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业设计
学段:七年级 学科:生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章作为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最后一章,是要明确地向学生传递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意识到人类必须下大力度保护环境,必须采取措施,停止破坏环境,并加大保护和治理的力度。本节课内容既对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为学习后两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夯实基础。
课标分析
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2. 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
学业要求
1. 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
的;
2.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环境的社会责任意
识。
学情分析
优点: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且具备一定的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缺点:对人类破坏环境问题虽有一定的认识,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的题型需要多次、多维度进行训练。
作业设计目标
1. 能说出人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 能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3. 尝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例,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业时长
作业总时长10分钟
作业内容
基础类、应用类、综合类、实践作业--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短视频或者宣传册
0基础知识•巩固练(巩固强化当天所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必做)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1. 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环境的有()
①工厂排放大量的烟雾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滥伐森林④工厂排放出的污水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 下列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无限充足的生活资源。
B. 人类能够改造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 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 人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对应目标1,学生通过第1小题和第2小题的分析解答,诊断学生对人数量的增长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的知识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1题选B;2题选D。
3.20世纪以来,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D.动物病害
4. 在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的措施中可取的是()(多选题)
A.退耕还林、退田还湖B.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C.制造高效杀虫剂和农药D.建设太阳能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5. 据分析,以每张贺卡10克计算,10万张为一吨,造纸每吨需5.5立方米木材,折合下来,制作3 0万张贺卡需砍树7 5棵。而造纸过程中,每吨纸浆产生废水3吨。为此,倡导“免赠贺卡”
“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6.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对应目标2,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不利的影响,也有有利的影响。
参考答案:3题选C;
4题选ABD。
对应目标2、3,通过分析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考察学生能举例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并形成保护生态环
评价
标准
优秀
能作对全部题目
积分卡 3分
良好
能作对4道以上题目
积分卡 2分
合格
能作对不低于3道题目
积分卡 1分
评价方式
自评(")
互评()
师评(")
过程性评价:一周计算一次积分卡,积分总值为5分以上可以兑换
A. 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
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C.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
D. 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
【评价标准】
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答案:5题选B;
6题选A
礼品,积分值越高可以兑换礼品数目越多。
0知识应用•创新练(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做)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1. 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
C.树木的大量砍伐。.海洋石油的开采
2.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
“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错误的是()
A. 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
B.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 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D. 植树造林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3. 对于媒体经常报道的“生物入侵”,以下错误的是()
A. 作为一脱离原生态制约而疯狂生长的外来物种一一水葫芦,给我国带来了很多损害。
B. 严格防止生物入侵,坚决反对物种引进。
C.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人员往来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
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
造成严重生态危害的现象叫生物入侵。
D.海关检疫中,禁止游客携带新鲜水果、蔬菜入境,就是为了避
免外国的害虫等入侵我国。
【评价标准】
参考答案:1题选B; 2
题选C; 3题选B
评价
标准
优秀
能作对全部题目
积分卡3分
良好
能作对2道以上题目
积分卡2分
合格
能作对不低于1道题目
积分卡1分
评价
方式
自评()
互评(V)
师评(V)
过程性评价:一周计算一次积分卡,积分总值为5分以上可以兑换礼品,积分值越高可以兑换礼品数目越多。
0综合技能•过关练(强化技能,如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根据自身情况二选一完成)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水华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而导致的水污染现象。蓝藻大量繁殖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一一湖靛,湖靛能杀死鱼虾等水生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氧、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这是引起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
(1)出现“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水华是一种水污染现象,它的危害是 ;
(3)针对水华发生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2. 有人说:“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增长就可以不受限制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通过真实情境呈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健
康。
同时为下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做好铺垫。
参考答案:
1. (1)大量工业、生活污水和含化肥的水流入
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
多,而使某些蓝藻过
度繁殖。
(2)会使水体产生恶
评价
优
秀
语句通顺,用词严谨、准确,表
达清晰
积分卡
3分
标准
良
好
语句通顺,能较准确表达
积分卡
2分
合
格
语句较通顺,可以简单给出正确
答案
积分卡
1分
评价
方式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一周计算一次积分卡,积分总值为5分以上可以兑换
臭、水质被污染。
(3)工业废水、生活污
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
处理后才能排放,农业生
产尽可能地不使用化肥
或少使用化肥。
2.人类生存发展除了粮
食问题之外还有其他因
素。
礼品,积分值越高可以兑换礼品数目越多。
实践作业: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短视频或者宣传册,在校园或者社区开展“保护环境,珍爱地
球”的活动。(班内学生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同时增强了学生保护
地球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评价标准】
评价
标准
优秀
宣传方式新颖、备受人们欢迎且宣传效果明显
积分卡5分
良好
宣传方式规范、宣传效果受到好评
积分卡2分
合格
宣传方式较规范、有一定的效果、得到部分好评
积分卡1分
评价
方式
自评(")
互评(")
师评(")
激励性评价:为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优秀个人奖”的奖状,按照评价标准给予集体相应的奖
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