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2256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巧算教学方法 (一)凑整先算法 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依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假设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例:298+304+196+502,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因此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 (二)符号搬家法 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依据运算的必须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例:464-545+836-455,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同学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同学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按照符号搬家法,原式=464+836-545-455=1300-(545+455)=300。 (三)拆数凑整法 依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经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例:998+1413+9989,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分成1400、2与11三个数的和,按照拆数凑整法,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四)找基准数法 许多数相加,如果这些数都接近某一个数,可以把这个数确定为一个基准数,将其他的数与这个数比较,在基准数的倍数上加上多余的部分,减去不够的,这样可以使计算显得十分简便。例: 8.1+8.2+8.3+7.9+7.8+7.7,例题中6个加数都在8的四周,可用8作为基准数,先求出6个8的和,再加上比8大的数中少加的那部分,减去比8小的数中多加的那部分,如果按照该方法,那么原式=86+0.1+0.2+0.3-0.1-0.2-0.3=48+0=48。 2小学数学速算能力的培养 抓好知识教学,引导同学过好双基关 能力建筑在知识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必须经过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干形成。因此首先要抓好知识的教学,引导同学切实过好基础知识关,为速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鉴于此,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两点: 1.明确算理 教给同学解决问题的钥匙,速算要求同学切实掌握常用简便运算的方法,既包括直接运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简便的方法,又包括必须要经过分解和组合后才干间接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运算简便的方法。前者较为通俗,易接受。后者难度较大,而要着力培养同学先看后想的思维习惯。当同学一旦能够有看到想自己发现数据间的关系,并会通过分解或组合、联系定律、性质、进行间接地速算,就意味着同学已掌握了速算的"钥匙',具有较高的速算水平。为培养同学先看后想的思维习惯和分解或组合的能力。例如:70-703/5可以变形为70(1-3/5),1253225可以变形为1258425等,常常进行这样的学习,不但能加深同学对算理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同学优良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2.熟记常用数据 提升速算的敏捷性。施行证实常用数据的熟记,不仅使计算速算加快,方法灵活多样,还能较好地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必须要熟记的数据较多,象1258、 254的积,以及1/4 1/81/20等常见的分数化小数、百分数的值、值等都要让同学记牢,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方便。 抓好比较教学,引导同学选择最正确速算方法 就一道计算题来说,其计算方法不只一种,其中必有一种简便的,为了使计算快速,就要尽量学会选择最简便又符合算理的那一种,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计算方法的讨论,让同学明白那种方法简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别学习,可以对一题写出几种方法,让同学发现其中最简便的一种,也可以出示类型相似的,方法不尽相同的题目,让同学自己去发现每道题的最正确速算方法,如:2406/152 6/136/11 4/4522/45这些题目中都有分数,且都是除法,但速算方法各不相同。最后,〔教师〕要帮助同学对一些常见的类型,常见的方法速算的窍门和捷径,给以引导总结,这样同学便会慢慢地形成技巧掌握方法。 3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激励同学积极提问,激活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同学常会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测,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课堂教学中,教师照例题讲例题,照本宣科,没有一点新意,对同学的提问只是请所谓的优等生来回答问题,回答得稍有不合教师的"标准'答案,就全盘否定,也不探究错误的根源,生怕影响教学的节奏,弄得同学不敢举手、不敢回答问题,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思维天才。 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素养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强化合作、同思索、共探究、激励提问、激励辩论、激励创见、关系和谐。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同意同学发表不同看法,对老师的错误同意当场指出,然后师生进行认真讨论,如果确实犯错了,教师也要向同学认错。因此,我们上每一节课,学习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要为同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主动、积极地提问。 语言幽默风趣活络课堂气氛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人想听、耐听,听得仔细、听得有趣。数学知识是很抽象的,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数学知识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传授,一定能够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小数互化》一课时,我这样对同学说:"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百分数想到小数家去玩,一道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对岸的小数一看不是自家人,不让它过河,请你们来帮个忙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过河去小数家去玩怎么样。'同学入神地听着这个故事,在童话般的意境中认真地思索起这个问题。 4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 操作过程中,注重同学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同学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同学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熟悉》时,让同学:对角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并请同学指出哪些是角?然后闭着眼睛想角,自制活动角。 小同学在学习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要注重施行。施行可以培养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在施行中可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教学过程的探究性。让同学进行开放性的操作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操作实验,有利于提升感性熟悉,对知识的形成和理解产生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说明,同学的思维随着操作展开,操作促使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和谐的发展。关于低年级同学来说,学习往往随着操作而产生。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中的对称时,让同学自己动手剪树、花、桃等多种对称图形。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刺激了多种感官,并带动了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使同学养成勤动脑、动手的优良习惯。又如:我在教学施行活动我长高了时,让同学量一量桌、凳、窗等物体,在量的过程中,同学学会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初步建立了长度观念。再如:教学角的初步熟悉和观察物体时,让同学看一看,摆一摆来初步熟悉角及会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通过摆、看,再进行小组讨论,同学和小伙伴一起会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使他们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激励、共同完善,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同学会畅所欲言,把他们的劳作结晶,摆的结果淋漓尽致展示给大家,教师趁势利导,大力欣赏,适时予以表扬和激励,对同学给予肯定的评价,收到了优良的效果。 创设矛盾引起质疑,激发同学勤思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说明:同学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同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境,引起同学的认知冲突,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加以应用。同学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由同学自己去探究知识,就放手让他们去探究,教师只作适当引导。在教学中,教师有意示错来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时,出示小马虎做数学题:请小朋友当医生,把小马虎的毛病找出来。 如:在教学米、厘米,出示动态课件,小马虎说他自己有150米,画面由1.50米升高为150米。这样潜意识就培养了同学优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同学教学民主,让同学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发表与师生不同的看法,积极去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同学勤思动脑的习惯,培养同学富有革新施行,独立思索的精神。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时。同学握手时,三人与两人一握,可以握几次?四人两人一握,为什么次数不一样?在教学时,先让同学先施行,引起认知冲突,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从而体现出学大于教。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