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目的:为保证脚手架搭设施工规范有效地进行,使搭设后的脚手 架的整体刚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特制 定本作业指导书。二. 参照规范、标准项目规范:PR-8560-1403JGJ130-21J84-21三. 材料规格及检验3.1脚手架体采用符合国标规范要求的钢管脚手管,连接处采用专 用脚手扣件连接;脚手板采用木质脚手板,防护网采用符合国标规定 的密目安全网。3.2进场后对脚手钢管的规格、扣件和脚手板的质量等进行验收; 主要有如下方面:脚手架材为英式热镀锌钢管,其尺寸、壁厚和重量等均应符 合规范规定。并应报BSF进行检验。扣件质量应符合现行GB15831有关规定,对非上述标准
2、限定 的材料制造的扣件,应对其进行各种项目的试验和检验以确保均符合 上述标准。新的扣件需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质量证明等。当 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抽检测试。对于旧的扣件, 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凡损坏的扣件及螺栓严禁使用。脚手板为松木,等级为二级。厚度最小为50mm,单块重量不 超过30Kg,板两端头设置直径4mm的镀锌铁线箍。木板宽度不小于2mm,腐朽的木板严禁使用,板疖直径大于50mm的木板不得使用。四. 脚手架的搭设:4.1基础处理:使用原承台砼面做脚手架的基础支承脚手架底座。4.2脚手架构架设置:4.2.构架尺寸要求:前导标采用三排脚手架进行搭设,立杆纵向及横向
3、的设置间距分别 为0.7m及1m。步距1.8m,外侧水平拉杆间距0.9m,搭设高度内二 排架由平台面至15 m高,外架至19 m高。后导标采用双排脚手架进行搭设,立杆纵向及横向的设置间距均为 1.2m、步距1.8 m外侧水平拉杆间距0.9 m 32.4山以上立杆纵向距 2.4 m横向距0.8 m大横杆间距1.2 m为了施工人员出入现场的安全,在贴近或穿过脚手架的人行及运输 通道必须设置板篷,且在其导标进出门部位搭设过门洞脚手架,其过 门洞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见下图所示:过门洞脚手架搭设示意图连墙点的设置要求:连墙点设置必须均匀分布,当连墙点的设置位置遇有预留洞、墙 体构件等时,应在近处补设,不得取
4、消;在进行设置连墙件时,必须 保持脚手架立杆垂直,以避免产生不利的侧向变形;对在脚手架上部 末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连墙杆必须采用刚性连接或 采用柔性连接;连墙杆应设置在框架梁等具有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结 构部位,其垂直距离不得大于4m,也不得大于3个立杆步距,水平 距离应为4.56.0m,也不得大于立杆的4个纵距,如下图所示铁丝与结构内埋设的 钢筋环拉结此横杆顶墙当出现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它可行的拉结措施予以弥 补,在设置水平连墙杆的同时应加设下斜杆与建筑结构连接,以抵抗 高处风涡流上升而产生的翻流作用。4.2.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要求:应沿脚手架两端及转角处设置剪刀撑,且
5、应按每隔79根立杆沿 架高连续设置一道,以将相邻两道剪刀撑之间联结成整体;对于剪刀 撑的两端除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还应在中间 部位增加24个扣接点,与其相交的立杆或大横杆应扣紧。剪刀撑的横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宜在45o60。之间,其水平投影宽度 不小于2跨或4m和4跨或8m,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作可靠 连接,斜杆相邻连接点之间杆段的长细比不得大于60在脚手架立杆底端距地面13mm 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 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杆件连接构造要求: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平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置于不 同构架框格内,其接头处应距大横杆的距离不得大于步距的1/3且 立杆的控制垂
6、直偏差为:前导标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2后导标 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且总的控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mm 立杆与大横杆应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对于脚 手架下部设置的双立杆均应与同一根大横杆扣紧;同时应在其脚手架 的底部开始,将相邻两步的大横杆错开布置在立杆的内、外侧,以减 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在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该片构架 总长的1/3,且不得大于50mm。安全防护要求:在距地面高度2.5m以上均应在其外侧边缘设置挡护高度不小于 1.1m的栏杆和挡脚板,其横杆间的净空高度不得大于0.5m,并在其 外侧加设安全防护立网进行防护上下脚手架的梯道、坡道、斜梯等均应设置扶手
7、护栏或其它防护 措施,同时应清除通道中的障碍,以确保人员上下的安全所有脚手架构架体外侧均应挂设密目安全网封闭,其密目安全网应 封挂在外侧排架立杆的里侧4.3脚手架搭设作业按如下要求进行:立杆时,应在每根立杆底部加设宽大于2mm、厚度大于50mm 的通长垫木,且每根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 0. 15n2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且应按施工设计放 线、铺垫板、标定立杆位置等工作脚手架搭设应按从一个角部开始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进行按先标定的立杆位置依次竖起立杆,并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 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1步的纵向和横向平杆,且应随校正立杆垂直 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
8、进行向上搭设;在搭设脚手架时应随砼 浇筑施工上升而向上搭设在设置第一排连接杆前,在同一墙面上的“一”字形脚手架应 设置必要数量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的整体稳定及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应随提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脚手架搭设到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作业层高 出其下连墙件二步或4m以上而其上又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 时撑拉措施搭设脚手架时应及时与结构拉接或采取临时支撑,以确保搭设 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并随搭设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同时 适度拧紧扣件,螺栓的根部应放正;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其开 应朝架子的内侧,其螺栓应向上,以防雨水进入搭设的小横杆应
9、距靠墙的一端应离开墙面501mm,各杆件 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mm,以防杆件滑脱;剪刀撑的搭设应 与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最下面的 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应距地面不大于5mm为了减轻脚手架底部架体的承受荷载、降低脚手架基础的承受 压力,应将卸荷装置以上的脚手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部分地卸给建筑结构承担,其卸荷的方法采用斜支撑脚手架卸荷,其主要做法如下图所示:4.4脚手板铺设应按如下要求进行:a. 脚手板应铺牢和铺稳,必要时应予绑扎固定b. 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其对接处与其下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 应控制在12mm之内,严禁出现其脚手板端头超出支承横杆 250mm以上的探
10、头板,c. 脚手板采用长条木脚手板,在其下支承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 10mm,纵铺时应在其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度方向每隔5m设置 支撑横杆绑扎固定,对于坡道的两端及其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 部位也应对在其下的支撑横杆绑扎固定d. 铺设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应设置护身栏和挡脚板,其护身栏高度 为1.2m两道护身栏,挡脚板的高不得低于180mm,且应立挂密 目安全网,其下角应与架子绑牢。4.5脚手架搭设质量检查验收按如下要求进行:脚手架构架构架结构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之内节点连接应可靠,其中扣件的拧紧程度应控制在扭力矩达到 4060N.m; 8号铁丝十字交叉孔点处应拧1.52圈后箍紧,且不得
11、有 明显扭伤现象,铁丝在孔点外露长度应不得小于80mm作业层铺板、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有关要求 进行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如下进行:当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连续使用达到6个月后施工停止使用15天,且在重新投入使用前在遭受暴风、暴雨、地震等不可测强力因素作用后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件存在安全 隐患时。五.脚手架拆除:5.1拆除前必须完成如下准备工作:a. 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 求b. 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由进行逐级进行技术交底5.2拆除应符合如下要求:a.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b. 所有连墙件应随脚
12、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 除后再拆脚手架;其分层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c.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 设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d.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 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5.3卸料应符合以下要求:a. 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b.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 种、规格随时码堆放,并置于干燥通风处,以防锈蚀c. 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及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管,严禁 非操作人员入内六.脚手架安全要求:6.1 一般要求: 脚
13、手架搭设与拆除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应持 证上岗,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和穿防滑鞋 大雾及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上的高处作业 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基础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 步地进行搭设 搭设作业时,应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防护和保护好作业现场人员的 安全:a. 架上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和配挂好安全带,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其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出现探 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持的杆件 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 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
14、杆不 得用于把持杆b. 架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 传递,不得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 工序应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c. 作业人员应配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得放在架子杆件 上,以免掉落伤人;对于架设的材料应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 时掉落d. 每次收工前,所有架上材料均应搭设上,不得存留构架上,并且 应要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构架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 措施予以加固e. 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出现落物的 区域 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a. 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
15、全有 效,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b. 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上的材料,以保持架面上的规整清 洁,不得乱放材料、工具,以免影响作业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c. 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应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跟, 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使身体失去 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 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d. 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应采取可靠的垫高方法,其垫高高 度不得超过5mm,当超过5mm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在 架面上堆放的材料应轻放稳放,不得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 卸料的方式;e. 严禁在架面上打闹戏耍、退步行走和坐在外
16、防护横杆上休息,不 得在架面上抢行、跑跳;在相互避让时应注意身体不要失去平衡f. 运送杆配件应尽量采用垂直运输设施,并应绑扎牢固,且应尽量 避开或减少用人工层层传递;除搭设过程中必要的12步架的上 下外,作业人员不得攀缘脚手架上下,应通过搭设的脚手架楼梯; 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设材料g. 作业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不得自行其是 架上作业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a.作业层上的荷载不得超过3KN/m2,铺脚手板层和同时作业层的数 量不得超过2层;架上荷载应力应力求均匀分布,以避免荷载集 中于一侧;其砌筑用砖在架体上的堆放层数不得超过3层较重的施工设备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严禁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 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安全 防护设施,当末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经补设或改善后,方可上架进行作业。.忽略此处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