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放射卫生制度
名词解释:人工辐射源,天然辐射源,“两源”、“三区”、放射性废物、医用放射性废物,豁免废物,豁免水平,放射治疗质量保证,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 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3.两源:辐射源能发射致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物质
放射源拟用作致电离辐射源的任何量的放射性物质
4. 三区:控制区监督区非监督区5.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6. 医用放射性废物:定义:在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实践中产生的放射性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规定值的液体、固体和气载废物。
7. 豁免废物。含有放射性物质,且其放射性浓度、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不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废物。
8. 豁免水平:下列各种实践中的源经过审管部门认可以后,可以被豁免:
n正常运行操作条件下,在距设备的任何可达表面 m处引起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不超过1 U svh-1; n产生辐射的最大能量不大于5kev。
9.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以肿瘤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为目标,使患者的靶体积获得足够的辐射剂量,同时正常 的受照剂量最小,正常人群的受照剂量最小,为确保安全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和采取的所有规程和方法
10. 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11. 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2重要的地球辐射系,地球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
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
n40k: n238u 系:n232th 系:
氡的辐射
3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量
msv
4增加的天然照射有哪些。
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
建材
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含铀的矿物质存放
5放射防护的目的。
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6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n实践的正当性n防护的最优化n个人剂量限值
7剂量限值的意义和本质。
n对于职业照射,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用于限制最优化过程考虑各种选择的范围。
n对于公众照射,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界。
n对于医疗照射,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
8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什么。何时颁布,何时实施。具体职业人员、公众、慰问者的剂量限值。
9与辐射防护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国际机构。
10aPY射线的特性(穿透性等),以及该用何种防护器材进行防护。
人工照射分为哪三类。
12辐射干预水平。(例如持续照射的干预水平,紧急防护行动干预水平等)
针对非受控源持续照射情况或针对应急照射情况合理地确定的可防护的剂量水平,称为干预水平。包括剂量率水平,剂量水平,活度浓度(比浓度)水平。
13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和基本原则。
(1)时间防护 缩短受照时间(2)距离防护 增大与源的距离(3)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蔽
14对辐射屏蔽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防护性能一一衰减能力(2)结构性能一一物理性质(3)稳定性能一一效果持久(4)经济成本一一价格便宜
15密闭源的泄漏检查方法。
•放射性检验(有无放射性物质的泄漏)⑴湿擦拭法:拭子擦拭后测活度⑵浸
泡法:50°C±5°C浸泡4h后测浸泡液放射性活度
⑶射气固体吸收法。
放射卫生制度(二)
1、工作人员在从事放射性工作前,应作健康检查,并经过培训,取得放射性工作上岗证后方可从事放射性工作。
2、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检查,血液检查每六个月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每月一次。病历应由保健部门妥善保存。
3、加强对工作人员辐射剂量监测。工作人员必须佩代个人剂量仪,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4、每日工作时间、休假及修养制度,按国家规定执行,每月发放放射性工作营养津贴,以保证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稳定放射性工作队伍。
5、女性工作人员在妊娠、哺乳期停止接触放射性物质。
6、严禁在放射性工作区进食、饮水、吸烟。
7、“三废”(放射性废物、废水、废气)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8、工作人员应熟知有关放射卫生防护规则,能正确掌握安全操作,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橡皮手套、铅手套、铅玻璃眼镜、铅围裙)。
9、发生放射性污染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在污染区域放置明显标志,妥善处理。定期测量各工作场所有无放射性污染。
10、发生特殊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如实报告有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