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验室安全防护.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01477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安全防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验室安全防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验室安全防护 所谓安全防护主要指“三防〞,即防止中毒,防止爆炸和燃烧,防止腐蚀、化学灼烧、 烫伤和割伤。 〔一〕防止中毒 Ø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 HF〔氢氟酸〕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Ø 通常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包括:吞食、吸入、体表汲取 (1)吞食。吞食并不常见,主要发生于误食。所以严禁在实验室饮食,不能在实验室冰箱内存放食物。离开实验室要彻底洗手,最好到卫生间将手、脸洗净。  (2)吸入〔呼吸道〕。吸入是最常见的吸毒方式。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的形式被吸入。在使用挥发性试剂〔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蒸馏或回流时冷凝管要有效。用移液管移取有毒样品时严禁用口,采用气味鉴别试剂时,可在瓶口上方四周用手轻轻鼓动稍闻气味即可,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3)体表汲取。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汲取 (如苯、有机溶剂、汞等)。接触有毒物质时要戴上塑料或橡胶手套,如果手套有破洞,要及时改换。如果有毒物质接触皮肤,应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水清洗。要避免用有机溶剂清洗,多数状况下只能加速汲取。 〔二〕防止腐蚀、化学灼伤、烫伤、割伤 Ø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Ø 使用强酸强碱要在通风橱内操作,并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尤其要注意保护眼睛。 Ø 做有腐蚀的样品时,要戴手套、口罩,不得在烘箱内烘烤,移取腐蚀性溶液时用橡皮球操作。 Ø 配制浓酸、浓碱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配制浓酸时应先加水后加酸,操作时仔细缓慢。移动盛有沸腾水或溶液的烧杯,须用烧杯夹进行。 Ø 切割玻璃管时,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如玻璃仪器损坏同时发生割伤,应先将伤口的玻璃屑取出,伤口四周用酒精消毒,有污染时用3%H2O2洗净后,用绷带包扎,及时去医院处理。 Ø 洗液的使用:洗液分为酸性洗液(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碱性洗液(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及中性洗液(常用洗涤剂)。酸性洗液放于玻璃缸内,碱性洗液可放于塑料桶内。采纳碱性洗液时,玻璃仪器的磨口件应拆开后才能放入洗液缸内,以免磨口被碱性液腐蚀而粘合。放入碱液前玻璃仪器要用丙酮和水预洗。 〔三〕防止燃烧〔火〕 使用酒精灯、电炉的场合,一定要坚持室内通风优良,尽量远离有机溶剂和其他可燃物质。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最多不超过两天用量,并远离电源和明火。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当心。 易挥发品试剂瓶的开启,不可将瓶口对着他人和自己的脸部,操作时千万要离开明火。如身上、手上沾有易燃物,不得靠近明火。 Ø 蒸馏可燃物时,确信冷却器内水流已正常时,方可开始加热,且必须在水浴上进行,远离明火,并在通风优良的环境中进行。 〔四〕防爆炸 Ø 1)使用可燃性气体氢、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和氨气等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优良。 Ø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Ø 3)有些药品如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当心。 Ø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Ø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Ø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五〕安全用电常识 1、防止触电 Ø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Ø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Ø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Ø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Ø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Ø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Ø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 Ø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同意的用电量相符。 Ø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Ø 3)室内假设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当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改换。 Ø 4)如遇电线起火,马上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Ø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接触,以防短路。 Ø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