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酸安全使用规程 1、目的 盐酸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八类第1项的酸性腐蚀品,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生命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如下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不安全作业、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 只合适本公司生产操作规范 3、盐酸安全技术说明 3.1、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3.1.1、主要成分:36%的氯化氢 3.1.2、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3.1.3、主要用途:食品工业生产原料 3.2、健康危害 3.2.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3.2.2、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激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
2、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泉眼失明 3.3、急救措施 3.3.1、皮肤接触:马上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3.3.2、眼睛接触:马上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3.3.3、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呼吸停止时,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3.4、食入:饮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 3.4、消防措施: 3.4.1、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3.4.2、灭火措施:最早发现者应马上向生产部报警并
3、报119,并马上组织本部门车间人员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生产部接到报警后,马上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并将本岗位的灭火器材送至着火车间;医疗救护队到达后将重伤人员转送医院或现场进行紧急救护;要迅速控制现场治安,分散人流,保护好重要物资。 3.4.3、灭火注意事项:严禁用水流和泡沫灭火,以免浓酸遇水发生喷溅而伤人和酸液乱流污染环境。 3.5、应急处理 3.5.1、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四周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3.5.2、消除方法:隔离,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放
4、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中和处理后排放。 3.6、防护措施 3.6.1、车间卫生标准:MAC(职业接触限值)(mg/m3) 15 3.6.2、工程控制:尽可能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3.6.3、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酸雾时,必必须佩戴头罩型电机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3.6.4、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面罩。 3.6.5、身体防护:穿耐酸碱橡胶皮靴,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3.6.6、手防护: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3.6.7、其它: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7、废弃
5、盐酸处理方式 3.7.1、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由于呈强酸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3.7.2、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3.7.3、废弃注意事项:注意防止发生环境污染。 4、盐酸罐的安全操作 4.1、每次进料之前必必须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取得联系,并应配合操作。 4.2、打压操作盐酸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尤其要保护眼睛,且防止物料进入口腔、触及皮肤,并应站在安全地方观察液位,最大装载负荷不得超过其容积的85%。 4.3、储罐中所储存的物料为易燃易爆,开关阀门所用扳手应为铜或合金材质制品,不准用铁器敲打。 4.4、采纳压料,压料时应严格控制其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压力,压料完毕应慎重地开启放空阀。 4.5、储罐及其安全附件必必须定期进行检修,校验。压力表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4.6、储罐检修前必必须将其内物料清理干净,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检修制度中有关规定并办理进入容器作业证方可检修. 5、附件 盐酸罐安全维护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