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气中毒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86805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中毒基本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气中毒基本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煤气中毒基本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煤气中毒基本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煤气中毒基本知识 1.煤气中毒的原因是什么?一氧化碳CO即煤气,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凡含碳物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汲取入血液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分布全身。由于碳氧血红蛋白形成后不易分开,妨碍氧合血红蛋白的正常离解,使血液带氧能力发生障碍,造成机体组织缺氧,特别是大脑缺氧导致昏迷,从而使人中毒和死亡。CO对人体重要器官缺氧损坏以中枢神经、心血管及血液系统为特别。CO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一旦扩散就能在空气中长时间不升不降,随空气流动。由于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的感官很难发现,所以往往使人在不知不觉中

2、中毒。如果空气中的CO浓度超过30mgm3,人就有中毒的危险。空气中含有CO 超过0.06即有害于身体,含0.20时可使人失去知觉,含0.4时迅速死亡。空气中同意的CO深度为0.02g2.煤气中毒有哪些表现?CO中毒分为轻、中、重中毒。1轻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约1020,患者感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乏力,甚至有短暂的昏厥。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便可恢复清醒。2中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甚至昏迷。如及时脱离现场,进行积极治疗,苏醒较快,经12天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一般无并发症和后

3、遗症。3重度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约在50以上。患者迅速进入昏迷,昏迷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面色呈樱桃红色,也可苍白或紫维,周身大汗,呼吸频数、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轻瘫或阵发性肌强直或抽搐、呼吸麻痹等。3.煤气中毒环境有哪些?1冬天生煤炉取暖,由于无烟筒或烟筒堵塞、漏气、屋内门窗紧闭、通风不好,而发生中毒。2失火现场,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救火人员吸入而致中毒晕倒。3严冬,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库内,连续较长时间地发动汽车,废气中含一氧化碳,可使人发生中毒。4各种产生和使用CO的工业生产中,缺乏安全生产的设施或知识而中毒。4.造成煤气泄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因操作

4、疏忽,造成阀门、管道泄漏;2管道、阀门腐蚀泄漏;3管材存在缺陷致使管道上出现砂眼的裂缝;4安装、修理疏忽造成法兰接口不严密;5受外来破坏,由于车辆及其他物体的碰撞致使管道裂缝损坏、管道跨越铁路、公路受震动。5.如何预防煤气中毒?1改善生产设备,定期检查煤气设施,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煤气区域内休息室、操作室强化通风;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强化个人防护,普及预防和急救知识;3冬天火炉取暖要注意开窗,常检查煤气阀门;4凡有贫血和神经、呼吸、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接触CO的工作。6.发生煤气事故应如何应急处理?1发生事故应马上通知公司救援指挥部、分厂领导及救援成员,组织人员投入事故抢救中,抢救时要

5、设统一指挥。同时依据事故具体状况上报有关部门。2马上组织人员依据事故现场煤气浓度状况,按有关规定正确佩带防护用具空气呼吸器等抢救煤气中毒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拯救中毒人员生命,中毒严重的打 120救援。7.发生煤气中毒后如何急救?1应马上使煤气中毒者脱离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但要注意保暖;2病情轻者可以给他喝热的糖茶水;3病情较重已陷入昏迷者,应急送医院治疗,如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8.发生煤气泄漏应采纳哪些措施?1马上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要在室内逗留;2检查泄漏点用肥皂水,切不可用点火法,以免发生火灾;3在煤气泄漏的房间,严禁开关电灯和各种火种入内;4不要穿带钉的皮鞋和化纤衣物在现场活动;5不要使用室内 ,以免发生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