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2843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濮阳市油田十八中初三语文《导学练》 主备人:韩宁利 审核:张广燕 綦嫦娟 李霞 课时:2 总课时: 时间: 月 号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种类及特点。 2、学习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并能熟练进行翻译。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认真求学的精神 学习过程: 导入:作者的这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自己的同乡马君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灿烂的彩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嗜( ) 叱咄( ) 俟( ) 硕师( ) 皲裂( ) 烨然( ) 缊袍( ) 媵人 ( ) 2、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明山著书。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后因长孙宋慎与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牵连而被贬四川茂州,死于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终年72。正统中,追谥文宪。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高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学习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jiǎ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ū)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jiàng)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多音字)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三、合作探究,研讨赏析 1、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在阅读中,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2、文章学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情况? 3、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4、古代学子艰难求学的感人故事有很多“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请写出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文名句。 四、家庭作业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敢稍逾约( )(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6)色愈恭,礼愈至 ( )(7)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8)烨然若神人( )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 , 。 (3)天气十分寒冷,宋濂仍然坚持学习的句子是: 。 (4)文中写作者幼时信守诺言的句子是: , 。 (5)文中描写同舍生的语句是: , , , , , 。 4、通假字注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 ,意思是: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通 ,意思是 。 5、古今异义 (1)既加冠 古义: 今义: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义: 今义: (3)无从致书以观 古义: 今义: (4)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 (5)走送之 古义: 今义: 文章小结 作者通过自叙青少年时代求学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读者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讨论回答下面问题 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练答案 三、1、“每假借~~~~逾约” 2、对比,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与专一 3、(1)有书可读;(2)有师可问;(3)无奔走之劳;(4)无冻馁之患 4、事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四、1、(1)得到;(2)跑;超过约定的期限;(3)大;(4)更加羡慕;(5)请教;(6)周到 (7)等待;(8)光彩照人的样子。 3、(1)余幼时即嗜学;(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4、(1)“支”通“肢”,肢体 (2)“被”通“披”,穿 5、(1)古义:举行加冠礼,即成年了 今义:帽子 (2)古义:跑向 今义:快走,趋向 (3)古义:取得,这里指买到 今义:达到,实现 (4)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5)古义:跑,赶快去 今义:行走 讨论回答下面问题 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而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意思对即可) 初三文言文试题选 阅读段答案 1、(1)“我”收下了丈夫学生的父亲拿来的鸡蛋,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2)小时候我和父亲为打电话去找远方姨爹受到冷遇和侮辱,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2、划线句子从几个方面强调了拿去送礼的梨的难得,与下文姨爹对梨的不屑一顾和侮辱语言形成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自尊心受打击的程度 3、文中写的两件事,均与“穷人的自尊”有关:现实中的“我”的行为是为了保护穷人的自尊,因为“我”儿时曾因为贫穷受到人蔑视,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4、示例: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并努力保护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尊 5、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 6、表达了我对“父女俩”的尊重,对穷人的尊重 7、文章最末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