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管理模式有哪些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Traditional)也称为制定一招标投标一建造(Design-Bid-Build, IBB)模式或通用模式。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上为通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和采纳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I版)的项目均采纳这种模式.我国目前采纳的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是参照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FIDIC的这种传统模式. 这种模式。业主委托建筑师/咨询工程师(以下用工程师)进行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待项目立项后再进行制定、编制施工招标文件。制定基本完成后协助业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由承包商与
2、分包商和供应商单独订立分包及设备材料的供应合同并组织实施。业主单位一般指派业主代表(可由本单位选派.或从其他公司聘用)与咨询方和承包商联系,负责有关的项目管理工作。由于投资控制对业主方很重要,所以有时业主指定工料测见师作为业主代表监督制定和施工,而在施工阶段的有关管理工作一般授权建筑师/工程师(在我国是监理工程师)进行。 在国外经常是做制定的建筑师/工程师在施工阶段持续担任监理,这有利于检查施工是否满足制定要求。此时建筑师/工程师与业主签订委托服务合同,按照业主方和承包商的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师的使命和权限进行项目管理。 图2.3是多个主合同由业主向不同承包商发包的形式.这种多个主合同发包(Mul
3、ti-prime Contracting)方式可节省下总承包商的管理费.但往往产生协调困难问题,导致众多的纠纷,加大业主代表的协调工作。因而业主经常将一个项目承包给一个施工总承包商,或来用CM模式。 以下对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均是从业主方的视角而言的。 传统模式的优点:由于这种模式长期的、广泛的在世界各地采纳,因而管理方法成熟,各方对有关程序都很熟悉;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制定人员,可控制制定要求,施工阶段也比较容易提出制定变更,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可采纳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双方均明确自身应承当的风险有利于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 推举课程:中大健康管理师培训班中大职业物业管理师培训班中大客户服务管理师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