重人品
45%
反映的状况:
20.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同学在交网友方面提一些什么建议呢? 〔至少三点〕〔3分〕
有些同学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怀,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同学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同学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六〕名著阅读〔6分〕
21. 推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依据一通背猿猴指点,来到灵台方寸山,拜见须菩提祖师 ,被收为徒,起法名“孙悟空〞。( )
〔2〕悟空声言西天路遥,凡僧难至,自己不去了。观音摘下三片草叶儿 ,放在行者衣服,变为三个锦囊,赠与行者,救其急苦之灾。( )
〔3〕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第一次,她变成为夫送饭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被摘桃回来的悟空一眼识破,一棍打死。( )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3分〕
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
孙悟空在哪里推倒谁的树?为什么要推倒树?后来如何将树救活?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初中生活的画卷缓缓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