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年果树建园实施方案
为了科学有效、安全合理的使用扶贫资金,提高新建果园质量和成活率,做 大做强果品支柱产业。按照X年全县果园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1+18 ”精 准扶贫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完成45333亩果园基地建设,主要分为三大块: 一是新建50亩以上果园基地6处,共建果园35333亩,其中X镇席家局流 域花椒70亩,X镇席家沟及散渡河流域花椒7333亩,X镇X沟流域花椒60 亩,X镇X流域花椒50亩,X镇三合堡流域50亩,X镇东北片带50 亩。二是小规模建园,主要是扶持未达到户均两亩果园的贫困户分散建园,共新 建果园1万亩,其中X镇20亩,X镇8亩,X镇20亩,X镇32亩, X镇10亩,X乡10亩。三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流转大户发展矮化密 植果园,对规模达到1亩以上的矮化密植果园,每亩支持建园补助40元。
二、建设原则及要求
今年果园建设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要求:
(一)培育产业,精准脱贫。稳定、持久的脱贫必须要求有产业支撑,为此, 要对贫困村户均未达到两亩果园的贫困户继续予以扶持,在建设南北浅山区两个 百里林果带的基础上,按照进一步优化全县果品产业布局,整片带推进高质量建 园。
(二)创新机制,承包建园。积极探索推业主承包建园机制,对县上确定的 重点建园基地,要通过招投标全部采用业主承包建园机制,并进一步健全完善承
包建园资金的筹集、分期支付、违约责任等管理制度,提高规模建园的质量。
(三)预留地块,合理间作。各建园乡镇对规划的建园区域,要扎扎实实地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签订预留地块协议等方法,坚决杜绝种植冬小麦和油 菜。对近年已栽植基本成形的区域要做好合理间作,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促 使早结果,早收益。
(四)依靠科技,规范栽植。各乡镇要严格落实规范的建园技术规程,重点 建园基地必须按照规范性技术要求,做到“大坑、大肥、大水”,严把工程整修、 机械挖坑、苗木处理、栽植定杆、施肥浇水、树盘覆膜、埋土防冻七个关,确 保栽一片成一片。
(五)行政推促,抓点示范。采取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包点抓面、科级干部驻 村包片、业务部门包技术指导的领导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推促力度,形成 领导包抓、部门指导、乡村落实、业主建园的机制,形成发展果园的强大合力。
(六)适地适树,遵从民意。在低海拔或海拔相对较高但具有小气候、适宜 苹果生长的地区栽植苹果;在浅山区适宜栽花椒的地区栽花椒。在我县南部浅山 地区,因土壤中性微酸,适宜发展砧木为山定子的元帅系三代以上和富士系较为 抗旱、着色好的苹果品种。我县北部浅山地区,因土壤中性偏碱,适宜发展砧木 为海棠或新疆野苹果的元帅系三代以上和富士系抗旱丰产品种。另外,针对近年 花椒价格持续走高、示范效应明显的机遇,对愿意栽植花椒的地域,在树种栽植 上还应充分遵从群众的意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
三、建园及栽植时间
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建园应在苗木自然落叶后进行;建议从10月25日前 后(10月23日霜降)进行起苗栽植,不宜过早,栽植时,从起苗调运到栽植之 间,间隔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两天,尽量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植或次日栽植。
四、果园建设的技术要求
(一)苗木
1. 树种品种:苹果选择以元帅系三代以上苹果为主栽品种,富士系以宫崎短、 惠民短等短枝品系为主;花椒以大红袍、秦安1号为主栽品种。苗木产地来源以 县内、市内为主。
2. 苗木质量要求:苹果地径1厘米以上,接愈合良好,苗高1.2米以上, 主根发达且长度在30厘米以上,20厘以上侧根5条以上;花椒要求一年生以 上,侧根发达,充分木质化。
3. 起苗要求:苗木开挖时要求根系完整,保水运输,1 — 2天内完成栽植。
(二)栽植要求
1. 密度安排:花椒、苹果以3x4米或2.5x4,亩栽56株或67株,统一南 北行向,苹果授粉树配置比例15—8:1。
2. 整地要求:要求定植必须开挖丰产坑(或丰产沟),丰产坑为每树一坑, 坑直径、深各80厘米,开挖后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以便栽植时区分填土。 丰产沟按行向开挖,宽1米,深1米。
3. 定植:按照“一提二踩三埋土”的原则,将苗木放入栽植穴后要提一提, 将根系舒展,与土壤充分接触,有条件的可在栽前用生根粉1倍液或牛粪黄 土二氢钾湿合浆蘸根。栽植时将苗木扶至定植穴中央,先回填作物秸杆、磷肥和 农家肥等,然后回填表土,最后填上底土,要边填土边踏实,土填平后修直径为 1米左右的树盘。
(三)栽后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