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 )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 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1 )发音体不同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区分声母、韵母))发音方法不同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语音的单位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 .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 )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 5ig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岛,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
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 a, xia, gu泣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 , g尽g ,gu集
例:
“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
判断音位个数
4个音位
也和1也:共h , l, a , n
也和n^n :共h , 1, 3 a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 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 .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历年考题:
96
年:
99
年:
加点字注音:漂浮pi焉
专有名词开头大写,99页
洗pi弟和平h。附和h e
(4分)西安 x'% 回流hu IliU
因为 y n w & 篝火 g Qi hu 0
i的标调,i, u并列标在后)
年:(6分)平安
ping '如
亲家
q ng
jia
天津
ti^h j in
酝酿
y & ni
遍g
凤凰
f e^g hu ^g
一会儿
y lhu 1
01年:(4分)轮回
lUi hu 1
冰球
b ng
q u
骄傲
jiao 8D
欣赏
x n
sh 5ig
02年:(4分)蜿蜒
w % y知
照片儿
zh 福 pi
%r
扫帚
s 福 zhou
空额
k Qig'
e
02年(3分):《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用途是什么?
1)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
2)主要用途:
A. 主要用来给汉字注音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B. 还可以用来作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C. 用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D. 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
E. 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
F. 用到电报、电子计算机等方面去。
注意总结:
1. 轻声不标调
2. “'”在音节界限发生混淆时使用
3. “儿”化音直接加“ r ”
4.i、u并列标在后
5. ^在 l” n”后不能去点儿如:iQnQEen说
^和 T n”以外声母相拼都要去点儿如:jue,qu仓三、声母(21个)
声母的不同由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 按发音部位不同,声母分七类
1)双唇音:b p m
2 )唇齿音:f
3 )舌尖前音:z c s
4 )舌尖中音:d t n l
5 )舌尖后音:zh ch sh r
6)舌面音:j q x
7 )舌根音:g k h
2. 按发音方法不同分
1)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分:
A. 塞音:b p d t g k
B. 擦音:f h x sh r s
C.塞擦音: j q zh ch z c
D. 鼻音:m n
E. 边音:l
2)看声带是否颤动
A. 声带颤动浊音:m n l r
B. 声带不颤动清音:其余都是
3)看气流的强弱
A. 送气音: p t k q ch c
B. 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例:请描述声母中的送气、不送气音答:送气、不送气音是塞音、塞擦音发音时,腔呼出的气流较强的叫送气音,气流较
弱的叫不送气音。共6对。送气音:p t k q ch不送气音:b d g j zhz
例:请描述塞音中的送气、不送气音答:塞音中有3对送气、不送气音送气:p t还送气: b d g
例:请描述汉语声母表中的舌尖后音
答:舌尖后音是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有zh ch sh r 4 个。
历年考题:
98年(6分):普通话中的声母共有多少个?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共21个声母,按发音部位不同分7类。见前面笔记
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声母发音的异同。
1)f h异:从发音部位看,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
同:从发音方法看,都是擦音
2)b m异:按发音方法不同分,b是塞音,清音,m是鼻音,浊音
同:从发音部位看,都是双唇音
四、韵母(39个)发音图三要素:舌位高低
舌位前后圆唇与否
单韵母(10个)
复韵母(13个)
鼻韵母(16个)普通话韵母总表,见书59页
历年考题:
99年(6分):普通话的舌面单韵母有哪几个?请加以具体描写
有a o e 仓i u u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兀音 如:f冬A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如:b <m 6
e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如:h(ge
仓: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1 :舌面,前,高,一如:j t 1
u :舌面,后,高,如:pisu
ti :舌面,前,高,如:q^u
年(6分):普通话中zhi、zi、 j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上述三 个韵母用国际音标怎么标写?
zhi中的-谖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中的-谖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98年(4分):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中有的元音实际读音的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1只出现在z c、后面,-1只出现在zh ch sh后面,它们跟i出现的条件不同。I绝不出现在z c s和 zh ch sh后面,因此《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i i、和i也不至于发生混淆。
举例:zhi中的-谖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中的-谖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韵母发音的异同
1)e o异:o舌位:后,半高,圆唇;e舌位:前,半低,不圆唇同:都是舌面元音
2 ) an ang异:an带舌尖鼻音n ; ang带舌根鼻音ng (浊)同:都是带鼻音韵母。
五、声调
1.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特点:
1 )主要由音高构成(相对音高)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
标记方法:参见80页
2. 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一一“四声”
历届考题:
01年(3分):调类和调值是一回事吗?举例说明。
六、音节
1. 音节: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2. 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
3.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1 )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4个音素组成。
2)构成汉语音节:声调、韵腹(主要元音)必不可少;
声母、韵头、韵尾不是必不可少
3)一个音节总有元音,最多有三个。“ you”且连续出现。
4 )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e”)。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4. 拼合关系
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参见95页。
历年考题(声韵拼合规律):
01年(5分):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江j 2n:
gj是舌面音,不能和开呼相拼。jWng精z n:g z是舌尖前音,不能和齐齿呼相拼。j「ng破pu Q p是双唇音,不能和合呼相拼。P。飞f i f是唇齿音,不能和齐齿呼相拼。f &躲d Q d是舌尖中音,不能和开呼相拼。du 0
k场播bu O双唇音声母同
02年(4分)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原因
u。 b O
昆ku岛:g ueng只能自成音节,不能同任何声母拼合。
合呼韵母拼合只限于
河h O韵母o不能同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以外的声母拼合。h e
姐zi^ z是舌尖前音声母,不能同齐齿呼韵母相拼合。Ji荏
5. 音节的拼写规则
(1)y,w的使用:(作用:隔音)
1 )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
A . 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
ia ya ie ye iao yao iou you
ian yan iang yang iong yong
B.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
i yi in yin ing ying
2 )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
A . u后还有别的元音,把u改成wua wa uo wo uai waiuei wei uan wan uen wenuang wang ueng weng
B - u后没有别的元音,在u前加上wwu
3)韵母表中 4亍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也要用y开头。
2 )省写
1)iou iu uei ui uen un
2 ) 4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所以n、l和合呼u能拼
3)标调:按先后顺序,i、u并列标在后,轻声音节不标调描写声母:
先分类:
1类:擦音、鼻音、边音(清、浊)
2类:塞音、塞擦音、(送气、不送气)
描写步骤:
1类:发音部位清浊阻碍方式
例:m:鼻音(只有m、n是鼻音) 浊音(鼻音都是浊音)双唇音(发音部位b、m、p双唇) 双唇浊音
2类:发音部位 送气与否清浊(都是清)阻碍方式
例:^双唇不送气(和p相对) 清(2类都清) 塞音描写韵母
四呼:
开呼:a o e -开头
齐齿呼:i
合呼:u
撮呼:U
舌位高低:高,半高,半低,低,高,半高舌位前后:前,央,后
七、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有些音受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即语流音变。
1)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A・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语气词“吧、嘛、呢、啊”
B .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一个字。
例:星星,笑笑
C .“子、头”等构词用的虚语素和表示多数的“们”
D.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例:操场上
E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
F.量词“个”
G .一批双音节词第二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豆腐
(2)儿化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例:花儿 hu a r
1 )音节末尾是a ,o , e , U包括ao ,iao中的o),直接卷舌
2)韵尾是i ,的(in,H除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如:小菜儿
3)韵母是in ,场的,丢掉韵尾,加[]
如:手印儿
4 )韵母是i ,"的,加[]
如:玩意儿
5 )韵母是i的,韵母变作[]
如:瓜子儿
6 )韵母是ng的,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
如:半晌儿
7)韵母是ing的,丢掉韵尾,加上鼻化的[]
如:花瓶儿
(3)变调
1)上声变调
A.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34如:旅馆B.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有的变
阳平如:打扫
有的变半上声如:椅子
C・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两个时,可适当分组
D.在非上声的前面变半上声214变21
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在阴平前:如:火车在阳平前:如:主席在去声前:如:准确在轻声前:如:手巾
2 )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则由全降变为半去
3 ) “一、不”的变调
A. “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如:二十一你来不
B. 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如:一定,不去
C・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如:一生,不该
D.“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如:猜一猜,去不去
八、音位(元音、辅音)音位: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复习点:
1.
辅音声母总表。
37 页
2.
元音舌位唇形图。
60 页
3.
声韵配合表。95
页
4.
音节拼写规则。
96 页
5.
“不”的变调。
104 页
形容词重叠的变调。104页6.儿化的作用。109页7.元音音位变体表。118页8.自由变体。条件变体。116页9.声调音位变体表。120页10.易读错字表。219页
第二章文字
一、文字的性质
1.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在看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30多年历史最早文字的源头:5—6千年前有规则的简单符号,西安半坡2.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表意两类
表音文字:音素文字:记录的是音素、音节,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记录音节文字:用有
限的符号记录无限的语言内容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节
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记录语素、词表词文字:用不同的笔画构成大量的表意符号3.表意文字的复杂表现:
1 )汉语的表意符号,常用的几千个
2 )一个音节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多个音节
3 )汉字形声字居多,声旁表音不固定
4. 汉语从性质上说是表意文字
1 )表意;2)表单音节;3 )不实行连写。
特点:符号、表意符号和声类非常复杂
、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1)甲骨文:殷商时代,30多年前。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
2)金文:西周。特点:刻在青铜器上,也叫钟鼎文
3)篆书:春秋战国,到秦代变成大篆,小篆(石鼓文)
4)隶书:秦隶,汉隶
5)楷书:汉末魏晋时盛行
6)草书和行书:东汉时已有
历年考题
96年(3分):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各是什么?举例说明答:独体字:是囫囵一个字,分拆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日,月,上。
合体字: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会意字,形声字。如:明,河。
96年(3分):什么是“永”字八法
96年(2分):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好”,“晚”
年(3分):写出笔顺和笔画:张,鸟,每,妈,级,饥
三、汉字的构造
1. 构造单位:
1 )笔画:单一笔画,复合笔画
2 )部件:构成合体字
部件(偏旁)的构成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成字部件:
不成字部件:
单一偏旁
复合偏旁
3)部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2.
1.
2.
5.
6.
一
1.
1
2
3
2.
汉语的造字法:六书。183页 四、汉字的使用
笔顺:181页-183页,206页
注音错别字:216页3.字音:219页4.繁简字:236页
查字典方法
异形字:242页
第三章词汇
、语素和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如:人:a.最小;b.有声音;c.有意思。所以是语素
玻、璃: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
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
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如:民:人民,民族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如:初、
老、第+ x
X +子、儿、头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
词
白纸:2个语素,2个词」
鱼子:2个语素,2个词
刀子:2个语素,1个词
、词的构成: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如:人、天、马
(2)多音词:
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参差B .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从容C .其他:非双声、叠韵。如:蝴蝶
2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如:猩猩、姥姥、纷纷
3 )音译词:音译的外来词。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重叠:两个语素。见笔记第16页
复合式的构成: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
联合(并列)。“和”
偏正(修饰)。“的,地”
动宾(支配)。“了,着,过”
补充(补充)。“得”主谓(陈述与被陈述)。“是,是不是”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
1 )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式)可
加“和”
A・两个词根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如:道路,体制,改革,治理,善良,美好
B .两个词根组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
如:骨肉,尺寸,开关,买卖,反正,横竖
C .偏义词: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如: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
2 )偏正型:(定中,状中)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可加“的”如:新闻,
火车,筛选,火热,狐疑,好看,重视,男子
3 )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加“得”
A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如:提高,推广,阐明,改进,搞活
B .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如:花朵
4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支配式)。加“了”如:管家,司令,起草,达标,下岗,动员,立夏,失望
5 )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面的。“谁 了如:地
震,霜降,日食,民主,年轻,肉麻
2)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词缀构成。
1 )词缀+词根
如:老X ,小X ,第X ,阿X ,初X
2 )词根 + 词缀
如:X子,X头,X儿,X性,X者,X化
3 )词根+叠音词缀
如:红彤彤,绿油油,喜洋洋,水汪汪,乱哄哄
(3)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
如:妈妈,爹爹,叔叔,哥哥,刚刚,偏偏,仅仅
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
重叠式合成词:词根的重复。如:妈妈,星星
叠音式单纯词:音节的重复。如:姥姥,猩猩重叠式的几种构词方式:
1 ) AA :如,爸爸,妈妈
2 ) AABB :如,男男女女
3 ) ABAB :如,研究研究
4 ) ABB :如,亮堂堂
4)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不止一个层次。
如:革命化非对抗性
三、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发展
1. 词义的属性:
1)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如:电脑、空调
2)概括性:抓住整类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点。如:老师。
3 )社会性:是约定俗成的,为使用该语言的全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共同承认,共同遵守。
4 )模糊性: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高、矮
5 )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如: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uncle
2. 词义的构成
(1) 理性义:词义中词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词典上的意项)
(2)色彩义:
1 )感情色彩:褒、贬、中 如:英雄、叛徒、土地
2 )语体色彩:书面语、头语如:吝啬、小气
3 )形象色彩:如:玉带桥、狗尾草
1)义项:指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根据义项的多少可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 )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A・一些常见的事物名称:如:桌子,钢笔,茶杯
B .专有名词:北京,老舍,长江
C .外来词:咖啡,葡萄,吉他
D・科学术语:原子,元音,激光
也有例外,如:科学术语“元素”,引申为“要素”。所以确定一个词是否是单义词,还需要查看工具书。
2 )多义词: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
的
转义:由基本义发展转化出的。(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原始义2)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如:老:A。基本义:年岁大:老人老汉
B.转义:年岁大的人:养老,男女老少
C.经历长的人:老手,老练
D.时间长久的:老朋友,老干部
黑:黑钱,这人真黑
模式:链条式
放射式
3)同音词:读音相同而字义没有关联(同形同音,异形同音)
同音词
如:诚衣服.
你怎么才来呀?才.能同音词
官法一致兵器多义词
几组同音词:如:开会会说中文
偏要去放偏了
白去了白色
别去了别在衣服上
双音节同间词:如:出儿产品出了
他生气了他很有生气
(4)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如:男人,女人——共同义
素:人(成年)不同义素:男性,女性男人,女人,小孩 共同义素:人
不同义素:成年,未成年男性,女性义素的作用:把词义清楚的分解开来。
4.词义的聚合
1 )语义场:
如:椅子,转椅,凳子。因为有共同义素:都是用来坐的;不同义素:靠背有无,能否转动。所以属同一语义场。
2)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如:爸爸=父亲
近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的不同
色彩方面的不同
用法方面的不同
1 )理性意义:
A.语义轻重不同优
良,优异损坏,破坏改良, 改革
(轻度)有故意的倾向)(一般改变)底)彻
B .范围大小不同
战争战役战斗
时代时期时候
事情事件事故模范榜样典范
.集体和个体的不同
马马匹信信件树树
D・词义侧重点不同:特点:有一个共同义素,另一词根表明侧重的不同如:隐藏,隐瞒,隐蔽
共同义素:隐一一不让人知道不同义素:藏起来;瞒住某件事;借助事物躲起来如:才能,才华,才智
办事能力;文学艺术方面;思考能力强,聪明如:整理,整顿;爱惜,爱护
2 )色彩方面:
A.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一一共同义素“结局”
B .语体色彩不同
如:生日(语),诞辰(书面语)一一共同义素“出生的日子”
3 )用法方面的差别:
A・搭配不同:
如:交流+文化/经验/思想(抽象名词)
交换+礼品/产品/ (具体名词)
B ・词性不同:
如:突然:形容词:做状语:突然来了忽然:副词忽然来了很突然(彳艮+形容词)不能加
C .语法功能不同(在句中充当的语法位置不同)
3)如何辨析:既从意义出发,又从用法出发如:再说一遍,中的“再”,能不能换成“又”
步骤:A。写例句归类(看几个义项,几个用法)总结义项
B・互相替换,找出不同点
C.对替换的情况归类总结
如:参观,访问,游览
参观:强调实地的看。+单位,厂区
访问:一般是有目的的看望,且进行交谈。有人的)单位
游览:游玩。+名胜、风景区
例:讨论,商量
安理会继续“讨论”伊拉克问题老师们正在“讨论”教学计划我们正在“商量”事儿我们“商量”好了他用亲切的“商量”的语气对我说 会上,大家就考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语义侧重:讨论 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甚至可以进行辨认 适用范围:讨论:大,正式,重要;
商量:小(2个人也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重视用法:展开讨论:宾语
商量:不能作宾语
例:成绩,成就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 取得很大“成就”
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他三十岁时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是
语义侧重:成绩:一般的事
成就:重大的事
搭配词语不同:
词性不同:成绩:名词成就:动词,名
词
回答问题的方法:
1)共同的语义场也可以说
2)再从各方面辨析不同点
3 )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入手,色彩也可谈
4 )反义词
1 )绝对反义词:如:生,
死;动,静
2 )相对反义词:如:大,
小;多,少;好,坏
5)词汇的组成:
)基本词汇:A。稳定;
B。能产;C。全民常用
)一般词汇:基本以外的)特殊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复习重点:
词和语素的区 253页
1, 别:一
单纯词,成258页
2-词:
3. 基本义,转义:275页
4. 同义词的差别:288页
第四章语法
一、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
1. 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词法:组词的规则(词的构成、词形变化、词类)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2. 语法的性质:
1 )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 “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 )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 )民族性。
3. 语法单位:
1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 )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关系:语素可以=词
词组 > 语素
词可以=句子词组可以=句子
4. 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二、词类1.划分的标准(1)按语法功能划分(最主要的标准)三种表现: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A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实词:可以虚词:不能(了、的、呀)2 )实词与另一
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3 )虚词依附实词
(2)按形态划分
1 )构形形态:如:研究一一研究研究
2 )构词形态:如:凿凿子
(3)按意义划分:语法意义
如:风、马、牛“事物” 2.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虚词:助、
介、连、象声划分标准:
1 )意义:实词:比较实际:太阳、红、吃虚词:比较虚,抽象:被、把
2 )用法:实词:可单独用来回答问题虚词:一般不能
3 )做句子成分:实词:可做句子成分
虚词:一般不能
4 )数量:实词:开放,越来越多虚词:封闭,10出头副词只能做状语,原来算虚词,现在归入实词。
(1)看能不能受“不”的修饰
名词:不能形容词、动词:可以
(2)再看能不能带宾语 动词:能(也有不及物动词)
(3)再看能不能受“很”的修饰(不能同时带宾语)形容词:能如:很喜欢他:受很
修饰同时带宾语。所以,喜欢是“动词”
区别词(一般归入形容词)初级、男、女、大型、单、双、彩色、黑白一一起区别作用只能做定语或加“的”单独使用
名词:时间名词对举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方位名词
例:一百人左右
一百人上下
数量
三点左右
三点上下
时间
四十左右
四十上下
——年龄
中秋节前后
三天前后
前后用于时点前后,而不用于时段
4.动词:
(1)“ 是”
1 )判断动词“是”
2 ) “是的”:
例:我是昨天来的 强调时间我是坐飞机来的 强调方式我是买东西来的
强调目的
(2)能愿动词
1)能:表能够、可以
2)会:A。掌握了某种本领、技能(即使可与“能”替换,也有侧重点不同)
B .估计会发生。如:我会去的
上
去
进
出
回
开
过
起来
去 简单趋向动
、-—r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开来
过来
起来
词
复合趋向动词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开去
过去
1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2)但经常用在其它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复合趋向补语起来:
1 )方向。如:太阳升起来了。
2)开始了(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如:大家笑起来了。
3 )由分散到集中。如:大家团结起来。把衣服收起来。
4)这东西看起来挺好的。
5. 数词
(1)二、两的用法:33页
(2 )汉语中概数的表达:
1 ) x上下
2 ) 一两个,七八天 两个相临数字一起用
3 )五十来岁、四十来年——多
4 )三十多
5 )近六十岁了
6 )买几斤水果
(3)“半”的使用例:三天半,三个半天
6. 量词
(1)临时量词:如:一脸灰;一窗台土
(2)集合量词:如:一套;一群
(3)不定量词:如:点、些 来了一些朋友
用法:
A.动词、形容词+不定量词“略微
B.有+ x如:有点儿头疼
C.这么、那么+ x如:这么点儿
7.代词:
——泛
别人都不
(1)人称代词:注意“别人、人家”他不爱说话,别人(人家)问了才回答。
指第三人称我的汉语可比不上人家老同学。 特指第三人称除了他,
知道。定范围内泛指
(2)指示代词:这、那
(3)疑问代词:
“每” “各”
虽能互换,但侧重点不同
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强调个体
每人有每人的习惯:强调全体
8.副词
(1)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曾经,马上,常常,渐渐,早晚,又
(2)程度副词:很,极,非常,格外,越发,有点儿,稍微
(3)范围副词:都,总,统统,仅仅,单,一齐,一律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必,必须,的确,没有,莫,是否
(5)情态副词:亲自,亲手,赶紧,肆意,悄悄,公然
(6 )语气副词:究竟,简直
(7)频率副词:还,再,又,也,再三已经、曾经:
1)意义不同:我已经看了这本书了。一一强调完成,和现在关系密切
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了。强调发生,和现在关系不密切
2 )用法不同:搭配:“已经 了” “曾经过”
否定形式:还没不曾
还、再、又、也
还:表持续。“他还没来”再:表重复。“请再说一遍”又:表添加。“又说了一遍”也:表类同。“我也去了不、没
1)意义不同
不:+动词,否定动作:“不去!” +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没:否定发
生。“没去”
2)用法不同:
不:主观不想。表将来或现在
没:客观条件不允许。表过去例:我不老,走得动。一一强调性质我没老,走得动。
强调完成衣服不干,不能穿。强调性质衣服没干,不能穿。强调完成9.介
词
1)是从实词虚化来的。“把”
2 )大部分是兼类的。“对他说” 介词对” 形容
词对、对于
1)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意义比“对于”大
2 ) “对”、“对于”都表示对待关系
3)但“对”还有别的意思。
例:他对我很好。一一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对于”对我点了点头。
表示方向
对于、关于
1)都是介词
2)意义不同对于:介绍出对待关系的对象
关于:强调关涉的范围
例:关于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对于这个班的同学,我不太了解。关于:对象,范围共现
3)用法不同
对于 + 主+动词
关于
主+对于
+动词
“我对于这个班的同学不太了解”
主+动词+
关于的名词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
把、被
处置:A把B怎么样。如:我把门关上。
致使:如:把嗓子喊哑了。
指出范围:如:我把北京跑遍了。
我把这本书读完了。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简单的。把字句中的名词应是有定语的。否
定形式:没把
能愿动词和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都是带宾语的。
例:我们把这些种子都种在山我们要让这些花儿都长好
上。
被”和“把”基本一样
把:强调“把”的宾语。如:我把纸撕了。
被:强调“被”的宾语。如:纸被我撕了。
10.连词:
1 )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或、及
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如果、虽然、只要、所以、从而
3 )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并、并且、或者、还是、而、而且
使用中,
可以单个用,也可以成对使用。
复句
联合:两分句位置基本相等。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偏正: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还是、或者
还是:用在选择问句或不确定陈述句中。一 如:今天是M还是T?
或者:用在陈述句中。如今天是m或者是t
无论、不论、不管
放在偏正复句中的条件句
中,
特点:
表示“无条件”。 如:无论天气多热,我都要爬山。
1 )无论天气热不热。A
不A
无论他去不去。V
不V
2)无论多热。无论谁去。 有疑问代词
3)无论去还是不去。无论你去还是他去。一一后面出现的是供选择的
不是就是 两者必居其一
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连词的位置:
1 ) 一个主语时,连词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我不但去过颐和园,而且去过三次。
递进
2 )两个主语时,连词放在主语前面。
如:不但我去过颐和园,他也去过。
就、还、却、也、都、才、
又
副词只能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主语的后面
.助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
)动态助词:了、着、过
)比况助词
)语气助词
)其他助词
)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宾语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如:吃了饭出去玩儿。
)语气助词:放在句尾
A,表变化:如,花红了。
B .表确定的语气:如,吃饭了。
语气助词:
是非问句:我们看电视吗?表确认:我们看电视吧?表不满意:
我们看电视啊!表进行:我们看电视呢!表确认:我们看电视了。
汉语疑问句:
是非疑问句:是,不是一一吗?特指疑问句:有疑问代词一一呢?
选择疑问句:还是一一呢?正反疑问句:去不去一一呢?
11
1
2
3
4
5
了
1
2
、短语
除词法中的五种(联合、偏正、动宾、陈述、主谓)外,还有:
)连谓短语
兼语短语
同位短语
方位短语
数量短语
)介词短语
)助词短语
如:听了很高兴
如:请他来 倒水喝
如:首都北京
如:桌上
如:一个
如:用钢笔写字
“的”字短语:如:你的、我所”字短语:如的所见所闻
歧义短语(汉语中歧义有三种格式)
1)层次不同,关系相同如:我们两个人住一个房间(A。几个人,
B。我们两一起住)
每两个人住一个房间。
2)层次、关系都相同,语义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