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第八套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客观题
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 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T J
F X
2. 冲击韧性值愈大,材料的韧性愈好。
T V
F X
3. 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T V
F X
4.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为0. 65%、1.35%o
T V
F X
5. 用直流电流焊接时,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称为正接。
T V
F X
6. 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T V
F X
7.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
T V
F X
8. 表面粗糙度对配合没有影响。
T V
F X
9. 切削层是指由切削部分的一个单一动作(或指切削部分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指只产生一圈过 渡表面的动作)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T J
F X
10. 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即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 角。
T V
F X
11. 硬质合金的允许切削速度低于高速工具钢。
T V
F X
12. 特种加工中工具的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T V
F X
13. 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称为组合夹具。
T V
F X
14. 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T V
F X
15. 加工高精度表而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T V
F X
二、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 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 属的()。
A强度和硬度
B强度和塑性
C强度和韧性
D塑性和韧性
2. 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A强度
B塑性
C抗拉强度
D疲劳强度
3. 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A完全退火
B正火
C不完全退火
D回火
4. 下列不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为()。
A 45
B 15Mn
C 08F
D T7
5. 板料冲压时()。
A需加热
B不需加热
C需预热
D以上都不正确
6. 对于基本偏差代号为JS的孔的公差带,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A基本偏差只能是上偏差
B基本偏差只能是下偏差
C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
D不能确定
7. 倾斜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
B定向公差
C定位公差
D不确定
8. 切断刀在从工件外表向工件旋转中心逐渐切断时,其工作后角()。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基本不变
D变化不定
9. 对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影响最大的是()。
A第1变形区
B第2变形区
C第3变形区
D刀-屑接触区
10. 以工件旋转作为主运动的机床是()。
A车床
B铳床
C刨床
D磨床
11. 在三维空间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制约物体的六个自由度我们称之为()。
A定位原理
B夹紧原则
C六点定位原理
D定位过程
12. 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较长,它的定位是()。
A六点定位
B五点定位
C四点定位
D三点定位
13.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是()。
A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
B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
C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D测量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
14.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方法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自为基准
D基准统一
15.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 工工艺过程称为()o
工步 工序 工位 安装
三、分析计算题(共1题,共25分)
1.如图所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而,现需在饨床上以左端而定位饨出
右端槽,并保证尺寸26 ± 0.2mm ,试求工序尺寸力及其偏差。
解:(1)根据尺寸链图,可以确定封闭环和增、减环如下(C ) O
C. 26 ± 0.2fnm为封闭环,A、为增环,10*°5质秫、20 ± 0.1mm为减环
(2) 根据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式,可以求得A的基本尺寸为(A ) o
A. A = 26 + 10 + 20 — 50 = 6 (mm)
(3) 根据上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的上偏差为(C )。
C. ESa= 0. 20-0+0-0. 1= 0. 1 (mm)
(4) 根据下偏差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的下偏差为(A ) o
A. EIa - 0. 05+0. 1+0. 1 — 0. 20= 0. 05 (mm)
(5) 根据上而求的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的值,可以确定工序尺寸A及其偏差为(B ) o
B. A = 6%* (mm)
6/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