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药滥用诊疗规范(精神科)多药滥用(polydrugabuse )是指同时或先后交替滥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物滥用行为或方式。大多数药物成瘾者有多药滥用行为。一、临床特征(一)多药滥用的原因与类型多药滥用常见的原因包括:增加药效;延长精神活性物质的作用时间;改变使用后的心理效应或感受、追求新的或混合的心理效应;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不良反应和减轻耐受性等;拮抗首先使用物质的某一作用;用较低廉的多药物组合来替代原来单一滥用较昂贵的药物。常见的例子是使用1+1套餐(丁丙诺啡、异丙嗪、东莨菪碱的组合)等。黑市毒品纯度较低,含有多种成分,客观造成了多药滥用。多药滥用类型多种多样,如与酒精联合使用
2、的物质包括海洛因、摇头丸、苯二氮草类、阿片类药物。年龄较大的多药滥用者常将某阿片类药物作为主要药物与其他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如海洛因与美沙酮、“止咳水”与曲马多或右美沙芬的滥用;年轻多药滥用者多联合使用兴奋剂与酒精或其他物质(如致幻剂)。(二)多药滥用的临床表现与危害临床表现取决于所滥用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戒断症状表现,药物使用的剂量、频度以及相互作用,药物作用的不同阶段(如一种药物是在中毒阶段,而另一种药物可能处于戒断阶段)等。另外,药物使用者的特征、期望及使用环境同样影响多药滥用临床表现,更增加了诊断与处理的难度。联合多种药物会增加不良后果与风险,单次使用的药物越多,风险越大。多药滥用中
3、毒是急诊室就诊的常见原因。多药滥用常见危害包括:脑损伤、昏迷、癫痫发作、消化道出血、肝损害和衰竭、呼吸抑制和衰竭等。二、多药滥用的识别与诊断多药滥用的识别主要根据多种药物滥用史、躯体症状、中毒症状、精神状态改变、戒断症状、尿液(血液)、毛发药物筛查等。根据多种药物使用史,中毒、戒断症状、对使用药物的强烈渴求、尿液药物筛查、精神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在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前提下,详细病史询问、良好的临床思维以及对各种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物、毒副作用的了解是正确识别与诊断的前提。三、治疗与单药使用相比,多药使用的治疗更难,目前缺乏特定药物组合的具体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应分清所滥用的多种药物的主次,特别注意及时处理危及生命的中毒与戒断症状(如酒精中毒、戒断,海洛因中毒、戒断等)。应结合临床采用替代和对症治疗。对多药滥用所致以及共病相关的精神病性症状、情绪与行为障碍,应对症处理。(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应用物理、社会心理方法,使患者摆脱对药物的渴求,防止复发。治疗持续时间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治疗的时间越长越好。心理治疗对多药物依赖防复发有效,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内观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