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和一中、南靖一中、长泰一中、华安一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以下加点词语读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 ) A. 寥郭lio ku 彳亍ch ch 戮没l 斑斓ln B. 峥嵘(zhng rng 忸怩ni n 青荇(xng 浸渍z C. 踌躇chu ch 漫溯mn shu 百舸g 杯勺shoD. 桀鹜ji o 颓圮tu p 长篙ho 喋血di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张良出,要项伯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B令将军与臣有郤 朝济而夕设版焉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D大王来何操 今日往而
2、不反者,竖子也 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所以遣将守关者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B而伤长者之意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人不敢与忤视D诸郎中执兵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常以身翼蔽沛公 其人居远将来 既东封郑 皆白衣冠以送之 箕踞以骂曰 籍吏民,封府库项伯杀人,臣活之 共其乏困A/B/C/D/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夫晋,何厌之有 群臣侍殿上者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沛公安在A/B/C/D/二、文言文阅读32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9题13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
3、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4、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6.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进兵北略地掠夺、夺取B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表稍微转折C愿足下更虑之更加 D秦王必说见臣同“悦,高兴7.以下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和“秦之遇将军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今闻购将军之首 B.太子闻之之之往来8.以下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周朝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为秦所灭。B.“卿,在古代是一个多义词,
5、既是古代官名,也是对人的尊称。文中指前者。C“太子,古代被确定将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多为嫡长子。D“邑,在古代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指大的城市,也可以指县,也指封地。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4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题。留侯张良者,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父平,相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复仇,以大父、父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
6、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
7、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婚姻。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减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B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C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
8、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D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留侯中的“侯是我国古代爵位中的一种,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B太公兵法又称太公六韬,是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C“拜良为厩将中的“拜,古代指按一定礼节求取官职,一般下级要求上级给予官位。D婚姻,在本文中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是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少年张良血气方刚,胆量过人
9、当韩被秦国消亡后,他用尽自家财产为韩复仇,不畏惧秦的强大。B张良眼光锐利,善于辞令。当刘邦想把珍宝、美人等留下享用时,他以秦亡国为例,独自规劝刘邦。C张良审时度势,懂得隐忍。在行刺秦王失败之后,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更改姓名,躲藏起来。D张良有情有义,忠心耿耿。当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给刘邦出化解之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5分)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5分)三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415题(9分)最后的飞翔 宫玺一只受伤被缚的鹰终于挣脱绳索奋力飞上天空然而绳索撕去
10、了它的一条腿鲜血淋漓心肝如迸为了最后的飞翔它聚集起周身的力量忍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痛盘旋着,盘旋着一圈,一圈,一圈向大地倾洒着无尽的柔情山河将收留它的毛羽和血肉蓝天将拥抱它不死的魂灵1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的开头极力营造一种悲凉沉郁的氛围,一只鹰受伤而又被缚,让这只鹰的命运显得凄惨而令人唏嘘。B“绳索撕去了它的一条腿运用比拟手法,化被动为主动,展现出绳索对鹰的阻碍和摧残,同时体现出鹰为了飞翔,付出了惨重代价。C挣脱绳索的鹰最终的结局是其残躯被山河收留,其魂灵被蓝天拥抱,主要体现了山河蓝天对鹰的同情。D本诗中的鹰,之所以能强忍身体剧痛,挣脱绳索,一圈一圈地翱翔于蓝
11、天,根本原因是它对禁锢自己的绳索的控诉。15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主要表达了哪些感情。6分四、默写10分16补写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再别康桥中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说明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句子是:“ , 。(3) 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认为真正的猛士应该这样的: , 。(4)雨巷中描写丁香姑娘消失的地方的诗句是: ,走尽这雨巷。5沁园春长沙表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强劲有力的诗句: , 。五、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9分,每题3分)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
12、越郭国昌 古人云:“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无论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只要翻开郭沫假设、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无论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
13、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一般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关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常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说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一般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涵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致于纯粹是一种封
14、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假设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求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困难境遇中的痛苦。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优美的诗篇。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需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诗人要在真善美的表达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郭沫假设、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这样说,
15、并不是意味着个人的生存感受就没有价值。相反,那些在与一般大众互相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最接近真善美的,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 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不但是一个情感的把握过程,而且是一个语言的挑选过程。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说的就是诗歌创作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现代汉诗的口语化并不是意味着语言的粗俗化。日常口语可以成为诗歌的语言,但是它必需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也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卞
16、之琳的断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光,看风光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是诗人却通过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节选自人民日报17以下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B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来源于生活,因此,诗人的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的生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要写出好诗,就必需将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D诗人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18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17、是3分 A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真正的诗人应该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B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诗人所具有的情感必需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C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和情绪升华的过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D诗人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只有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他们的诗歌才干能够感动读者。19依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要表达真善美,必需在与一般大众互相交融的生活中产生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情绪体验。B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还是一个语言的挑选过程,因此诗歌创作中的语言运用十分重要。C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
18、趋向,但日常口语也必需是经过诗人进行选择和审美加工才成为诗歌的语言的。D进入诗歌的日常口语要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而且是诗意化的,卞之琳的断章就是用诗化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小题。15分天才徐志摩余杰1933年11月19日,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在失事飞机的烈焰中,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逍遥地“云游去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到处是非
19、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信仰如此单纯的诗人?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中国人大都是世故的、滑头的。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到处有飞沫,到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到处有鲜花,到处有芳草。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浸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求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他的歌声越来越低落,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保持浪漫理想的诗人
20、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是的,一辈子徐志摩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无论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乡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无论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着种种累赘往天外飞。“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
21、胸膛里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之心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太阳给天狗吃去,我们只能在天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的沉默着!这仿佛是经过一次激烈的地震的悲惨,思想、感情、人格,全被震成了无可收拾的碎片,再也不成系统,再也不得连贯,再也没有发现。当每个聪慧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辞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而好友梁遇春的
22、回忆录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徐志摩拿着一枝纸烟向一位朋友借火时说的话:“Kissing the fire吻火。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人生的传奇。还是梁遇春看得真切透彻,徐志摩的血液里,真有希腊人天真好奇的因子呢。 “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
23、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 (有删改) 20以下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徐志摩受拜伦、雪莱、济慈影响很深,一生也如同他们一样热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B徐志摩一生追求美却未能成功,因此内心非常失望和痛苦,云游这首诗歌就是为了表达这种心境而写的。C徐志摩在生活中是个谈吐诙谐的人,比如他用“kissing the fire吻火来代指借火点香烟,想象丰富,充满生
24、活的趣味。D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言辞中渗透了作者激烈的情感,如结尾划横线的句子用了对比的手法升华主题,主要表达了对徐志摩悲剧命运的同情。21.请结合文本概括作者笔下的徐志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分22如何理解文末划线处“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这句话?6分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我良心是什么东西,我说他就是我心里的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我不做坏事他就静静地不会动;我做坏事他就会转起来,每个角都把我刺痛 请写一篇有关“良心的记叙文,尽量写出事件的波澜。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 不得套作。参照答案1.3分B【解析】A.“
25、寥郭写作寥廓,“彳亍读作chch;C.“溯读s,“杯勺写作杯杓;D.“桀鹜写作桀骜,“篙读作go2.3分C【解析】A.“要通“邀;B.“郤通“隙;C.“已通“矣,“卒通“猝D.“反通“返。3.3分C【解析】A所以,古义:表示原因;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B. 长者,古义:品德高尚的人,敦厚的人;今义:年龄较大的人。提,古义:掷击;今义:拿着。D.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4.3分C【解析】: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像簸箕一样;: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缺少的东西;: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登记;:使
26、动用法,使成为封地 使活下来5.3分B【解析】:推断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6.3分C【解析】更:改变7.3分D【解析】例句和D项的“之都是放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A项是结构助词,的;B项是代词,代指樊於期自杀;C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8.3分B【解析】在这里指后者,对人的尊称。9.4分即使太子不说如果没有太子说的话,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微: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无信:古今义,没有信物;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每点1分,句意1分10.3分A(【解析】注意依据文意和一些名词,如“良“秦皇帝“博浪沙“天下等即可作出推断。)11
27、3分C【解析】C应为“古代指按一定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12.3分B(【解析】“独自规劝刘邦说法错误,原文中“沛公听樊哙言,说明樊哙也劝了。)13.15分张良多次依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常常采纳他的计谋。数:多次,屡次;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善好,引申为赏识,欣赏;策:计谋。每点1分,句意2分 25分沛公请项伯向项羽具体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之所以封锁函谷关,是为了提防其他的强盗。(倍,通“背,背叛;距,通“拒 ; 者也,推断句式。每点1分,句意2分)【参照译文】留侯张良,字子房,他的先人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王的相。父亲平,做过悼惠王的相。悼惠王二
28、十三年(前250年),父亲平去世。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消亡了韩国。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消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复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韩王之相的缘故。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在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个大力士,造了一个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換姓,逃到下鄱躲藏起来。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在留地。张良打算前去跟随他,半道
29、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张良多次依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常常采纳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体会。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随了沛公,没有离开他去见景驹。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干够来到这里。替天下根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廉洁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看法。沛
30、公这才回军驻在霸上。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要攻打沛公,项伯于是连夜急驰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说:“我是替韩王伴送沛公的,如今状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于是就将状况全都告诉了沛公,沛公非常吃惊。张良说:“沛公自己揣度一下能够打退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本来是不能够的。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坚决邀请项伯见沛公。项伯会见了沛公。沛公与项伯同饮,为他敬酒祝福,并结为亲家。沛公请项伯向项羽具体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之所以封锁函谷关,是为了提防其他的强盗。等到沛公会见项羽以后,取得了和解,这些状况记载在项羽本纪中。14.3分B(【解析】A. 诗歌开头,感
31、情基调是激昂、振奋的,因为鹰挣脱了束缚;C. 主要体现了对鹰的崇敬。D. 根本原因在于对自由的追求。15.1文中“绳索象征的是对自由的压制、束缚,“挣脱绳索、“奋力飞上天空表达出了诗人对鹰追求自由、敢于抵抗强权束缚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禁锢生命势力的不满。2鹰“向大地倾洒柔情表达出了鹰对山河、蓝天的深情,“山河收留它的毛羽和血肉,“蓝天拥抱它不死的魂灵,则表达出了山河、蓝天对鹰深厚的爱情谊。每点3分,其他答案,假设能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6 (1)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4)到了颓圮的篱墙5书
32、生意气,挥斥方遒17.C【解析】C项中“诗人要写出好诗,就必需将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表述不确切,原文是说“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18.B【解析】B项中“诗人所具有的情感不符合原意,原文说“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需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19.A【解析】A项中“诗人要表达真善美,必需与原文不符,条件和结果倒置。原文是说“那些在与一般大众互相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最接近真善美的。20.A【解析】B.文章中并没有说云游是为表达当时失望心境而写的。C.特别的不是谈吐诙谐,而是徐志摩面对惨淡人生的乐观和果敢。D.结尾处主要不是表达同情,而是特别徐志摩虽遭遇重重
33、困难,但仍充满希望、心怀宽容,保持纯真的心去挚爱生命、讴歌人生,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意21.1天真浪漫,单纯好奇。他是个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都彻底地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他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在他的眼里,世界到处有闪光,到处有鲜花。2保持理想。作为诗人,他像荆棘鸟一样,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生命的终了。3才华横溢。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乡村乌托邦计划。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21徐志摩身处黑暗的旧中国却认真、快乐地追寻理想。2徐志摩虽遭遇重重困难,但仍充满希望、心怀宽容。3徐志摩饱尝人世苦楚,但仍保持一个纯真的心。4世人冷漠对待人生,徐志摩却挚爱生命,讴歌人生。6分,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满分23 略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注:套题不高于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