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慢慢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例如汽车的发明,用计算机监控的生产装置等。这些无疑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产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庞大的威胁。例如:〔1〕2001年x月xx日,广州增城市福和镇一私人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导致上百名村民出现轻重不同的中毒症状。四周8个村约二三千名村民连夜紧急撤离。〔2〕2001年x月xx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一家化工厂储藏在库房的约300t硝酸铵爆炸,死亡29人,受伤2442人。从这些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体现出重大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化工厂对重大危险源没有坚持足够的警惕性,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事故的主要类型一是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露,引起大范围内的人员死亡、中毒和环境污染;二是可燃物质大量泄露,遇火源引起火灾和爆炸。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使我们痛苦地熟悉到现代化工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潜在的危险性非常庞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展。化工厂四周的居民密度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一旦事故发生,不仅给化工厂内部带来损失,而且也使周边的居民的健康生命和环境遭受庞大的危害。它所带来的灾难性和社会性,所表现的技术性已经超过了事故本身,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类安居乐业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目的
主要用于保证有关规定和标准得以实施,某些状况下,将检查表分析方法与其他安全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去发现只用安全检查表分析可能无法发现的危险。
分析结果
分析人员确定标准的制定或操作以建立安全检查表,然后用它产生一系列基于缺陷或差异的问题,所完成的安全检查表包括对所提问题的回答,分析结果将作出与标准或规程是否一致的结论。此外,安全检查表分析通常提出一系列提升安全性的可靠性的可能途径。
所必须资料
一份适当的安全检查表、工程制定程序和操作方法,待分析系统的基本知识。
特点
方法简单,用途广泛,没有任何限制。
事故树分析
目的
识别导致〔设想〕事故的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的组合。
分析结果
发现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人、环境和部件等方面〕以及互相关系,从而〔可定性和定量的〕得出系统失败的可能方式和防止事故的可能措施〔途径〕。
所必须资料
具体的装置或系统功能图、工艺图和操作程序,以及各种故障模式和它们的结果;系统培训和富有经验的分析人员。
特点
使用布尔逻辑门产生系统故障模型来描述事故的各种原因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简明形象。FTA非常合适高度复杂性的系统。
原因后果分析
目的
同时识别潜在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分析结果
描述事故顺序图和对潜在事故的定性说明。
所必须资料
可能导致事故故障的工艺过程的波动知识;影响事故后果的安全系统和紧急处理预案资料;产生所有故障的原因。
特点
将FA和ET组合而成的分析方法。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原因-后果图显示事故发展〔后果〕与它们的基本事件之间的关系。
氨
500t
易燃气体 200t
氯
25t
高易燃液体
50000t
二氧化硫
250t
②特种易燃物质:
硫化氢
50t
氨
500t
氰氢酸
20t
环氧乙烷
50t
二硫化碳
20t
③特种炸药:
氟化氢
50t
硝酸铵
2500t
氯化氢
250t
硝酸甘油
10t
三氧化硫
75t
三硝基甲苯
50t
⑤特种剧毒物质:
④特别有毒物质:
甲基异氰酸
150kg
丙烯腈
200t
光气
750kg
设备名称
物 质
存量〔流量〕
危险等级
1
造气半水煤气柜
一氧化碳、氢气
1000m3
特别危险
2
合成塔
氢气、氨气
13万Nm3/h
特别危险
3
尿素塔
二氧化碳、液氨
18万Nm3/h
特别危险
4
甲醇库
甲醇
580m3 特别危险
5
甲醛库
甲醛
360m3
特别危险
6
驰放气柜
氢气、甲烷气
200m3
高度危险
7
提氢塔
氢
1000Nm3/h
特别危险
8
液氨库
液氨
700m3
高度危险
9
厂区油库
汽油、柴油
215t
高度危险
10
大力加油站
汽油、柴油
22t+13t
高度危险
11
硝酸铵库
硝酸铵
600t
一般危险
12
多孔硝铵库
多孔硝铵
600t
一般危险
13
甲醇槽
甲醇液体
1000m3
高度危险
〔注: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纳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有关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来判定。〕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收集设备、设施的制定、运行与重大危险源的有关数据,依据科学理论的方法进行严谨的评价。找出其中的缺陷、人机失误的因素和安全防范的重点。
1.危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评价主要由以下相关的步骤组成。
〔1〕编制评价方案。评价方案由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况、开展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价工作的范围和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工作计划和进展等方面的内容组成。在编写的方案中,主要危险源是否确切,评价范围和单元确实定是否符合评价任务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能否定量分析所评价的建设项目等,对评价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2〕确定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安全标准。
〔3〕危险分析。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危险性,包括新的潜在危险和原有危险的变化状况,然后将识别的危险进行分析和变化,建立评价模式,并得出系统的危险性量化值。
〔4〕危险评价。在危险确认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合效益、费用、可靠性、危险度等指标及经验数据,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和最优工作评价。
〔5〕在技术和经济上难以或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应对计划或制定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反复评级,以达到最优化或安全标准的目的。
2.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几种评价方法与特点见表4所示。
表4 评价方法与特点
见表
确定评价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对象〔系统〕的特点
依据评价对象的规模、组成部分、作业条件等状况,选择评价方法。
〔2〕依据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选择
通常应先用简捷的方法进行筛选,然后确定必须要评价的具体程度,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3〕依据评价对象的工艺类型和工艺特征选择
评价方法大多适用于某些工艺过程和评价对象,如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适用于机械电气系统评价等。
〔4〕评价对象的危险性
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对危险性较高的对象往往采纳系统的、较严格的评价方法〔如事故树、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等〕;反之,倾向采纳经验的、不太详尽的评价方法〔如直观经验分析、检查表法等〕。
评价对象假设同时存在几类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往往必须要几种评价方法分别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5〕评价目标
在具体评价中可依据必须要对系统提出不同的评价目标,例如,危险〔危害〕等级、事故〔故障〕概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故必须依据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6〕资料占有状况
一些评价方法特别是定量评价方法,必须要有必要的统计数字〔如各种因素、事件、故障发生概率等〕,假设缺少这些数据,就限制了定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7〕其他因素
包括评价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完成评价工人的时限、经费支持状况、评价单位设施〔软、硬件〕配备和评价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习惯、爱好等。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控制
在此介绍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系统的目标是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多媒体信息的数据管理,危险程度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应急预案的形象表述;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系统制定为三个子系统:重大危险源数据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系统、地图信息系统。可达到文字、实现在电子地图上方便、快捷、形象地展示重大危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信息以及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信息,实现了危险程度评价及网络管理和应急预案制作及灾害猜测、远程访问。
2.人员管理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强化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1〕强化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意义,本单位〔岗位〕的主要危险类型、主要原因,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方法及日常的安全操作要求,应急措施和各种具体的管理要求,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提升执行危险源管理的自觉性,掌握进行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2〕操作安全化
制定合理的操作内容、形式和频次;运用正确的信息流控制操作制定;合理操作力度及方法,以减少疲惫;利用形状、颜色等因素的特点,提升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3.管理控制
可采用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执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状况应急措施、考核奖罚制度等。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应依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记录。专职安技人员要对各级人员执行检查的状况定期检查、监督并严格进行考评,以实现管理的闭合。
〔3〕强化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落实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领导和安技部门定期进行严格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育,依据检查考核状况进行奖惩。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落实实施。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要落实到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状况,各级领导和安技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的奖惩。安技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不断改善危险源控制管理工作。
〔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危险源控制管理制度的基础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备安全标志牌。
〔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系统评价和奖惩
应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评标准,力求力量化,划分等级。
定期严格考评评价,给予奖惩并与班组升级和评先进结合起来。逐年提升要求,促使危险源控制系统的水平不断提升。
我公司进行过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过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如怎样处理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与生产发生矛盾的问题;如何熟悉重大危险源与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而工业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监控,是一项关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现代安全科学领域内具有先导性、综合性、难度大的课题,随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监控工作的进展与深入,必将使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