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改写
荒野整理
一、《端正好》曲词改写
1.抬眼望,洁白之云,青蓝天空;
俯首看,菊花满地,股股幽香;
忽觉得,西风吹紧,丝丝冷瑟;
又闻声,北雁南飞,阵阵哀号;
我俩马上分开,分开
只那霜林谁去染,谁去染
你我离别,伤感
泪流满面,满面
悲伤,悲哉!
高二〔1〕汪微龙
2.团团碧云,朵朵黄花,阵阵西风
飒飒寒意中,你也要离去,
雁儿似要撩人心意,
哀鸣而过
转身,抬首
霜林尽染
鲜红的尖锐,刺得人伤心入骨
那梢头的艳色
是你我别离时滴血的泪。
高二〔1〕汪雪吟
3.广阔的碧天中,白云惨淡
菊花残伤
满地凋落尽是金黄
那样刺痛我的眼
凄惨的晨空中,西风冰寒
大雁南去
匆匆消逝恐难复返
如此刺痛我的心
不知霜林被谁而染
红叶醉然落下
独留我,流遍伤心离人泪
高二〔1〕魏慷
4. 天空蓝得很透明
扩散着白云填补不了的空寂
黄花落得很随性
凋零着绿叶满足不了的希冀
任凭 它西风吹得再紧
心 已无法抖得更加凄厉
——仰头 轻问
俯首 叹息——
南飞的北雁
何日是归期?
雁无语 竟凝噎
谁在悲泣?
醉了霜叶
染了层林
究竟 是天边的朝霞——
燃烧了眼睛
还是眼中的血泪——
渗透了天际
高二〔2〕杨尚华
5.虽是天高云阔,朗朗睛空,
却道不尽满腔愁绪;
虽是残枝傲霜,独秀仅存,
却掩不住落花成泥。
秋风耀武扬威地咆哮,
逼迫南飞的北雁。
谁的眼泪,染红了枫叶;
谁的低诉,唤起了缱蜷;
谁的哽咽,悲断了柳枝?
秋风耀武扬威地咆哮,
忽略悲伤的老雁。
谁的鸣叫,如安魂乐曲;
谁的嘶吼,成经世绝唱;
谁的呼唤,便渐行渐远?
秋风耀武扬威地咆哮,
它是个愚蠢的家伙哪。
那是,离别哪。
高二〔2〕施舒婧
二、《滚绣球》曲词改写
1. 是如此地痛恨,
不能早早地见到你
是如此地幽怨,以至于
每想起你的归去,总思念成疾
多么想留住你,无奈柳丝虽长,
无法系住你的俊马
我央求那疏林,帮我
让时光停留,哪怕一点点都行
看着你的马儿缓慢地行走,
忙催着车夫快些前行,好让我赶上
好让我再多一些与你相处的温存
心里是万般滋味啊
才刚刚能与你月下厮守,永慰思愁
可为什么上天又让我们转眼分开?
恍然如梦,如梦凄迷
可否告诉我,我是否真正拥有?
我很怕,很怕
怕听到那一声“去也〞
怕到达那十里长亭
我怎能承受那撕裂的痛楚?
我无法品出泪水的滋味
我是如此地憎恨,以至无法自持
可如今,又有谁能了解我
那颗碎裂的,疲惫的心
高二〔1〕郑露露
2. 相碰到相知
恨,为何这般迟
离别会否离弃
怨,只因害怕失去
心上的人儿啊
假设是无数的柳丝
是否能系住你,不让你走?
我不让你走,
愿央求疏林,
留住那急急升起的朝阳
愿时光流转回从前
再多和你在一起,哪怕一天
人恋马亦慢
心急车随疾
才停了绵延的相思
却早早地遭受别离
道一声:
走吧走吧!
在凄美的秋天,
在离别的长亭,
马上送君离开
想以后
距离拉不开
思念汇成海
跌宕起伏中
红泪啼不住
到头来
人比黄花瘦
君
可知否?
高二〔2〕郑林霞
三、《一煞》曲词改写
1. 郁郁青山,深深林里
你我之情,相隔于此
人去,亭空
留下的,惟有那淡烟、暮蔼
夕阳下,古道边:我欲语无人。
禾黍中,秋风里:张郎却与马儿驰。
张生啊,为何我一在却懒上车儿内,
来时匆匆,去时悠悠?
高二〔1〕陈露超
2. 隔着青山
我
送你离开
直到千里之外
心里的雨
倾盆而下
稀疏的林木
不愿我再多添愁绪
伴着我 默默
伫立在这里
为你送行
似乎
连天也为我感动
薄薄的暮蔼
在黄昏随时
演染着离愁别绪
夕阳西下
曲折的古道
渺无人烟
秋风轻轻地吹着
马儿留恋地嘶鸣
瞬间滑落的泪水
烫伤了脚下的土地
在我心里,你从未走远
耳边的誓言
仍在回旋
诉说着我们的地老天荒
试问
绝色倾城的我
为何
来时匆匆
此时却不肯离去
高二〔2〕林超君
3.青山黑着一半的脸硬挺挺地站着,
树林如无尽的屏扇重重遮掩。
连升起的淡淡的雾蔼,
都要在我眼前张罗起一张模糊的网。
昏沉余晖下的古道,
恍假设只留我为他憔悴的驱壳
和朝着那个飘去,却无目的可寻的魂。
簌簌秋风中,隐约传来的马鸣
像一根线,揪痛了我的心。
无意坐上马车,
——这样,只会与他渐行渐远。
高二〔2〕许婷婷
4. 残照里
青山隔断送行的路
回望你
却只怪疏林遮蔽
烟蔼掩去了你远别的背影
习习的古道风
荒凉了你的足迹
无人听语
只闻得浅浅的
那来自前方的深远的马嘶
那萧索秋风里禾黍瑟瑟的哭泣声
当作是你留恋不愿远行的呼唤
为什么我急急而来
如今却不愿上车儿离去
真想以这样的姿势
一直伫立
只盼我的良人归来
高二〔2〕林娜萍
四、《收尾》曲词改写
1. 四围的秀丽山色
这一缕夕阳的残照
心却是无法再平静下来
望着你远离的背影
消失在那路的尽头
纵使如此难分难舍
终躲不开这注定的别离
人世间所有的烦恼
一时间全涌上心头
这些小小的马车
又怎么承载得起呢?
高二〔1〕谢冰男
2. 啊,夜幕又降临在这土地
这四周的山色中,
这夕阳的余光里
充盈着的
是我对你无尽的思念。
假设是寻遍了这人间的烦恼
假设是用它们来填充内心
那么
这些小小的车儿
又如何载得起
这般的繁重
这般的愁绪。
高二〔1〕陈晓薇
3. 四周的山,无情地,将我包围
鞭子从空中滑过,便是一声巨响
击碎的,是空洞的心
夕阳下,只一落寞身影。
胸中填塞的,满是烦恼
小小车儿,又怎能载得起?
高二〔2〕牟丹丽
五、课外拓展
《错误》,诗歌名,作者为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错误 [台湾]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假设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简单翻译〗
《错误》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改写]
错 误
荒野
昨日盛开的莲花,已在今夜黯然飘落……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的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
街。江南的街。
青石的街道寂寞铺展,延伸至黄昏的尽头,载着黄昏散下的阴暗的影子,倾述一个凄凉而又哀伤的梦。
从梦中醒来,从三月的暗夜潜入春闺的东风里,她依稀闻得柳絮的飞扬。那是一种绵绵的气息,曾在刚醒来的梦里与她叹息,也与她共享着依稀年少的春日。那柳絮,曾在她的掌心涌起的不断的缠绵,却在他的掌心不断地洒落,成为风里的淡淡忧伤。
风里落花谁是主?
依稀记得旧日欢颜!
最喜那暗夜里蟋蟀的低鸣,曾使她燥热的梦缓缓凉爽,曾使她凄清的梦慢慢温暖,但,春天的暗夜以至春天的梦里,再也无法体味那缕缕清音了。帘阻东风与柳絮,在她枯涸的心野,而夜与相思也阻住了她所沉醉的阵阵蛩音。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的自近至远,洒落在沉默的街上。
侧耳倾听,那蹄声,曾让她暂展欢颜的蹄声,洒落在沉默的街上,慢慢悄然……
昨日盛开的莲花,已在今夜黯然飘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