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产班组安全理念.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01007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班组安全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班组安全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班组安全理念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基层的单位。班组员工既是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的主要承当者和实现者,也是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受害者。随着"两个转变'的不断深入,电网建设不断加快,管理组织形式日趋扁平化,班组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建设班组安全文化,培育安全理念,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规范安全行为,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减少各类事故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什么是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 我国学者曹琦教授认为,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和电力客户的安全,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尤其是与电力安全生产相关的员工,在生产中所共同遵循并体现出来的关于安全的群体意识、安全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安全环境。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由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氛围等组成,分为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次。物质层位于最外层,是为了确保正常的电力安全生产和供应而制造的各种设备、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标志牌、安全宣扬专栏、安全培训教室等。制度行为层是指和电力安全相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考核制度、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精神层是指对电力安全理念的熟悉和接受。通过营造"关爱生命,遵章守纪'的安全氛围,使班组成员产生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安全工作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第一工作、第一效益、第一责任'。班组和班组成员是落实落实的最基层,因此,在班组倡导"关注安全、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尤为重要。 2021年以来,强化企业班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强化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看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对此做出重要批示:"班组建设是企业的基础性建设。国资委布暑央企强化班组建设,意义重大。希认真抓、长期抓、抓出成效。'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服务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各行各业,点多、线长、面广,班组也多,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为例,截至2021年底,共有班组5867个,班组员工达54439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1%。 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和启发班组成员的价值观、信念、情感、道德等方面精神力量,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提升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规范班组成员的安全行为,推动"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展开。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强化班组安全生产的凝集力、控制力、协调力,使班组成员自觉做到"关爱生命,告辞违章',以"零违章'保"零事故'。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以提升员工素养为第一确保,以满足客户用电必需求为第一要求,以保护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为第一目标。通过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规范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变上级要求为自觉行动,巩固安全生产局面,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如何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无妨从下面五个方面着力。 〔一〕健全安全机制,规范作业行为 安全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是一种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确保、监督、教育培训、检查评比体系,形成具有强大内聚力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用制度文化之力规范班组成员的作业行为。建立健全反违章长效机制,展开创"无违章'班组活动。做好班组劳作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确保员工在生产劳作中的安全健康。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作纪律〕,杜绝"三高'〔干部高高在上、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现象,保持"四全'〔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保安全,实现安全生产"三控'〔可控、能控、在控〕。 〔二〕培育安全理念,强化安全意识 国家电网公司从夯实"四个服务'基础出发,提出了"互相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引导员工树立"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理念,以人员、时间、力量的"三个百分之百'保安全,确保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关键在人,人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因为,供电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关爱员工,就要从保护生命、关怀健康做起,使员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这既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文化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更是员工家庭和社会的基本愿望。 〔三〕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养 员工素养的凹凸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质量,提升员工素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动力和归属点。保持安全生产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培训机制,积极落实培训规范,强化职业安全培训,强化培训的针对性,提升员工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展开师带徒、技术讲课、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计算机仿真模拟培训等活动,提升班组成员岗位技能水平。组织展开劳作比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术交流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因地制宜,运用理性灌输、情感启迪、案例剖析、活动熏陶、心理调试、电化教育等方法,提升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营造文化环境,建立安全秩序 营造安全文化环境有利于班组成员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合格习惯。积极展开"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营造实现"零事故'安全目标的舆论环境,营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责任的舆论环境,营造实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安全纪律舆论环境,营造"遵章光荣、违章无耻'、"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坑三代'的安全道德舆论环境。展开丰富多彩的安全宣扬、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合理化建议征集、危险点排查、"现身说法'等活动,营造合格的安全文化氛围,让班组成员认清"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熟悉到发生事故对己、对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不利的道理,做到"我要安全,我讲安全,我懂安全,确保安全'。 〔五〕分析员工心理,保持合格心态 安全生产的"人、机、环境'"三要素'原理之首就是人,人是安全生产好坏的关键所在。海因里奇法则显示,各类事故发生因素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所谓的"天灾'难以预防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难掌握的要素,而研究说明,事故当事人在发生事故时往往出现精神状况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疲乏等"不在状态'等状况。毛泽东同志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时,应注重分析员工的心理因素,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与心态。一方面,要克服非理智行为的心态:心理疲惫、错觉、侥幸、麻痹、逞能、挫折、过于紧张等;另一方面,要克服事故过程中不正常的心态:无知、懒怠、马虎、急躁、蛮干、恐慌、盲目自信等心理。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重视心理强化,运用心理定式,培养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利用从众心理,化解挫折心理,从而培养员工平常健康生活、阳光心态;工作中安不忘危,正常操作时心静如水、心灵手巧;事故处理时临危不惧,有条不紊。 〔单位:高坪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