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迢 迢 牵 牛 星,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三中学,赵双英,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2,传说二: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dio ji,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长出了茂盛的庄稼。,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良缘。,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做妻子。,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3,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二人一见钟情。,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小儿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察觉,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立刻出现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地银色河川,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鹊鸟非常同情牛郎与织女的情真意挚,每年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的时候,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据说七夕过后,鹊鸟的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就是因为辛苦搭桥的缘故。,4,担子追妻,天河隔阻,5,鹊桥相会,6,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古诗和,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描写的形象和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3.,熟读并背诵,7,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称“七夕”,我国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七夕又称“乞巧节”。,8,五言诗的朗读一般是二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读法“二三”、“二二一”、“二一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诵读要领,疏通字词:,迢迢(,tio tio,)皎皎(,jiojio,),纤纤(,xin xin,)札,(zh),擢,zhu,杼,zh,盈盈(,yng yng,)间(,jin,)脉脉(,m m,),9,读一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去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布帛上的经纬纹理,遥远,明亮,伸出,间隔,含情凝视的样子,1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皎皎,明亮。,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擢,伸出。素,白,白皙。,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 的布帛。零:掉落。,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去,距离,离。几许:多少。,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形容清澈。间:隔。,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看着那遥远的牛郎星,明亮织女星。,织女伸出长而洁白的双手,穿梭纺织“札札”作响。,从早到晚也织不出布来,眼泪掉落如下雨一般。,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虽然只隔一条清清的银河,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说话。,理解词语及诗意,11,赏析要点,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水美、情深,“,不得语,”,美好的情、景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12,13,品读鉴赏诗歌的感情,用两个字概括诗人借牛 郎织女所抒发的感情,体会本诗的主题。,14,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2,)主题思想:,(,1,)诗人借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感情,悲恨,1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皎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是要把上下句子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16,叠音词的运用对诗歌表达的影响(找出叠音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之水,,“,脉脉,”是写相视之态。,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使诗句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17,寒 食,韩 翃,18,这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唐代,寒食节是最重要得民俗节日之一,禁火,成为寒食节的标志。而禁火期过,又有乞新火的习俗。皇帝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近侍大臣,以示恩宠。这一习俗,在唐代的作品中多有反映,但传诵最广的,便是韩翃的这首寒食。,19,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为诗歌划分节奏,找出韵脚,反复诵读。,2.,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语言,3.,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魅力。,20,作者简介,韩翃: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正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集,。,21,这首诗写于暮春,我国传统习惯将春天分为早春,仲春和暮春。,初春,-,春季的一段时间,即农历正月;早春。,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暮春,-,春季的末期,即农历三月。,22,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宫里的柳树。,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2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的是什么?你能想象到一幅怎样得画面?,是一幅色彩明丽的唐朝寒食风情画,2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写的是什么?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氛围?,描绘了京城浓郁得春景,又描绘了走马传烛赐火得情形,让人浮想联翩。,25,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春城、飞花、东风、御柳),品味,“,无处不,”,、,“,飞,”,、,“,斜,”,的表达效果。,“,无处不,”,双重否定,极大地强化了肯定语气,烘托出春意浓酽、满城沉醉其间得富丽盛况。,26,“,飞花,”,描绘落花随风飞舞之姿,一个,“,飞,”,字,明写花而暗写风,与后句,“,东风,”,和谐呼应。,一个,“,斜,”,字,明写柳而暗写风。柳与花从景上相合,一,“,飞,”,一,“,斜,”,,形神俱在。,27,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了委婉的讽刺。,这首诗历来有不同得理解,一说为称颂之作,一说为讽喻之作。有人认为泛泛讥讽当时得权臣,有人认为专讽当权得外戚,有人认为是反衬贫寒之家 得孤苦、寥落文人得落寞。,28,主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关于,“,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宫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得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人巧借吟节令景色,对时政予以讽刺。,29,十五夜望月,唐,王建,30,31,学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领悟传统的民俗文化。,32,作者简介,王建(,约,767-830,),字仲初,唐代诗人。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3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萧森的树荫里,栖息着鸦鹊。,由于夜深秋露静静地打湿庭中桂花,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望月怀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34,1.,发挥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十五夜望月,中的情景,2.,说说你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理解。,诗人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35,主题思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表达了一种别离思聚之情。,3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