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如何管理 安全文明施工的意识严重不够 诚如上文所言,建筑工程行业目前出现了一阵技术热和资金涌的现象,但在安全文明施工上却出现了意识严重不到位的状况。具体来说,对施工人员进行招聘时,往往对其技能水平要求不高,且多数企业未对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进行培训。此外,安全文明施工缺乏一定的外部环境,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非常脏乱,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工具与设备也未按要求进行收纳,更未设置安全警示牌等必要标志。 安全文明施工制度落实困难 制度保证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而就目前来看,多数建筑工程尚未制定出较为规范的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多数企业仍然沿用以往的行业制度,不能与时俱进,更不能因工程而制
2、宜。具体来说,因为工程施工的地域差异和人为意识等的局限,导致了制度的落实十分困难。具体表现在现场施工人员对制度不明确和不尊重,并且在触犯制度后未得到应有的处罚,这就造成再一次的恶性循环。 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选用相对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来进行施工。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提升品牌或者树立行业标杆等原因,盲目选择较为高端的施工材料,造成浪费。这都将造成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上的问题,而选择低价产品的状况则更加恶劣,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将造成连锁反应,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如出现坍塌、断裂等状况,甚至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这种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只顾眼前利益
3、而不进行长远思索的短视行为。 2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工作实效。作为一名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们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着重在深度(技术内涵的检查)和广度(不单纯对危险性较大部位检查)上下功夫,使安全管理工作深入扎实。保持按照一个标准,两个到位,三个结合的原则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一个标准:即严格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针对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安全确保的本质在于预先控制、事前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在建筑安全工作中实现预警管理,变原来的跟踪调节为预期调节,实现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安全风险评价必须要从事故危险
4、源出发,重视对危险源和隐患进行监控预警,采纳高新技术手段实施各种监控预警措施,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并且对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随时发现隐患,随时进行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把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安全管理技术化 依据城市建设中施工场地有限、高层/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为了从根本上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本企业项目安全管理上特别了技术化这一特点。项目各部门强化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并在施工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中强化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依据项目特点编制深基坑支护措施、临边、洞口防护措施、雨季施工措施、施工
5、用电安全措施等专项安全措施; 塔吊及施工电梯附墙连接、悬挑式外架、物料平台等均经过制定计算;安全防护棚、人行通道均有加工图及安全指示;基本上做到所有安全措施均有制定、均有施工图,在安全措施编制过程均尽可能具体的合计了现场的可操作性,并以技术人员为主组织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基本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技术化。 3施工安全措施 1、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市政工程施工中主要风险源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火灾、中毒与窒息、道路车辆伤害等。 风险控制控制是指采用措施,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降低事故损失。 2、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制定与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制
6、定是规划和指导施工全过程的综合型技术经济文件,所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履行编制、审核、审批程序,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与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施工单位应当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关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4、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成具体说明,技术交底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必须采纳书面交底形式,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如何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