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部财务管理及控制制度
内部管理及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 内部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 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
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 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3、 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
4、 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 内部管理及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应当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 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
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3、 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
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 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内部管理及控制的内容
一、 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会计部门及其会计机构负责人、会
计主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
二、 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各会计工作
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
三、 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
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单位会计指标体系;
四、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组织分工;出纳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条件以及其他有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五、 建立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
第1页,共4页
报表的方法。
六、 建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制定出原始记录的内容和填制方法;原始记录的格式;原始记录的审核;原
始记录填制人的责任;原始记录签署、传递、汇集要求.
七、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明确定额管理的范围;制订和修订定额的依据、程序和方法;定额的执行;定额考
核和奖惩办法等。
八、 建立计量验收制度制订出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计量验收管理的要求;计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和奖惩办
法等。
九、 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明确财务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组织;财产清查的期限和方法;对财产清查中
发问题的处理方法;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办法等。
十、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明确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
员的责任。
十一、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成本分析等。
十二、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明确财务会计分析的目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
序;财务会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
内部管理及控制的实施
一、 具体的实施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经济业务
活动的控制。
二、 各部门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
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三、 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
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 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
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五、 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
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六、 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
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七、 制定恰当的销售政策,明确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
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强化对商品发出的账款回收的管理,避免减少坏帐损失.
第2页,共4页
内部管理及控制的方法
一、 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
二、 组织结构控制要求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
制约机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
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
三、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
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四、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部门的会计制
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
计控制系统.
五、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
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的措施,
确保预算的执行。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六、 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帐务
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七、 职工素质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淘汰等人事管理制
度,保证职工具备相应的工作胜任能力。
八、 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九、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
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十、电子信息系统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确保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
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第3页,共4页
内部管理及控制的审查
一、 单位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
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内部控制检查的具体职责是:
1、 对各项业务内部控制的招待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2、 写出检查报告,对各项业务提出内部控制建议;
3、 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二、 单位可以聘请中价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 进行评价,接受委托的中价机构应
当对委托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
三、 接受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各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
附则
一、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